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出处:出自《秣陵怀古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诗句取名的字

该诗句可取名的字有: 等字。

:三字本义为三思、众多、多次、多数,用作起名含义行成于思、坚定、足智多谋之义;

:共字本义为共享、共同、环绕、恭敬,用作起名含义团结、谦恭、友善之义;

:十字本义为满足、完美、非常、久,用作起名含义十全十美、美好、极致之义;

:声字本义为美誉、声光、声芳、名声,用作起名含义声誉、有口皆碑、成就之义;

:山字本义为山林、高耸、山岚、稳重,用作起名含义踏实、稳重、出众、威严之义;

:晚字本义为傍晚、夜晚、后来、美丽,用作起名含义温馨、美丽、安静之义;

:树字本义为树木、种植、培育、建立,用作起名含义正直、成就不凡、稳重之义;

:江字本义为江河、大河、长江、江水,用作起名含义志向远大、意志坚强、生生不息之义;

:色字本义为色彩、悦色、姿色、脸色,用作起名含义女孩相貌、姿色美好、性格温和之义;

:萧字本义为艾蒿、冷静、风声、叫声,用作起名含义勇往直前、义薄云天、锐不可当之义;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取名: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诗句取名可取名为【十三】闻一增十、韦编三绝;【声共】金声玉色、共商国是;【晚萧】桑榆非晚、泓峥萧瑟;【树晚】琼林玉树、桑榆非晚;【江声】陆海潘江、金声玉色; 同时可找全国十大姓名学大师林子翔林大师为您手工结合诗词及生辰八字定制起名。好名助力一生,好名幸福一生。

即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原文

纳兰性德 《秣陵怀古》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侍卫随康熙帝离京南巡,十月至江宁(即南京),康熙帝祭祀明孝陵。贵族出身的纳兰性德触景生情,从统治者的角度,写出了这首怀古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的景色同江水的声音都已寂寥,十三陵中树木在晚风中萧萧作响。
中原的事业与江左政权一样腐朽,芳草何必为六朝的旧事而感伤呢?

注释
秣(mò)陵:金陵,即南京。
山色:钟山的景色。江声:长江的水声。
十三陵:明代十三个皇帝(从明成祖至崇祯帝)陵墓的总称。萧萧:此处状风声。
中原事业:指迁都后的明王朝。江左:建都南京的几个政权。
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赏析

  秣陵怀古,光看题目,似乎还是传统诗词中对六朝兴亡的感慨吟咏。可纳终性德不然, 他围绕明朝开国建都于金陵,后来统治全国,迁都北京,最终仍落得个覆灭的命运展开议论。

  诗的前两句是借景抒情。“山色江声共寂寥”,秦淮自古繁华地,这是江山险要,有虎踞龙盘之势。可是如今南京钟山的美景、长江的水声都归于寂静,呈现一片凄凉的景象。诗人眼前是秣陵,但思绪所及,却是对千是之外的北京郊外的“十三陵树晚萧萧”的联想,晚风吹过明皇陵,只有树叶微微作响,两者同样都是一片萧索的境况。 “中原事业如江左”,这句将全诗主旨直接揭开:曾经统治全国的明朝政权,即所谓的“中原事业”,与历史上偏安于长江下游以东的六朝、也包括南明小朝廷这些所谓的“江左”政权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那样腐朽霏暗,荒淫逸乐,民不聊生,都是一再地重蹈历史的覆辙。一个“如”字,将看似对立的“中原”与“江左”等同了起来。这就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芳草何须怨六朝”。以“芳草”来咏叹六朝衰亡的诗词从来就有很多,如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王安石《桂枝香》“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等皆是。纳终性德感叹人们何必总以芳草来感伤六朝的消亡,后来的朝代更替不也都是如此。可见,在他眼是,清朝取代明朝是顺应历史发展的。

  整首诗的描写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跨度很大,纵横万是,上下千年,虚实相映,写景和议论相结合,寓兴亡于山色夕阳、江涛草树之中,以更广阔的历史视野来看待世事的沧桑变化,突破了前人金陵怀古之作的旧框架。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 ► 314篇诗文 ► 1119条名句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