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园中枣树诗词取名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人言1百果23,唯4枣凡5且鄙。

1.人言:人言用作人名喻指言而有信、名满天下、聪明正直之意。2.百果:百果用作人名喻指坚持不懈、英明果断、硕果累累之意。3.:中字含义为忠心、中间、忠诚、当中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忠肝义胆、励精图治之意;

4.:唯字含义为顺应、志向、唯一、唯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独一无二、彬彬有礼之意;

5.:凡字含义为凡是、非凡、概括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脚踏实地、风度翩翩之意;

皮皴似1龟手,叶小23鼠耳。

1.:似字含义为相似、超过、近似、胜似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技艺超群、拔萃出群之意;

2.叶小:叶小用作人名喻指清纯可人之意。

3.:如字含义为好像、仿佛、比如、相似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天从人愿、马到成功之意;

胡为1不自23,生花4此园里5

1.胡为:胡为用作人名喻指精力充沛、委以重任、年轻有为之意。

2.不自:不自用作人名喻指自强不息、卓尔不群、气宇轩昂之意。

3.:知字含义为知心、相知、知道、知人善任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博古通今、聪明伶俐之意;

4.生花:生花用作人名喻指婀娜多姿、花容月貌之意。

5.园里:园里用作人名喻指端庄秀丽、安邦治国、行成于思之意。

岂宜1遇攀23,幸4免遭伤毁。

1.岂宜:岂宜用作人名喻指恰到好处之意。

2.遇攀:遇攀用作人名喻指否极泰来、好运连连、命遇贵人之意。

3.:玩字含义为游戏、玩耍、戏弄、娱乐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性格开朗、闲情逸致之意;

4.:幸字含义为高兴、福气、呵护、好运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幸福如意、福泽绵绵之意;

二月1曲江23,杂英红4旖旎5

1.二月:二月用作人名喻指幸福美满之意。

2.曲江:曲江用作人名喻指楚楚动人、出谷黄莺、抱负不凡之意。

3.:头字含义为脑袋、次序、第一、量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思维灵活、才华出众之意;

4.英红:英红用作人名喻指马到成功、激情满怀之意。

5.旖旎:旖旎用作人名喻指秀外慧中、温柔如水、花容月貌之意。

枣亦在12间,如嫫对3西子4

1.亦在:亦在用作人名喻指文静内秀、含蓄婉转之意。

2.:其字含义为揣测、反诘、命令、加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雷厉风行、其乐融融之意;

3.:对字含义为正确、正常、回答、互相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一帆风顺、明辨是非之意;

4.西子:西子用作人名喻指福泰康宁、德才兼备之意。

东风1不择23,吹喣长未45

1.东风:东风用作人名喻指一代伟人、宽宏大量之意。

2.不择:不择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百里挑一、气宇轩昂之意。

3.:木字含义为朴拙、木星、质朴、朴素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返朴归真、抱朴含真之意;

4.长未:长未用作人名喻指相融以沫、出类拔萃、雄才大略之意。

5.:已字含义为已经、后来、过去、不久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分秒必争、惜时如金之意;

眼看欲1合抱,得2尽生3生理4

1.:欲字含义为希望、需要、渴望、婉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敏而好学、志存高远之意;

2.:得字含义为得到、满足、成功、获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心满意足、马到成功之意;

3.:生字含义为生长、生机、新鲜、生计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生龙活虎、财源广进之意;

4.生理:生理用作人名喻指知书达理、明理大度、生龙活虎之意。

寄言1游春23,乞君一45视。

1.寄言:寄言用作人名喻指光明磊落、言而有信、远见卓识之意。

2.游春:游春用作人名喻指从容自如、积极向上之意。

3.:客字含义为诗客、客观、豪客、客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彬彬有礼、受人尊重之意;

4.君一:君一用作人名喻指温文尔雅、身贤体贵、光明磊落之意。

5.:回字含义为答复、环绕、回族、章节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一语中的、精妙绝伦之意;

君爱绕1指柔,从君怜柳2杞。

1.:绕字含义为围绕、环绕、萦绕、绕道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广结善缘、众星捧月之意;

2.怜柳:怜柳用作人名喻指心地善良、温柔娴熟、善解人意之意。

君求悦1目艳,不2敢争桃3李。

1.:悦字含义为高兴、悦义、悦畅、顺利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小鸟依人、一帆风顺之意;

2.:不字含义为不偏不倚、不言而信、不凡、副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气宇轩昂、卓尔不群之意;

3.争桃:争桃用作人名喻指人间尤物、力争上游、面若桃花之意。

君若作大1车,轮2轴材3须此。

1.作大:作大用作人名喻指大有作为、德厚流光、积极进取之意。

2.:轮字含义为高大、车轮、轮船、轮流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当机立断、心灵手巧之意;

3.:材字含义为可造之材、材质、题材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国之栋梁、博学多才之意;

创作背景

  元和二年(807年)白居易由盩厔县尉迁翰林学士。次年五月,授左拾遗。一时间,诗人似乎仕途通达,春风得意。于是他勉力于“有阙必谏,有违必陈”。以至任职一月,既“谏纸忽满箱。”然而,他的直言敢谏,并不被统治者所欣赏。因此,他常常感到苦闷和孤寂。这首诗大约就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写出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们都说在各种果树中,唯有枣树既平凡,又粗鄙。
树皮像开裂杏冻手,树叶像细小杏鼠耳。
求为什么没有自知之明,也来开花在这杏园里。
求怎能x到攀折赏玩,幸而没有遇到伤害摧毁。
在二月杏曲江江边,各种花红得风光旖旎。
枣树也在求们中间,好像是嫫母对着西子。
春风对树木倒没有偏爱,求在温暖杏吹拂下成长,从不停止。
眼见得树干将要合抱,得尽了生生不息杏天理。
且让我传话给春游杏客人,请回过头来细细注视。
您如喜爱绕指杏柔软,听凭您去怜惜柳和杞。
您如追求悦目杏美丽,求不敢去竞争桃和李。
可是您要造一辆大车,那车轮车轴杏取材必须在此。

注释
杏园:园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郊大雁塔南。唐代新科进士赐宴之地。
百果:泛指各种果树。
凡:平庸,寻常。鄙:粗俗,鄙陋。
皴(cūn):皮肤因x冻或x风吹而干裂。龟(jūn)手:冻裂杏手。
胡为:何为,为什么。
幸:侥幸,幸而。
杂英:各色花。旖旎(yǐ nǐ):柔美杏样子。
嫫(mó):嫫母,据《列女传》,嫫母是黄帝杏妃子,长得很丑,但有贤德。西子:西施,,是春秋时越国美女。
吹喣(xǔ):吹吁,呼气。轻者为喣,急者为吹。
生生:孳生不绝,繁衍不已。
寄言:传话。
绕指柔:语出刘琨《重赠卢谌》:“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原指钢韧性极好,不易折断。
柳杞(qǐ):泛指柳树。杞,柳杏一种,也叫红皮柳。
轮轴:车轮与车轴。

鉴赏

  “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一开始,诗人似乎只是客观地陈述了当时人们对枣树的普遍看法:“在各种果树中,唯有枣树平凡而又低贱,原因是它树皮裂,像冻裂的手,树叶细小,像老鼠的耳朵。”诗人以“龟手”的丑陋,鼠耳的猥琐来刻画枣树,描绘得很真实,也很形象,仿佛意在突出它的“凡”和“鄙”,引起读者对它的厌恶。前面冠以“人言”,就显得既不足信更值得怀疑。

  诗人巧妙地利用了读者的这种模糊的感觉,为最后的急转直下,凭空出奇作好了铺垫。

  “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这四句是前一部分的递进和展开。诗人先以一种指斥和嘲讽的口吻批评枣树“怎么这样没有自知之明,在这杏园中开花呢?”唐代科举习俗,新中的进士都要到杏园设宴游玩。园内佳木云集,景色秀丽。因此诗人嘲弄它不该到此争芳斗艳,以贻笑大方。诗人在这里抒发了自己心中愤激的感情。那些气焰炙人的达官显要,专横跋扈,目中无人,外表雍容华贵,内心却空虚肮脏。诗人踯躅其中,不免有力单势孤之感,同时更有对这些人的深深的蔑视。这里的嘲讽是一种清晰的反嘲。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又对枣树进行安慰:“哪里适宜人们攀折赏玩,不过也幸而免遭伤害毁坏。”诗人对枣树孤独寂寞不受赏识的际遇表达了自己的同情,愤激之余,借道家“无所可用,安所困苦”的消极思想以自慰。

  诗人在《云居寺孤桐》中表达了类似的思想:“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言寄立身者,孤直当如此。”诗人后期避祸全身,大约和这种思想是有一定关系的。

  “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曲江即曲江池,在长安城东南,是唐代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与杏园相距不远。诗人将读者引出杏园,拓宽视野,在更大的范围上进行比较,以加深主题。“早春二月,曲江池畔,百树生花,风光旖旎,枣树孤立其间,犹如嫫母和西施相对而立。”古人常以嫫母和西施作为丑、美两极的象征。诗人把枣树置于婀娜多姿、争芳斗艳的二月春树的环绕中,更加衬托出了它的丑陋、卑琐,以及它立身尴尬的情形。这是继开头的贬抑后的进一步的渲染,通过鲜明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同时,它也引起读者的翩翩联想,在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曲江池畔,一个衣衫褴褛,形容猥琐的士子走在一群衣着华丽、神采飞扬、笑语喧腾的才子仕女中间,那是很奇特的一种场面。以上是这首诗的第一部分,它通过议论、反问、对比等手法,突出枣树的平凡、低贱、丑陋。

  “东风不择木,吹煦长未巳。眼见欲合抱,得尽生生理。”如果说此前诗人对枣树的同情还隐约闪现在对枣树的贬抑中,那么,从这里一开始,诗人就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东风却谁也不嫌弃,不停地吹拂让它生生不息,很快便成了合抱的巨树,它按照自己的天性完成了自己。”诗人的语气尽管十分平淡,感情色彩也很淡薄,但却含着一种傲然自爱之气。无论人们的鄙视,嘲弄,枣树不会枯萎,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自然之性,它顽强地生长,在沉默和孤寂中壮大,以旺盛的生命力抗击着与它对立的世界。

  “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这里形容温柔婉顺的媚态。在白居易的诗中,绕指柔多用于贬意,以讽刺那些苟合曲从的小人。如在《李都慰古剑》一诗有:“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诗人说:“游春的人们,请你们回头看一眼:假如你们喜爱柔顺的媚态,请你们去观赏柳树杞树,假如你们追求悦目娇艳,那么没有什么能比得上桃树李树,如果你们要制作大车,作轮轴的却必须是枣树的树干。”在这里,诗人使用排比句式,语气促迫,一改前文那种舒缓的节奏。诗人先柳杞后桃李,将人的视线引开,然后陡然一转,如飞瀑直下,惊心动魄,点出全诗的主题。

  既出人之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读者惊叹之余,又反思前文,顿悟柔顺的柳杞,娇艳的桃李,实在是徒具外表,不足大用,而外平凡却质地坚密。枣树才是真正能担负重任的伟材。

  与白居易的众多咏物诗一样,这首诗也蕴含深刻的寓意,或在感叹身世,或在哀怜同道,或指讽权贵阀阅,或存心帝王回顾,或在演绎诗人对人生的观察,或兼而有之。就诗歌自身的内容来看,它主要抒发一种对人们屈没贤材,争逐虚名的不满与愤慨,并劝谕执政者能明察贤愚,以使有志之士得效轮轴之材,肩负起治国的重任。这是一首哲理诗。枣树平凡鄙陋,其身多刺,其貌不扬。它生在繁花似锦的杏园中,更令游春之客鄙弃。诗人的价值观却与众不同,认为枣树虽然不如柳杞柔可绕指,不如桃李赏心悦目,但“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对以貌取人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是十分成功的。从总的结构上看,诗歌采用了先抑后扬、欲取先与的写法,即所谓“卒章显志”。这种结构在讽谕诗中多有使用。其次是采用对比手法。全诗不仅有同物的对比,如柳杞桃李与枣树的对比,嫫母与西施的对比,也有物与景的对比,如枣树与杏园的秀丽、与曲江池的旖旎风光的对比,也有自身的对比,如枣树外貌的丑陋与内在秀美的对比。通过对比,枣树的形象变得更加突出鲜明,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这首诗除了具有平淡浅易的特色外,还具有用字精确、刻画细致等特点。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 ► 3080篇诗文 ► 1370条名句

猜您喜欢

金陵五题·石头城

刘禹锡刘禹锡 〔唐代〕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忆秦娥·梅谢了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雪霁霜晴独寻山迳菊花犹

王禹偁王禹偁 〔宋代〕

狼藉金钱撒野塘,几丛无力卧斜阳。
争偷暖律输桃李,独亚寒枝负雪霜。
谁惜晚芳同我折,自怜孤艳袭人香。
幽怀远慕陶彭泽,且撷残英泛一觞。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