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出处:出自《酒泉子·长忆西山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诗句取名的字

该诗句可取名的字有: 西等字。

:三字本义为三思、众多、多次、多数,用作起名含义行成于思、坚定、足智多谋之义;

:上字本义为完毕、完结、开端、发起,用作起名含义阳光、开朗、刻苦、努力之义;

:亭字本义为美丽、正直、挺立、俊美,用作起名含义正直、坦荡、秀丽之义;

:伏字本义为潜伏、伏击、深藏不露、伏羲,用作起名含义诚实、敢作敢当、能屈能伸之义;

:冷字本义为冷酷、冷静、冷暖、冷热,用作起名含义为人冷静、淡泊名利之义;

:前字本义为前程、前途、前锋、从前,用作起名含义积极进取、勇往直前之义;

:后字本义为君王、后生可畏、皇后、后面,用作起名含义高贵、霸气正义、有学问之义;

:山字本义为山林、高耸、山岚、稳重,用作起名含义踏实、稳重、出众、威严之义;

:忆字本义为回忆、留恋、难忘、铭记于心,用作起名含义重感情、记忆能力强、善良之义;

:曾字本义为曾经、简直、过往、从前,用作起名含义识大体、善始善终、专心之义;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取名: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诗句取名可取名为【三伏】韦编三绝、伏龙凤雏;【亭上】渊亭山立、扶摇直上;【冷泉】冷面寒铁、思如涌泉;【前三】百战无前、韦编三绝;【忆西】忆苦思甜、学贯中西;【泉亭】思如涌泉、渊亭山立;【清秋】清新俊逸、明察秋毫;【灵隐】心灵手巧、深中隐厚;【西山】学贯中西、高山仰止;【长忆】山高水长、忆苦思甜; 同时可找全国十大姓名学大师林子翔林大师为您手工结合诗词及生辰八字定制起名。好名助力一生,好名幸福一生。

即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原文

潘阆 《酒泉子·长忆西山》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创作背景

  本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潘阆曾寓居钱塘(杭州),宋真宗时,潘阆起复为官,后来没有再回杭州。他“长忆”而唱《酒泉子》,当是这时期的词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常常回忆灵隐山的风光,那里的灵隐寺、天竺山、冷泉亭我都曾经游览过。山里气候宜人,就算是三伏天也如清秋般凉爽。
时常看见白猿攀上高树,长啸一声便不见了踪影。告别西山之后,我曾多次将所见美景画下来,但始终觉得画中峰峦不如实景美丽。

注释
酒泉子:词牌名, 原为唐教坊曲。有二体:一见于敦煌曲子词,双调四十九字。宋代潘阆依之,因忆西湖风景而作,故一名《忆余杭》。一多见于《花间集》,自四十字至四十五字,句法用韵彼此大同小异。此二体均以平韵为主,间入仄韵。
西山:即灵隐山,一名武林山。上有北高峰。
三竺: 山名。有上竺、中竺、下竺之分,各建有寺。
冷泉亭:唐时建,在飞来峰下 石门涧旁。几行游,一作“旧曾游”。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 日是末伏第一天。通常也指从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时间。三伏 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三伏也用来特指末伏。
白猿:相传晋代慧理曾养白猿于飞来峰西的呼猿洞。
啸:撮口长呼。
画阑:彩绘的阑干。此代指画廊。
欠峰峦:欠,欠缺;不足。此指画中 的山峦不够美。

赏析

  这首词写对杭州西山的回忆。上片以“三伏似清秋"写出灵隐寺、玲泉亭古木参天,凉爽宜人;下片以白猿攀树,长啸远去,写灵隐山冷清幽静,最后以画不如真景,反衬灵隐山峰峦之美。该词词意含蓄沉稳,绘景采用白描、想像和反衬等表现手法,清幽神奇,自然美感。

  “长忆西山”,起句点明题旨,然后直接进入回忆。“灵隐寺前三竺后”句用两个地名词和两个方位词,带出了寺前山后的一切风景点。后来苏轼《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诗用“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来写此间景物,便是脱胎于潘阆的。“冷泉亭上旧曾游”,冷泉在灵隐寺前。上句是远景大景,这句是近景小景;在展现了广阔的背景以后,再专门回味游览冷泉这一名胜时的情形,自然也有举一点以见全貌的作用。以上两句是全篇中唯一正面写景的地方,但句中只标明地点方位和说明旧日曾经亲游,至于这里的风景到底怎样美好,作者却不直说。这样写可以让读者驰骋想象,他们有可能填补出比任何笔墨、色彩都多得多、美得多的景象来,这是艺术空白的妙用。“三伏似清秋”,意思是说在这里游憩,即使酷热的三伏天也如清爽的秋日。如果说前两句写景只点出景在哪里,是使用了艺术的拙笔的话,那么这一句在无边的美景之,上精心捕捉山光物态的神韵,则使用了艺术的巧笔。

  下片“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声何处去”,这两句是想象。冷泉亭左侧有呼猿洞,相传晋代僧人慧理曾蓄白猿于此。这两句虚事实写,更添了西山灵气。从内容上看,作者在这两句中似乎还在通过白猿的长啸而去,怀念杳无踪迹的慧理,然后再通过对慧理的追缅,遥寄自已许身湖山、与猿为侣的愿望。“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意思是说:别后因为甚思西山而不可得,只好找来西山的画图频频观看,但那上面终究找不出真山峰的美质来。这里用图画作为反衬,西山的灵姿秀气因此更为突出了。“欠峰峦”,指缺少峰峦,实际上是说没有好的峰峦。“画阑,说在诗人所处的地方多次凭阑而望,终是看不到西山那些优美的山峰。这样当然也通,但少了西山比图画更美丽这层意思。

  这首词抒写作者对杭州西山的深挚眷恋,表达方法含蓄隐曲,选词炼句也以不露机锋为主,因而词风可入沉稳一路。此外,词中写景,交替使用了白描、绘神、想象、反衬等多种方法,可是偏偏不去用力刻画西山的具体形象。这种写法,虽然不像精雕细刻的风景诗文那样,能够让人以读当游,然而作者却便于利用自已强烈的感受去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以至产生急欲亲往一游的迫切愿望,因而别有一种艺术效果。

潘阆

潘阆(?~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 ► 109篇诗文 ► 32条名句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