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出处:出自《咏怀古迹·其四》
该诗句可取名的字有: 一、体、侯、同、君、常、武、臣、近、邻等字。
一:一字本义为一心、全部、所有、始终如一,用作起名含义心无旁骛、善始善终、认真之义;
体:体字本义为身体、体育、体能、形体,用作起名含义友爱、善良、温柔体贴之义;
侯:侯字本义为王侯、封侯、侯门、闽侯,用作起名含义高贵、有本事、有能力之义;
同:同字本义为认可、统一、赞同、一起,用作起名含义不同凡响、认可、赞同、团结;
君:君字本义为君子、君王、统治、君临,用作起名含义皇室风范、尊贵、正直。
常:常字本义为长久、恒久、平凡、经常,用作起名含义专一、生生不息、坚持不懈之义;
武:武字本义为武林、勇猛、武艺、勇猛,用作起名含义勇武、刚健、威武之义;
臣:臣字本义为良臣、贤臣、谋士、忠心,用作起名含义忠臣良将、赤胆忠心、赤子之心之义;
近:近字本义为接近、靠近、亲近、相似,用作起名含义对人和蔼可亲、使人容易接近、关系亲密之义;
邻:邻字本义为邻好、邻里、邻和、友善,用作起名含义友善、友爱、和睦友好之义;
即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原文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
昔日翠旗飘扬空山浩浩荡荡,永安宫湮灭在这荒郊野庙中。
古庙里杉松树上水鹤做了巢,每逢节令仍举行隆重的祭祀。
丞相的祠庙就在先王庙临近,君臣共同享受着礼仪和祭礼。
注释
蜀主:指刘备。
永安宫:在今四川省奉节县。
野寺:原注今为卧龙寺,庙在宫东。
伏腊:伏天腊月。指每逢节气村民皆前往祭祀。
赏析
第四首咏怀的是刘备在白帝城的行宫永安宫。诗人称颂了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一体的亲密关系,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
作者借村翁野老对刘备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诗歌先叙刘备进袭东吴失败而卒于永安宫,继叹刘备的复汉大业一蹶不振,当年的翠旗行帐只能在空山想象中觅得踪迹,玉殿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歌颂了刘备的生前事业,叹惋大业未成身先去,空留祠宇在人间的荒凉景象。最后赞刘备诸葛亮君臣一体,千百年受人祭祀,表达了无限敬意,发抒了无限感慨。
此诗通过先主庙和武侯祠邻近的描写,进而赞颂刘备、诸葛亮君臣际遇、同心一体,含有作者自己论事被斥,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抱负不能施展的感慨。在艺术描写上和前几首又有所不同。全诗平淡自然,写景状物形象明朗,以咏古迹为主而隐含咏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