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二首诗词取名

高适高适 〔唐代〕

千里1黄云2白日3曛,北风4吹雁雪5纷纷。

1.千里:千里用作人名喻指健步如飞、安邦治国之意。2.黄云:黄云用作人名喻指锐不可当、正直不阿之意。3.白日:白日用作人名喻指明白事理、心怀大志之意。

4.北风:北风用作人名喻指心胸宽广、一触即发、雷厉风行之意。

5.雁雪:雁雪用作人名喻指志在四方、谦谦君子之意。

莫愁1前路2无知34,天下5谁人不6识君7

8翮飘9飖私自怜10,一11离京洛12十余1314

1.莫愁:莫愁用作人名喻指有口皆碑、大将风范之意。

2.前路:前路用作人名喻指面面俱到、高瞻远瞩之意。

3.无知:无知用作人名喻指聪明伶俐、深明大义之意。

4.:己字含义为本人、知己、舍己、先人后己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克己复礼、深仁厚泽之意;

5.天下:天下用作人名喻指举世无双、思维辽阔之意。

6.人不:人不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名满天下、气宇轩昂之意。

7.识君:识君用作人名喻指见多识广、通情达理、温文尔雅之意。

8.:六字含义为数字、地名、音符号、六安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吉祥如意、和和美美之意;

9.:飘字含义为飘动、飘洒、飘摇、飘香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意指潇洒、为人大气之意;

10.自怜:自怜用作人名喻指自信独立、坚强勇敢之意。

11.:一字含义为一心、全部、所有、始终如一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忠贞不渝、专心致志之意;

12.京洛:京洛用作人名喻指温婉娴淑、气势恢宏、温和善良之意。

13.十余:十余用作人名喻指美玉无瑕、尽善尽美、万事如意之意。

14.:年字含义为年华、青春、活泼、美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举足轻重、福寿康宁之意;

丈夫1贫贱2应未34,今日5相逢67酒钱8

1.:夫字含义为功夫、勇夫、义夫、夫子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大智大勇、循循善诱之意;

2.:贱字含义为自谦、轻视、撒娇、拙劣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意指谦虚、才华横溢之意;

3.应未:应未用作人名喻指冰雪聪明、彬彬有礼、相融以沫之意。

4.:足字含义为富足、足够、值得、纯真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丰衣足食、趁心如意之意;

5.今日:今日用作人名喻指万象更新、旭日东升、马到成功之意。

6.相逢:相逢用作人名喻指长相出众、兴旺发达之意。

7.:无字含义为无量、无限、没有、无涯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心无旁骛、一尘不染之意;

8.:钱字含义为财富、金钱、钱财、货币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财源广进、丰衣足食之意;

创作背景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载)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是年冬,董庭兰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气阴沉,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扬大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就像鸟儿四处奔波无果只能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
翮(hé):鸟的羽翼。
飘飖(yáo):飘动。六翮飘飖,比喻四处奔波而无结果。
京洛:长安和洛阳。

赏析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开头两句,描绘送别时候的自然景色。黄云蔽天,绵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点余光。夜幕降临以后,又刮起了北风,大风呼啸。伴随着纷纷扫扬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从空中掠过,往南方飞去。这两句所展现的境界阔远渺茫,是典型的北国雪天风光。“千里”,有的本子作“十里”,虽是一字之差,境界却相差甚远。北方的冬天,绿色植物凋零殆尽,残枝朽干已不足以遮目,所以视界很广,可目极千里。说“黄云”,亦极典型。那是阴云凝聚之状,是阴天天气,有了这两个字,下文的“白日曛”、“北风”,“雪纷纷”,便有了着落。如此理解,开头两句便见出作者并非轻率落笔,而是在经过了苦心酝酿之后,才自然流一出的诗歌语言。这两句,描写景物虽然比较客观,但也处处显示着送别的情调,以及诗人的气质心胸。日暮天寒,本来就容易引发人们的愁苦心绪,而眼下,诗人正在送别董大,其执手依恋之态,我们是可以想见的。所以,首二句尽管境界阔远渺茫,其实不无凄苦寒凉;但是,高适毕竟具有恢弘的气度,超然的禀赋,他并没有沉溺在离别的感伤之中不能自拔。他能以理驭情,另具一副心胸,写出慷慨激昂的壮伟之音。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董大的劝慰。说“莫愁”,说前路有知己,说天下人人识君,以此赠别,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据说,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艺受知于宰相房琯,崔珏曾写诗咏叹说:“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写的不过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显,诗境未免狭小。高适这两句,不仅紧扣董大为名琴师,天下传扬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无贫贱,天涯处处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诗境远比崔珏那几句阔远得多,也深厚得多。崔诗只是琴师身世的材料,而高诗却堪称艺术珍品。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两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 ► 254篇诗文 ► 436条名句

猜您喜欢

晚桃花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

王安石王安石 〔宋代〕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西塞山

韦应物韦应物 〔唐代〕

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
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