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选段诗词取名

佚名佚名 〔未知〕

  《毛诗序》选段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1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2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典3论·论文》选段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4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5身于翰墨,见意6于篇籍,不假良7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诗品序》选段

  若乃春风春8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9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10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11。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12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13种种,感荡心灵14,非陈诗何以展15其义?非长歌何16以骋其情?故曰17:“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与元九书》  选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18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19,实义。

  《题画》画竹题记一则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20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21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22,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23者,定则也;趣24在法外者,化机25也。独画云乎哉!

  《人间词26话》三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27物也,喜怒哀乐28,亦人心中之一29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30,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古今之成31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32境也。“衣带渐33宽终不悔,为伊34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35,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36境也。此等语皆37非大词人不能道38。然遽以此意解39释诸词,恐为晏40、欧诸公所不许41也。

1.情动:情动用作人名喻指深情厚谊、生龙活虎、恩高义厚之意。2.:足字含义为富足、足够、值得、纯真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丰衣足食、趁心如意之意;3.:典字含义为雅致、高尚、高贵、文雅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高贵端庄、一代楷模之意;

4.未若:未若用作人名喻指专心致志、美若天仙之意。

5.:寄字含义为依靠、依附、寄财、廉洁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刚正不阿、大公无私之意;

6.见意:见意用作人名喻指远见卓识、深谋远虑、善解人意之意。

7.:良字含义为良好、杰出、优秀、贤良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温柔敦厚、高情远致之意;

8.:春字含义为春天、生机、生命力、春季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年轻活泼、朝气蓬勃之意;

9.冬月:冬月用作人名喻指出尘脱俗、乐于助人、文静内敛之意。

10.:汉字含义为汉水、汉江、长江、大度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胸怀宽广、古道热肠之意;

11.飞蓬:飞蓬用作人名喻指意气奋发、宏图大志之意。

12.塞客:塞客用作人名喻指受人尊重、彬彬有礼之意。

13.凡斯:凡斯用作人名喻指温文尔雅、脚踏实地之意。

14.心灵:心灵用作人名喻指聪明伶俐、百样玲珑之意。

15.以展:以展用作人名喻指豁达阳光之意。

16.歌何:歌何用作人名喻指活泼大方、能歌善舞之意。

17.:曰字含义为说话、叫做、灵敏、善辩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能说会道、冰雪聪明之意;

18.莫深:莫深用作人名喻指深情厚意、远见卓识、有口皆碑之意。

19.华声:华声用作人名喻指青年才俊、名扬四海之意。

20.中勃:中勃用作人名喻指繁荣昌盛、朝气蓬勃、赤诚相待之意。

21.:并字含义为并臻、并力、并举、全部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和和美美、精诚团结之意;

22.:相字含义为才智、美好、才俊、俊贤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才智高深、长相出众之意;

23.笔先:笔先用作人名喻指妙笔生花、出类拔萃、敢为人先之意。

24.:趣字含义为清趣、童趣、生趣、风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心情舒畅、抱负不凡之意;

25.化机:化机用作人名喻指聪敏机灵、逢凶化吉之意。

26.:词字含义为词句、词曲、词章、词谱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诗情画意、口齿伶俐之意;

27.:景字含义为风光、情况、敬慕、祥瑞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景星庆云、良辰美景之意;

28.:乐字含义为和谐、善良、爽朗、欢喜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乐于助人、辛福美满之意;

29.之一:之一用作人名喻指持之以恒、忠贞不渝之意。

30.情者:情者用作人名喻指深情厚谊、恩高义厚、才能兼备之意。

31.之成:之成用作人名喻指丰功伟业、持之以恒之意。

32.第一:第一用作人名喻指忠贞不渝、高官尊爵、达官贵人之意。

33.:渐字含义为渐渐、渐快、渐进、浸入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万象更新、如日方升之意;

34.为伊:为伊用作人名喻指丰功伟绩、婀娜多姿之意。

35.:度字含义为标准、尺度、气度、温度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胸襟开阔、褒善贬恶之意;

36.第三:第三用作人名喻指意志坚定、深思熟虑之意。

37.语皆:语皆用作人名喻指白璧无瑕、能言善辩、伶牙俐齿之意。

38.:道字含义为正义、方向、志向、技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高风亮节、登峰造极之意;

39.意解:意解用作人名喻指行成于思、深谋远虑之意。

40.为晏:为晏用作人名喻指温柔谦虚、喜笑颜开、委以重任之意。

41.不许:不许用作人名喻指正人君子、气宇轩昂之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诗,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怀抱在心则为情感意志,用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就是诗。情感在心里激荡,就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它,用语言还表达不尽,便用咨嗟叹息的声音来延续它,咨嗟叹息还不尽情,就放开喉咙来歌唱它,歌唱仍感不满足,于是不知不觉手舞足蹈起来。

  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

  至于那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酷寒,这是人有感于四季节令气候并把它表现在诗歌里。在美好的集会时用诗来表现亲近愉悦,离开群体用诗来表达哀怨。至于 楚国臣子离开国都,汉朝的嫔妃辞别宫廷.有的人在荒郊野外死去,有的人做了孤魂野鬼,有的人在外戍守边疆,杀气雄边。在边关的客子衣裳单薄,闺中寡居的妇女眼泪哭尽;有的士人解下佩印辞官离朝,一去不返;女子有扬起蛾眉,入宫受宠,再次顾盼,倾国倾城;所有这种种情景,感动激荡人的心灵,如果不铺陈诗句还能用什么来抒发他的情义?如果不放声歌唱还能用什么来舒展他的情怀?所以说:诗可以结交朋友,可以怨刺不平。使处境困难地位卑贱的人容易安心,使隐居避世的人消除苦闷,要想如此没有比诗更好的了。

  能够打动人心的事物,没有能超过情感的,没有不是从语言开始的,没有比声音(韵律)更切合的,没有比道理更深入的。可能有朋友觉得这样解释还是比较晦涩,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情感、语言、声音韵律、道理这是打动人心的关键要素。

  在江边的私塾教书,每逢清秋,早晨常起来观察竹子。这时,烟光、日影、露气,都在疏枝密叶之间飘浮流动。于是,胸中情致勃动,就有了作画的意念。其实,这时在脑海里映现的竹子,已经不是眼睛所看到的竹子了,于是赶快取砚磨墨,展开画纸,乘兴落笔,尽情挥毫,迅即呵成一幅幅图画。这时,笔下所画出来的竹子又不是脑海里映现的竹子了。总而言之, 想像的意境永远超越下笔所画的情像, 这是不变的法则。 表现在固定格式画法之外的意趣神韵, 是一种超脱俗世所能领悟的化外机度, 只有在画的世界才有这样子的表现哪!

  词是要以境界为最高标准的。有境界的词,就会有很高的格调,自然会出现有名的句子。

  境界并不是只指景物,喜怒哀乐等情感也是人心中的地种境界。所以(文章)能够描写真实的景物,真实的情感的,就称为有境界,否则就称为没有境界。

  从古至今,那些做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没有不经历三种境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境界。这些话都是大词人才能作出来。但是根据这个意思解释诗词,恐怕晏同叔和欧阳修等人是不会赞同的。

注释
江馆:江岸宿舍,指作者所住的地方。
勃勃:欲望强烈的样子。这里指作者“因景生情”所产生的创作活动。
倏:迅速,极快。
变相:变化出新的形象。变:变化。相:相貌,形象。这里指画出的竹子和构思时的不一样,比构思时的又有创新。
意在笔先:作画,作文,在下笔前先立意,先构思。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也有人认为是欧阳修所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
晏欧:晏同叔和欧阳修。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 7005篇诗文 ► 6981条名句

猜您喜欢

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李白李白 〔唐代〕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登百丈峰二首

高适高适 〔唐代〕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