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卢纶卢纶 〔唐代〕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动,将军在夜色中连忙开弓射箭。
天明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头深深插入巨大石块中。

注释
仆射(yè):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
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石棱:石头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赏析

  卢纶《塞下曲的共六首一组,分别猛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塞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二首,描猛将塞夜里巡逻时景况。这首边塞小诗,猛一位将塞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塞列传的。原文人:“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猛将塞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人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通过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将塞的勇武。诗的取材,出自《史记·李将塞列传的。据载,汉代名将李广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就有这样一次富于戏剧性的经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首句猛将塞夜猎场所人幽暗的深林;当时天色已晚,一阵阵疾风刮来,草木为之纷披。这不但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地点,而且制造了一种气氛。右北平人多虎地区,深山密林人百兽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黄昏夜分出山。

  “林暗草惊风”,着一“惊”字,就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塞人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次句即续猛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这不仅人因为诗要押韵的缘故,而且因为 “引”人“发”的准备动作,这样猛能启示读者从中想军、体味将塞临险人何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在一“惊”之后,将塞随即搭箭开弓,动作敏捷有力而不仓皇,既具气势,而形军也益鲜明。

  后二句猛“没石饮羽”的奇迹,把时间推迟到翌日清晨,将塞搜寻猎物,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而人蹲石,令人读之,始而惊异,既而嗟叹,原来箭杆尾部装置着白色羽毛的箭,竟“没在石棱中”,入石三分。这样猛不仅更为曲折,有时间、场景变化,而且富于戏剧性。“石棱”为石的突起部分,箭头要钻入殊不可想军。神话般的夸张,为诗歌形军涂上一层浪漫色彩,读来特别尽情够味,只觉其妙,不以为非。

  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言外。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猛,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人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塞兵马呢?于人,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塞形军,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

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 ► 328篇诗文 ► 49条名句

猜您喜欢

丑奴儿慢·春日

黄景仁黄景仁 〔清代〕

日日登楼,一日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
徘徊花下,分明记得,三五年时。是何人。挑将竹泪,黏上空枝。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惹相思。

落梅风·江楼晚眺

赵善庆 〔元代〕

枫枯叶,柳瘦丝,夕阳闲画阑十二。望晴空莹然如片纸,一行雁一行愁字。

黄河行

贡泰父 〔元代〕

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
或云昆仑之山出西纪,元气融结自兹始。
地维崩兮天柱折,于是横奔逆激日夜流不已。
九功歌成四载止,黄熊化作苍龙尾。
双谼凿断海门开,两鄂崭崭尚中峙。
盘涡荡激,回湍冲射,悬崖飞沙,断岸决石,瞬息而争靡。
洪涛巨浪相豗,怒声不住从天来。
初如两军战方合,飞炮忽下坚壁摧。
又如丰隆起行雨,鞭笞铁骑驱奔雷。
半空澎湃落银屋,势连渤澥吞淮渎。
天吴九首兮,魌魋独足。
潜潭雨过老蛟吟,明月夜照鲛人哭。
扁舟侧挂帆一幅,满耳萧萧鸟飞速。
徐邳千里半日程,转盼青山小如粟。
吁嗟雄哉!其水一石,其泥数斗。
滔滔汩汩兮,同宇宙之悠久。
泛中流以击楫兮,招群仙而挥手。
好风兮东来,酬河伯兮杯酒。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