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诗词取名

郑畋郑畋 〔唐代〕

玄宗12马杨34死,云雨56忘日月78

1.玄宗:玄宗用作人名喻指心胸广阔、光宗耀祖、海阔天空之意。2.:回字含义为答复、环绕、回族、章节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一语中的、精妙绝伦之意;3.马杨:马杨用作人名喻指身强力壮、自强不息之意。

4.:妃字含义为匹配、婚配、配合、辅佐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花容月貌、天作之合之意;

5.云雨:云雨用作人名喻指心地善良、正直不阿之意。

6.:难字含义为困难、困苦、费事、质问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挑战困难、发奋图强之意;

7.日月:日月用作人名喻指旭日东升、出尘脱俗、美轮美奂之意。

8.:新字含义为更新、新鲜、清新、新近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清新俊逸、青出于蓝之意;

终是圣1明天23事,景阳4宫井5又何67

1.是圣:是圣用作人名喻指有口皆碑、深仁厚泽之意。

2.明天:明天用作人名喻指深思远虑、豁达大度、通儒达士之意。

3.:子字含义为君子、子谅、骄子、儿女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花开富贵、出类拔萃之意;

4.景阳:景阳用作人名喻指英姿勃勃、光明磊落之意。

5.宫井:宫井用作人名喻指心如明镜、指条不紊、家世显赫之意。

6.又何:又何用作人名喻指勤奋刻苦、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之意。

7.:人字含义为人豪、人和、人杰、人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名满天下、材德兼备之意;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起兵,为起兵平叛,唐玄宗被迫无奈,被迫赐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郑畋作为唐僖宗朝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之人,对唐玄宗与杨贵妃之事颇有感慨。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他在凤翔陇右节度使任上写下此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杨妃死后玄宗銮驾又回帝京,夫妻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处死杨妃也是玄宗英明决策,不然就会步陈后主亡国后尘。

注释
马嵬(wéi )坡:即马嵬驿,因晋代名将马嵬曾在此筑城而得名,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云雨:出自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引申为男女欢爱。此句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景阳宫井: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边。南朝的昏昧陈后主陈叔宝听说隋兵已经攻进城来,就和宠妃张丽华、孙贵嫔躲在景阳宫井中,结果还是被隋兵俘虏。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首两句写玄宗“回马长安”时,杨妃死已多时,意谓“重返”长安是以杨妃的死换来的。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怀“云雨”之情。“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在景阳宫的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自缢的举动,抑扬分明。诗对玄宗有体谅,也有婉讽。玄宗的举动虽胜陈后主,但所胜实在无几。

  此诗首句的“玄宗回马”,指大乱平定、两京收复之后,成了太上皇的玄宗从蜀中回返长安。其时距“杨妃死”已很久了。两下并提,意谓玄宗能重返长安,正是牺牲杨妃换来的。一存一殁,意味深长。玄宗割舍贵妃固然使局势得到转机,但内心的矛盾痛苦一直贯穿于他的后半生,尽管山河重光(“日月新”),也不能使他忘怀死去的杨妃,这就是所谓“云雨难忘”。“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可喜下长恨相兼,写出了玄宗复杂矛盾的心理。

  诗的后两句特别耐人玩味。“终是圣明天子事”,有人说这是表彰玄宗在危亡之际识大体,有决断,堪称“圣明”,但从末句“景阳宫井又何人”来看,并非如此。“景阳宫井”用的是陈后主的故事。当隋兵打进金陵,陈后主和他的宠妃张丽华藏在景阳宫井内,一同作了隋兵的俘虏。同是帝妃情事,又同当干戈逼迫之际,可比性极强,取拟精当。玄宗没有落到陈后主这步田地,是值得庆幸的,但要说“圣明”,也仅仅是比陈后主“圣明”一些而已。“圣明天子”扬得很高,却以昏味的陈后主来作陪衬,就颇有几分讽意。只不过话说得微婉,耐人玩味罢了。

  但就此以为诗人对玄宗毫无同情,也不尽然。唐时人对杨妃之死,颇有深责玄宗无情无义者。郑诗又似为此而发。上联已暗示马嵬赐死,事出不得已,虽时过境迁,玄宗仍未忘怀云雨旧情。所以下联“终是圣明天子事”,“终是”的口吻,似是要人们谅解玄宗当日的处境。

  此诗对玄宗有所婉讽,亦有所体谅,可谓能“出己意”又“用意隐然”,在咏史诗中不失为佳作。

郑畋

郑畋(823-882),字台文,河南 荥阳人,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瞻作相,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寻出为凤翔节度使,拒巢贼有 ► 17篇诗文 ► 2条名句

猜您喜欢

清江引·咏梅其三

贯云石贯云石 〔元代〕

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

春日田家

宋琬宋琬 〔清代〕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端午

李隆基李隆基 〔唐代〕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