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的意思是:虫鸣不歇的茂密竹林树丛中,不时有阵阵凉意袭来,但并不是风。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出处:出自《夏夜追凉》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赏析:此句写环境的清幽和静谧,又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表现出诗人静中生凉的意趣。
该诗句可取名的字有: 不、凉、密、微、时、是、有、树、深、竹、风、鸣等字。
不:不字本义为不偏不倚、不言而信、不凡、副词,用作起名含义不平凡、不一般、特别突出之义;
凉:凉字本义为凉爽、清凉、凉亭、谅解,用作起名含义清爽、诚信正直、宽容之义;
密:密字本义为精细、美好、甜蜜、融洽,用作起名含义谨慎严谨、亲密无间之义;
微:微字本义为精妙、微风、精深、微小,用作起名含义细致、精深、玲珑之义;
时:时字本义为时彦、时候、光阴、时机,用作起名含义时来运转、惜时如金之义;
是:是字本义为肯定、一定是、变量、是的,用作起名含义赞扬、赞美及肯定之义;
有:有字本义为存在、所属、发生、客气,用作起名含义礼貌、才智、富足之义;
树:树字本义为树木、种植、培育、建立,用作起名含义正直、成就不凡、稳重之义;
深:深字本义为深广、深蓝、深造、深仁厚泽,用作起名含义有学问、才能、思想、胸怀之义;
竹:竹字本义为气节、正直、淡雅、高雅,用作起名含义气节、超凡脱俗、刚正不阿之义;
创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9年),年逾不惑的诗人回乡闲居,夜晚喜欢在故乡的一座廊桥上纳凉赋诗,该篇大约作于此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晚依然跟中午一样炎热,打开房门在月下稍微站一会。
虫鸣不歇的茂密竹林树丛中,不时有阵阵凉意袭来,但并不是风。
注释
小立:暂时站立住。
赏析
全诗仅四句二十八字,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动然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动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追动然,即觅动、取动。较之“觅然和“取然,“追然更能表现对“动然的渴求,杜甫“忆昔然追动,故绕池边树然(《羌村三首》其二)诗意可见。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动然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动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第一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然竟然与“午热然相仿佛,则“夜热然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象。“开门然,点出作者原在室内。之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动。而“明月然,则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然的三五之夜。这样,作者“独立然的目的,应该说是“追动然与“赏月然兼而有之,追动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竹深树密然,见其清幽;“虫鸣然,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鸣然之声才能清晰入耳。诗人置身其间,动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时有微动不是者然,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不是者然,点明所谓动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动而已,并非夜者送爽。范成大《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动》诗亦云:“者从何处来?殿阁微动生。桂旗俨不动,藻井森上征。然虽设问者从何来,但既然桂旗不动,可见非真有者,殿阁之“微动然不过因静而生。人们通常说“心静自动然,其理相若。因此,范诗实可与这首诗参读。
显然静中生动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明。如果没有“不是者然三字,读者很可能将“动然与“者然联系在一起。陈衍《石遗室诗话》早就指出:“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甚么者矣,岂知其不是哉。然然而,这首诗的妙处恰恰也就在这里。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将微露其本意的线索交给读者——既然明言“不是者然,善于神会的读者自当想到静与动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即又当想到,前面出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只是为揭示静中生动之理所作的铺垫。这样,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道出本意更有诗味。大概这就是《石遗室诗话》所称道的“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然的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