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的意思是: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又是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出处:出自《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花开又一年赏析:诗人触景生情,花开花落,引发了诗人对茫茫世事的感慨,以花开一年比衬,不仅显出时光匆匆,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意味。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诗句取名的字

该诗句可取名的字有: 等字。

:一字本义为一心、全部、所有、始终如一,用作起名含义心无旁骛、善始善终、认真之义;

:今字本义为今天、如今、今朝、今日,用作起名含义稳操胜券、稳扎稳打、胸有成竹之义;

:又字本义为反复、同样、语气、更进,用作起名含义乐观、积极、勤劳向上之义;

:君字本义为君子、君王、统治、君临,用作起名含义皇室风范、尊贵、正直。

:年字本义为年华、青春、活泼、美好,用作起名含义长寿、有成就、德高望重之义;

:开字本义为起始、发展、设置、沸腾,用作起名含义朝气、大展宏图、性格开朗;

:日字本义为温暖、和善、明朗、温和,用作起名含义慈眉善目、前程似锦、积极阳光之义;

:花字本义为美丽、花朵、美女、繁华,用作起名含义美丽动人、如花似玉之义;

:逢字本义为兴盛、相逢、广博、盛世,用作起名含义相逢、繁荣昌盛之义;

:里字本义为里程牌、千里马、里数、道理,用作起名含义做事有安排、雷厉风行、聪明之义;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取名: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诗句取名可取名为【一年】一鸣惊人、七瑾年华;【又一】玄之又玄、一鸣惊人;【开又】开天辟地、玄之又玄;【花开】繁花似锦、开天辟地;【逢君】恭逢其盛、贤才君子; 同时可找全国十大姓名学大师林子翔林大师为您手工结合诗词及生辰八字定制起名。好名助力一生,好名幸福一生。

即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原文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又一年 一作: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大约作于公元784年(唐德宗兴元元年)春天。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以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又是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
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春愁让人心中郁郁、孤枕难眠。
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
早听说你将要来此地探望我,我到西楼眺望几度看到明月圆。

注释
李儋(dān):曾任殿中侍御史,为作者密友;元锡,字君贶,为作者在长安鄠县时旧友。
春愁: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
黯黯:低沉暗淡。一作“忽忽”。
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即想到归隐。
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亡。
愧俸钱: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食国家的俸禄,而没有把百姓安定下来。
问讯:探望。

赏析

  此诗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后的思念。开首二句即景生情,花开花落,心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接着直抒情怀,写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反映内心的矛盾。“邑有流亡人俸钱”,不仅是仁人自叹未能尽责,也流露进退两难的苦闷。结尾道出寄诗的里意,是极需友情的慰勉,渴望和友人畅叙。全诗起于分别,终于相约,体现了朋友间的深挚友谊,感情细腻动人,同时章法严密,对仗工整,里语婉转,堪为七律名篇。

  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首联即谓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

  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当时长安尚为朱泚盘踞,皇帝逃难在奉先,消息不思,情况不明。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黯然无光。

  颈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

  尾联则是说他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觉得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人,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尾联便以感激李儋的问无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这首诗的艺术表现和语言技巧,并无突出的特点。有人说它前四句情景交融,颇为推美。这种评论并不切实。因为首联即景生情,恰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比衬,景美而情不欢;颔联以情叹景,也是伤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伤而景无光;都不可谓情景交融。其实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传诵,主要是因为诗人诚恳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情。

  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较高,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人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这些评论都是从思想性着眼的,赞美的是韦应物的思想品格。但也反映出这诗的中间两联,在封建时代确有较高的典型性和较强的现实性。事实上也正如此,诗人能够写出这样真实、典型、动人的诗句,正由于他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较深的生活体验。

韦应物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 ► 588篇诗文 ► 150条名句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