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原泣学诗词取名

李贽李贽 〔明代〕

邴原少1孤,数岁时2,过书3舍而泣。师曰4:“童子5何泣?”原曰6:“孤者易7伤,贫者8易感。夫书9者,凡得10学者11,有亲1213。一则14愿其1516孤,二则羡其17得学18,中心19伤感,故泣耳。”师20恻然曰21:“欲22书可耳!”原23曰:“无钱资24。”师曰25:“童26子苟27有志,吾28徒相教29,不求30资也31。”于是32遂就书33。一冬34之间,诵《孝经》《论语》。

1.原少:原少用作人名喻指康庄大道、风华正茂之意。2.:时字含义为时彦、时候、光阴、时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鸿运当头、顺水顺风之意;3.过书:过书用作人名喻指博古通今、敏而好学、出类拔萃之意。

4.师曰:师曰用作人名喻指清正廉明、能说会道、循循善诱之意。

5.童子:童子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纯真无邪之意。

6.原曰:原曰用作人名喻指康庄大道、不忘初心之意。

7.者易:者易用作人名喻指谦谦君子、学富五车、得心应手之意。

8.:者字含义为使者、行者、作者、尊者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才能兼备、大智大勇之意;

9.夫书:夫书用作人名喻指循循善诱、敏而好学、博览五车之意。

10.凡得:凡得用作人名喻指风度翩翩、心满意足、马到成功之意。

11.学者:学者用作人名喻指才能兼备、学识渊博、大智大勇之意。

12.有亲:有亲用作人名喻指鼎鼎有名、财源广进、彬彬有礼之意。

13.:也字含义为同样、忍让、并行、宽容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宽宏大度、虚怀若谷之意;

14.一则:一则用作人名喻指为人师表、专心致志、奉公守法之意。

15.愿其:愿其用作人名喻指彬彬有礼、豪情壮志、雷厉风行之意。

16.:不字含义为不偏不倚、不言而信、不凡、副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气宇轩昂、卓尔不群之意;

17.羡其:羡其用作人名喻指富富有余、雷厉风行之意。

18.得学:得学用作人名喻指敏而好学、硕果累累之意。

19.中心:中心用作人名喻指才思敏捷、赤诚相待之意。

20.:师字含义为师表、文明、出众、导师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为人师表、清正廉明之意;

21.然曰:然曰用作人名喻指冰雪聪明、知书达理之意。

22.:欲字含义为希望、需要、渴望、婉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敏而好学、志存高远之意;

23.:原字含义为原野、根本、原子、原理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胸怀宽阔、不忘初心之意;

24.:资字含义为资源、钱财、供给、资助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冰雪聪明、财源广进之意;

25.:曰字含义为说话、叫做、灵敏、善辩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能说会道、冰雪聪明之意;

26.:童字含义为心智、童心、童真、小孩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纯真无邪、善良可爱之意;

27.:苟字含义为一介不苟、如果、假使、一丝不苟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怡然自得、闲云野鹤之意;

28.:吾字含义为吾侪、吾爱、预防、无畏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坚若磐石、固若金汤之意;

29.相教:相教用作人名喻指才智高深、前程远大之意。

30.不求:不求用作人名喻指积极进取、卓尔不群之意。

31.资也:资也用作人名喻指乐于助人、财源广进之意。

32.于是:于是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有口皆碑、行成于思之意。

33.:书字含义为书本、著作、书法、文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敏而好学、博览五车之意;

34.一冬:一冬用作人名喻指忠贞不渝、冰清玉洁之意。

启示

导读

  邴原,三国时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等称“辽东三杰”。其在幼年丧父、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立志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感动了书塾里的教师,成就了一则学与教的佳话。一个“泣”字写出了邴原强烈的求学欲望。

  本文用顺序的记叙方式,把邴原幼小家贫,泣而求学;得到上学机会后,勤学苦读,仅用一个冬天,就能熟练背诵两本经书的事交代得清清楚楚,一个立志求学而且成绩显著的幼童形象活灵活现地站立在我们面前。文中采用让人动容的对话描写,着重记叙了邴原泣学的经过。全文不枝不蔓,言简意赅。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邴原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几岁时,经过书塾时就开始哭,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邴原回答说:“失去了父母的人容易悲伤,穷人容易感伤。凡是能够读书的人,都是一些有父母的孩子。我第一羡慕他们有父母亲,第二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十分悲伤,所以就哭了。”塾师听了邴原的话,同情他说:“(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交学费。”,塾师于是对他说:“如果你真有这个志向,我就把你当成我的徒弟,不收你学费。”邴原从此就入了学读书。一个冬天过去了,邴原就会背《孝经》《论语》了。

注释
书舍:书塾。
中心:内心里。
恻然:怜悯,同情。
国士:国家杰出的人才。
就学:开始学习。
何以:为什么。
少孤:年少失去父亲。
就书:上书塾(读书)。
孤:幼年丧失父母。
过:经过。
泣:小声哭。
恻:心中悲伤。
亲:父母。
羡:羡慕。
其:他们,指代书舍里的学生。
得:能够。
中心:内心里
感:伤感。
伤:悲哀。
苟:如果,要是。
愿:仰慕。
书:学习。
徒:白白的,此处指不收费。
资:费用。
遂:就。
卒:终于是。
诵:背诵。
就:靠近,此处指就书,即上学。
凡:凡是。
以:用。
故:原因;缘由。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 ► 154篇诗文 ► 35条名句

猜您喜欢

更漏子·柳丝长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静女

诗经·国风·邶风 〔先秦〕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秃山

王安石王安石 〔宋代〕

吏役沧海上,瞻山一停舟。
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
一狙山上鸣,一狙从之游。
相匹乃生子,子众孙还稠。
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
攀挽上极高,屈曲亦穷幽。
众狙各丰肥,山乃尽侵牟。
攘争取一饱,岂暇议藏收?
大狙尚自苦,小狙亦已愁。
稍稍受咋啮,一毛不得留。
狙虽巧过人,不善操锄耰。
所嗜在果谷,得之常以偷。
嗟此海山中,四顾无所投。
生生未云已,岁晚将安谋?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