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的意思是:赋诗抒怀和仗剑抗敌是我平生志愿,如今十五年过去,白白辜负了“狂士”声名。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出处:出自《漫感》
一箫一剑平生意 负尽狂名十五年赏析:此句直抒胸臆,立志革新的诗人,本想以“剑”与“箫”这一武一文来实现改革社会的愿望,而今写了一些满纸幽恨的词章,丝毫无助于补偏救弊,岂不是徒具狂名!
该诗句可取名的字有: 一、五、剑、十、名、平、年、意、生、箫等字。
一:一字本义为一心、全部、所有、始终如一,用作起名含义心无旁骛、善始善终、认真之义;
五:五字本义为五光十色、色泽、数量、色彩,用作起名含义光彩夺目、仁义道德、诚实之义;
剑:剑字本义为果敢、决断、刚毅、兵器,用作起名含义坚毅、坚强、果敢之义;
十:十字本义为满足、完美、非常、久,用作起名含义十全十美、美好、极致之义;
名:名字本义为声誉、功业、名气、名誉,用作起名含义名声、声誉、功业之义;
平:平字本义为公平、平安、均等、平静,用作起名含义平安、明智、平和。
年:年字本义为年华、青春、活泼、美好,用作起名含义长寿、有成就、德高望重之义;
意:意字本义为志向、胸怀、心志、心意,用作起名含义聪明、心思缜密、心怀大志;
生:生字本义为生长、生机、新鲜、生计,用作起名含义财源广进、蒸蒸日上、兴盛之义;
箫:箫字本义为洞箫、箫韶、笙箫、箫笛,用作起名含义正直、高雅、谦虚之义;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公元1823年(道光三年),作者三十二岁。面对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国势,龚自珍忧心如焚。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文才武略为国出力。然而,这一年春他第四次参加会试落第,连续的失败使他痛感报国无门便写了这首诗抒发报国志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军疆场的壮志难酬令人怅惘,只能将对东南形势的忧虑情怀注满诗行。
赋诗抒怀和仗剑抗敌是我平生志愿,如今十五年过去,白白辜负了“狂士”声名。
注释
绝域:隔绝的地域,言其远。此指我国边疆。
惘(wǎng)然:失志的样子。指从军的愿望未能实现。
东南:指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当时英、美、葡等国已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州、漳州(今属厦门)、宁波进行经济掠夺。
词笺(jiān):写诗词的纸,亦可作“诗词”看。笺,古代小幅而极精致的纸。
负:辜负。十五年:诗人于嘉庆十四年(1809)十八岁时成人立志,在北京与被目为“狂士”的著名诗人王昙订为忘年交,当时已在社会上小有名气,从那时到此时,前后正好十五年。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强烈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抒发了忧心国事,尤其是对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列强侵凌的深重忧患,表达了不畏宵小之徒的嘲笑,愿以文才武略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两句,感慨立功边塞之志不能如愿,只得借诗把闲散于东南的满腔幽恨抒发出来。由“绝域从军”即一向关注的西北边疆局势遥遥说起,实指那种“气寒西北何人剑”的经世雄心,可是现实中哪里能寻得这样一个舞台。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甚事”(《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如今不也还是落得“幽恨满词笺”的结局么?那么所谓“幽恨”又何指?诗人尝自陈:“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或者大展雄才,或者远避尘嚣,这是他平生心事之不可割分的两个层面。于是有下文“负尽狂名”的情极之语,郁勃苍凉,令人耸然动容。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在《己亥杂诗》中曾有“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的愤慨,正可作这两句的注脚。立志革新的诗人,本想以“剑”与“箫”这一武一文来实现改革社会的愿望,而今写了一些满纸幽恨的词章,丝毫无助于补偏救弊,岂不是徒具狂名!
全诗意境雄浑,感情奔放,有强烈的感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