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赞诗词取名

司马迁司马迁 〔两汉〕

  太1史公曰2:《诗3》有之4:“高山仰5止,景行6行止7。”虽不能至8,然心910往之11。余读孔氏书12,想见13其为人14。适鲁15,观仲1617庙堂18车服礼器19,诸生以时习20礼其2122,余祗回留之23不能去云。天下君王24至于25贤人众26矣,当27时则荣28,没则已29焉。孔子布衣30,传十31余世32,学者33宗之。自天子王34侯,中国言35《六艺36》者折中于夫子37,可38谓至圣39矣!

1.:太字含义为广大、顺利、高大、超过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时运亨通、马到功成之意;2.公曰:公曰用作人名喻指公正无私、顶天立地之意。3.:诗字含义为诗经、诗歌、诗句、作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文才不凡、温文尔雅之意;

4.有之:有之用作人名喻指善良温婉、鼎鼎有名、彬彬有礼之意。

5.:仰字含义为敬仰、久仰、景仰、仰慕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昂首挺胸、光明磊落之意;

6.景行:景行用作人名喻指游刃有余、顺利、景星庆云之意。

7.行止:行止用作人名喻指锲而不舍、游刃有余之意。

8.:至字含义为至至、至贤、至才、至高无上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功成名就、功勋卓著之意;

9.然心:然心用作人名喻指言而有信、知书达理、忠肝义胆之意。

10.:乡字含义为乡村、乡镇、家乡、乡土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反哺归真、与世无争之意;

11.:之字含义为持之以恒、赤子之心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持之以恒、善良温婉之意;

12.:书字含义为书本、著作、书法、文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敏而好学、博览五车之意;

13.想见:想见用作人名喻指通情达理、能谋善断、行成于思之意。

14.:人字含义为人豪、人和、人杰、人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名满天下、材德兼备之意;

15.适鲁:适鲁用作人名喻指顶天立地、正气凛然、心满意得之意。

16.观仲:观仲用作人名喻指独具慧眼、谦虚好学之意。

17.:尼字含义为亲近、亲密、和气、伊尼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关系亲密、平易近人之意;

18.:堂字含义为高大、正直、高贵、公正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光明磊落、顶天立地之意;

19.:器字含义为胸怀、才干、人才、度量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心胸宽广、才德兼备之意;

20.时习:时习用作人名喻指学业有成、顺水顺风之意。

21.礼其:礼其用作人名喻指雷厉风行、其乐融融、善气迎人之意。

22.:家字含义为家庭、国家、家教、教养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天伦之乐、吉祥如意之意;

23.留之:留之用作人名喻指薪火相传、前途无量之意。

24.君王:君王用作人名喻指光明磊落、功成名就之意。

25.至于:至于用作人名喻指百里挑一、功成名就之意。

26.:众字含义为出色、众卉、众多、许多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才华横溢、金诚团结之意;

27.:当字含义为相当、担任、担当、撞击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勇担大任、势不可挡之意;

28.:荣字含义为兴盛、荣誉、茂盛、富贵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功勋卓著、名扬四海之意;

29.则已:则已用作人名喻指一代楷模、惜时如金、分秒必争之意。

30.布衣:布衣用作人名喻指风度翩翩、仪表堂堂、深计远虑之意。

31.传十:传十用作人名喻指尽善尽美、美玉无瑕之意。

32.余世:余世用作人名喻指专心致志、繁荣昌盛之意。

33.学者:学者用作人名喻指才能兼备、学识渊博、大智大勇之意。

34.子王:子王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功成名就之意。

35.:言字含义为说明、忠言、美言、言信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聪明伶俐、言而有信之意;

36.六艺:六艺用作人名喻指才艺卓绝、严于律己、和和美美之意。

37.夫子:夫子用作人名喻指德才兼备、博学多才、大智大勇之意。

38.:可字含义为合意、能够、适合、善意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温婉可人、心地善良之意;

39.至圣:至圣用作人名喻指功成名就、独占鳌头、深仁厚泽之意。

创作背景

  孔子在鲁国做过司冠,后周游列国,一生主要从事于讲学和著述,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家”是《史记》创立的一种体例,记载世袭封国诸侯的事迹。孔子不是世袭封爵的王侯,但司马迁为了突出孔子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破例推崇,将其列入“世家”。

  《孔子世家赞》是司马迁为《史记·孔子世家》写的赞,列在该篇末尾。赞是司马迁在《史记》重要篇章之后,以“太史公曰”的口气议论、总结或补充的文字。此种颇似于评论的“赞”的形式,乃司马迁首创,并被后世史书所沿用。《孔子世家赞》是司马迁为表对孔子无以复加的赞誉而写,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评析

  司马迁读孔子著作之际,在内心深处极为敬佩这位古代的圣人。在司马迁看来。孔子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使人仰慕。来到孔子故居之后,他对孔子有了更深的理解,向往之情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他见到了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见到这些与孔子密切相关的器物以后,好像孔子的形象就在自己的眼前。司马迁在孔子故居还见到许多儒生按时在他家中演习礼仪,儒生的习礼是那样的虔诚,可见孔子的思想有着巨大的精神魅力。此情此景,司马迁被强烈地吸引了,以至不愿离开圣人的故居。

  《孔子世家赞》是《史记·孔子世家》的结束语。孔子原本不是王侯将相,但司马迁却把他列入“世家”。他不是完全按照官本位来处理历史人物,他把孔子当做古代的圣人来看待。这说明司马迁颇具远见与卓识。

  在写作手段方面,此文为虚实结合。开篇引用《诗经》的话,抒发作者的感慨,乃是凭虚而起。中间部分叙写在孔子故居的所见与感受。结尾部分用“可谓至圣矣”来做结论。令人信服。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读孔子的书,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
  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他们大多是)当时的荣耀,死后就完了。
  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从天子王侯,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

译文二
  太史公说:《诗经-小雅-车辖》中有这样的句子:“高山吗,人人都仰望着,大路吗,个个都可通行。”虽然不能人人都能登上那高山绝顶,踏上那大路坦途,但心总是向往着它。我读着孔子的书,便想见他的为人。到了鲁国,参观孔子的庙堂、孔子用过的车子、穿过的衣服以及祭祀器具,见到众儒生按时在他家里演习礼仪,我恭敬地徘徊留连,不肯离去。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太多了,一般都在当时荣显,死后也就完了。
  孔子是普通的百姓,传了十余代,学者仍然尊崇他。从天子、王侯起,中国讲说“六艺”的人,都以孔子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孔子,可以说是最了不起的圣人了。

译文三
  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
  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我阅读孔氏的书籍,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去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无法离去。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完。
  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祟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注释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史记》一百三十篇,每篇最后都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对所记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加以评论,一般称为赞。赞,文体名。本文是《史记·孔子世家》的赞,是作者对孔子的评论。
太史公:司马迁的官名,用以自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舝(xiá)》。仰,这里是仰慕、敬仰的意思。景行,大道。这里喻指高尚的品德。行,这里是效法的意思。止,句末语气助词,无意义。
乡:通“向”。
适:往。
祗(zhī)回:相当于“低回”。流连,盘桓。祗,恭敬。有的版本作“低回”。
布衣:没有官职的人。
《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折中:取正;调节。

赏析

  《孔子世家赞》开篇借用《诗经·车舝》里的两句诗,云: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行走。自己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心中对它却充满向往。——使人可望而不可即,这是太史公对孔子的总体评价。这种评价,很容易使人想起颜回、子贡等人对孔子的看法。颜回曾经感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贡则说:其他贤人仅如丘岭,而孔子则如日、月,世人无法逾越。夫子仿佛数仞宫墙,不得其门而入,则无以发现其内部的富丽和华美。非深知孔子,不能有此种决断。

  赞语又云:“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对于司马迁来说,读孔子书即如面对孔子本人。读其谈坟羊、楛矢,可以见其渊博;读其意欲“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可以见其风雅;读其“以不义之富且贵为天边之浮云”,可以见其闲淡;读其“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可以见其整饬赞语用一个“读”字、一个“想”字,传达出作者对孔子人格的深深憧憬。“读”乃是投入地读,“想”乃是深情地想。尽管从时间上说,司马迁与孔子相差几百年,但从精神上说,司马迁与孔子之间却似乎没有丝毫间隔。司马迁尝云: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自孔子卒,至今又五百岁矣。司马迁似乎认定要做孔子第二。他创作《史记》五十余万言,其本意正在于继承孔子之《春秋》赞语接下来说:“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仲尼虽逝,然其遗物依然,其遗教犹在司马迁面对这一切,恍若重逢故人,不忍离去。一“低回留之”,一“不能去云”,写出了作者眷眷的深情。

  然而,生死是最最真实的问题,人鬼殊途是最最真实的分离。孔子那“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悲歌,早已成为司马迁深志不忘的绝响司马迁意识到:恰恰是一个人在后世影响的大小,增损着其生命本身的意义。天下君王、贤人众矣,他们生前的荣耀与其自身的生命一起完结;孔子身为平民百姓,可其思想学说在后世却一直广为流传,从天子王侯到其他所有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为准则。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司马迁给孔子无以复加的赞誉,即孔子“可谓至圣矣”。

  赞语开篇以总评揭出自己对孔子的无限景仰;继而从遗书、遗物、遗教三个方面,极言自己对孔子的向往;结篇再以总评写自己对孔子的崇奉。前一总评,主要是立足于孔子与作者自身的比照,主要从作者自身的感情落笔,因此显得亲切;后一总评,主要是立足于孔子与天子、王侯以及后世儒家学者的比照,主要从孔子的历史影响着墨,因此显得得体。二者相互映衬,而各有韵味。另外,赞语第一层主要是描写,第二层主要是叙事,第三层主要是议论。但描写含情,叙事含情,议论亦含情。读之,觉字里行间,深情无限。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 ► 43篇诗文 ► 128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菀柳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 〔先秦〕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舞鹤赋

鲍照鲍照 〔南北朝〕

  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指蓬壶而翻翰,望昆阆而扬音。澘日域以回骛,穷天步而高寻。践神区其既远,积灵祀而方多。精含丹而星曜,顶凝紫而烟华。引员吭之纤婉,顿修趾之洪姱。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朝戏于芝田,夕饮乎瑶池。厌江海而游泽,掩云罗而见羁。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岁峥嵘而愁暮,心惆怅而哀离。

  于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骫沙振野,箕风动天。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冰塞长河,雪满群山。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星翻汉回,晓月将落。感寒鸡之早晨,怜霜雁之违漠。临惊风之萧条,对流光之照灼。唳清响于丹墀,舞飞容于金阁。始连轩以凤跄,终宛转而龙跃。踯躅徘徊,振迅腾摧。惊身蓬集,矫翅雪飞。离纲别赴,合绪相依。将兴中止,若往而归。飒沓矜顾,迁延迟暮。逸翮后尘,翱翥先路。指会规翔,临岐矩步。态有遗妍,貌无停趣。奔机逗节,角睐分形。长扬缓骛,并翼连声。轻迹凌乱,浮影交横。众变繁姿,参差洊密。烟交雾凝,若无毛质。风去雨还,不可谈悉。既散魂而荡目,迷不知其所之。忽星离而云罢,整神容而自持。仰天居之崇绝,更惆怅以惊思。

  当是时也,燕姬色沮,巴童心耻。巾拂两停,丸剑双止。虽邯郸其敢伦,岂阳阿之能拟。入卫国而乘轩,出吴都而倾市。守驯养于千龄,结长悲于万里。

鹭鸶

郑谷郑谷 〔唐代〕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