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的意思是:应该像马援那样只愿战死疆场,以马革裹尸还葬,何必像班超那样非要保全生命,活着入关返回家乡!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出处:出自《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诗句取名的字

该诗句可取名的字有: 等字。

:伏字本义为潜伏、伏击、深藏不露、伏羲,用作起名含义诚实、敢作敢当、能屈能伸之义;

:何字本义为担负、代词、感叹、何乐不为,用作起名含义好学、出众、有担当之义;

:入字本义为进入、入神、入时、入迷,用作起名含义有深度、有内涵、包容之义;

:关字本义为关注、爱护、呵护、关怀,用作起名含义掌上明珠、呵护有加、行成于思之义;

:定字本义为宁静、平安、安稳、安宁,用作起名含义安静、稳定、舒适、吉祥之义;

:惟字本义为想念、愿望、惟独、思想,用作起名含义奋发向上、有远见、缜密之义;

:愿字本义为希望、乐意、想要、恭谨,用作起名含义尽心、恭谨、端庄、礼貌之义;

:波字本义为波浪、波涛、波纹、推动,用作起名含义精诚团结、坚毅勇敢、勇于拼博。

:生字本义为生长、生机、新鲜、生计,用作起名含义财源广进、蒸蒸日上、兴盛之义;

:远字本义为远方、远大、长久、深奥,用作起名含义有才学、志向;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取名: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诗句取名可取名为【定远】指挥若定、宏才远志;【惟愿】明德惟馨、天遂人愿;【远何】宏才远志、傅粉何郎; 同时可找全国十大姓名学大师林子翔林大师为您手工结合诗词及生辰八字定制起名。好名助力一生,好名幸福一生。

即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原文

李益 《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射 一作: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应该像马援那样只愿战死疆场,以马革裹尸还葬,何必像班超那样非要保全生命,活着入关返回家乡!
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注释
伏波:古代对将军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这里是指马援。
定远:班超曾被封为定远侯。
只轮:任何一个人。

赏析

  李益的边塞诗,主要是抒发将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情绪,情调偏于感伤,但也有一些慷慨激昂之作,《塞下曲》便是这方面较著名的一首。

  诗以前代戍边名将作比,抒发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头二句夸赞东汉两个名将马援和班超。“伏波惟愿裹尸还”,这句说的是马援的故事。东汉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他曾经说:男儿当战死在边疆,以马革裹尸还葬。“定远何须生入关”,这句说的是班超的故事。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的叛乱,封定远侯,居西域三十一年。后因年老,上书皇帝,请求调回,有“但愿生入玉门关”句。

  以上两句说:为保家卫国,边塞将士应长期驻守边疆,宁愿战死疆场,无须活着回到玉门关。后二句表示灭敌及长期卫边的决心。

  “莫遣只轮归海窟”,“只轮”,一只车轮。《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肴..晋人与羌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海窟”,本指海中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借指当时敌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这句意思是说,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

  “仍留一箭定天山”,“一箭定天山”,说的是唐初薛仁贵西征突厥的故事。《旧唐书·薛仁贵传》说:“唐高宗时,薛仁贵领兵在天山迎击九姓突厥十余万军队,发三矢射杀他们派来挑战的少数部队中的三人,其余都下马请降。薛仁贵率兵乘胜前进,凯旋时,军中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以上两句意思是说:“要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这首诗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 ► 186篇诗文 ► 67条名句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