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出处:出自《绝句》
该诗句可取名的字有: 一、东、作、十、又、声、夜、寒、日、来、风等字。
一:一字本义为一心、全部、所有、始终如一,用作起名含义心无旁骛、善始善终、认真之义;
东:东字本义为东方、股东、向东、主人,用作起名含义领袖、高瞻远瞩、卓越不凡。
作:作字本义为造就、作为、事业、兴起,用作起名含义作为、建功立业、繁荣昌盛之义;
十:十字本义为满足、完美、非常、久,用作起名含义十全十美、美好、极致之义;
又:又字本义为反复、同样、语气、更进,用作起名含义乐观、积极、勤劳向上之义;
声:声字本义为美誉、声光、声芳、名声,用作起名含义声誉、有口皆碑、成就之义;
夜:夜字本义为夜阑、夜晚、夜空、昼夜,用作起名含义勤劳、勤奋、辛勤之义;
寒:寒字本义为冷艳、寒露、寒冷、寒玉,用作起名含义独立、不凡、坚强之义;
日:日字本义为温暖、和善、明朗、温和,用作起名含义慈眉善目、前程似锦、积极阳光之义;
来:来字本义为衬字、未来、文雅、前途,用作起名含义娴雅、前途无量、刻苦钻研之义;
创作背景
此诗载于其弟吴沆的《环溪诗话》。当时诗人正在漂泊异乡,时已暮春,天气和暖,但仍有寒流袭身,作为游子,诗人看万物都富有情味,不免想起远在江西的老家,感于人事变幻,故作此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已凋谢,野生的梅子已经发酸。
奇怪的是忽然一晚蛙鸣声停止了,原来是东风又起,带来了数日的寒冷。
注释
游子:指离家远游之人。
春衫:单薄的春装。
试单:尝试着换上单衣。
怪来:惊疑。
歇:停,这里指蛙畏寒而声息全无。
作:起。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以视觉角度展现暮春时的和丽景色,后两句以听觉角度从细处描摹气候转变。诗人善于捕捉细节,把难于表现的季候特征写得非常细腻。
前两句写“游子春衫”,游子长年在外,对气候冷暖的变化最易感知。此时游子脱去冬衣而换上单薄的“春衫”,这个视觉形象反映出气候的温煦,又给人一种舒服、轻松的美感。一个“试”字写出游子的心理状态,寓有因气温不稳定而尝试之意,也为后面的“又作东风十日寒”埋下伏笔。次写“桃花”和“野梅”。桃花于仲春开放,但此时已“飞尽”;梅花于初春开放,夏初结梅子,此时则“野梅酸”,二物皆足以显示江南三四月的特征。写桃花,仍从视觉角度,不仅“桃花”二字有色彩感,“尽”前冠以“飞”,又显示了动态美。写梅则从味觉角度,一个“酸”字,足使口舌生津。这两句写气侯乍暖,点出春夏之交的季节。
后两句写忽寒。诗人审美感受相当细腻,也很会捕捉典型的细节:“怪来一夜蛙声歇”,这是从听觉角度落墨,写气候忽冷。诗人很会捕捉典型的细节:先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前两天气候乍暖时,田蛙也为之欢欣歌唱,增添了暖意。但忽然“一夜蛙声歇”,确令人感到“怪”。“又作东风十日寒”:原来是气温又变寒,青蛙于气温变化极敏感,他们躲进洞里,声息全无,正显示着“东风十日寒”。此句又从触觉角度来写。“十日”与“一夜”相对,时间更长,但毕竟已是“东风”,此“寒”自是强弩之末,不必为之生畏。
这首诗纯然写春夏之交人们对乍暖还寒气候的体验,并无深刻的寓意寄托。但选材精到,体验细致,有跌宕曲折之致。诗人注意全面调动各种审美感觉,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角度进行描写,使诗的意境显出多层次,多侧面,具有立体感,给人以更丰富的美感。语句清晰,体验真切。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