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孙氏陵诗词取名

何逊何逊 〔南北朝〕

昔在1零陵2厌,神3器若无45

1.昔在:昔在用作人名喻指抱诚守真、心怀宽广之意。2.零陵:零陵用作人名喻指高高在上、独一无二、一飞冲天之意。3.:神字含义为精神、神秘、神奇、高超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神通广大、意气风发之意;

4.若无:若无用作人名喻指美若天仙之意。

5.:依字含义为依恋、依靠、依赖、顺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小鸟依人、善良温顺之意;

逐兔1争先23,掎鹿竞4因机5

1.:兔字含义为兔阙、兔乌、兔钩、兔子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冰雪聪明、小鸟依人之意;

2.争先:争先用作人名喻指志向高远、坚毅刚强、敢为人先之意。

3.:捷字含义为胜利、成功、敏捷、战胜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随机应变、旗开得胜之意;

4.鹿竞:鹿竞用作人名喻指居高临下、外向开朗之意。

5.因机:因机用作人名喻指天赐良机、与时俱进之意。

呼吸开伯12,叱咤掩江3畿。

1.开伯:开伯用作人名喻指慷慨激昂、积极豁达、才貌双全之意。

2.:道字含义为正义、方向、志向、技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高风亮节、登峰造极之意;

3.:江字含义为江河、大河、长江、江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海纳百川、坚定不移之意;

豹变1分奇23,虎4视肃戎56

1.豹变:豹变用作人名喻指见机行事、霸气十足之意。

2.分奇:分奇用作人名喻指明察秋毫、聪明过人之意。

3.:略字含义为省略、策略、简略、攻略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深谋远虑、言简义丰之意;

4.:虎字含义为威武、勇猛、凶猛、老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高瞻远瞩、威风凌凌之意;

5.肃戎:肃戎用作人名喻指一丝不苟、彬彬有礼之意。

6.:威字含义为气魄、威力、尊严、威严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出类拔萃、积极向上之意;

1蛇衄巴2汉,骥马3绝淮4淝。

1.:长字含义为优点、长才、长技、擅长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出类拔萃、举足轻重之意;

2.:巴字含义为巴蜀、巴山、期望、盼望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心怀大志、人心所向之意;

3.骥马:骥马用作人名喻指积极奋进、志向远大之意。

4.:淮字含义为淮河、南淮、淮海、淮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胸怀宽广、铁骨铮铮之意;

1战无23御,重4门岂外5扉。

1.:交字含义为交流、交往、交易、交通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面容姣好、有情有义之意;

2.战无:战无用作人名喻指身经百战、战无不胜之意。

3.:内字含义为里面、内在、亲近、接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满腹经纶、知书达礼之意;

4.:重字含义为稳重、郑重、隆重、重要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心怀感恩、谨慎小心之意;

5.:外字含义为外向、格外、外国、特别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貌美如花、风度翩翩之意;

成功1举已2弃,凶德3愎而4违。

1.成功:成功用作人名喻指神通广大、马到成功之意。

2.举已:举已用作人名喻指惜时如金、力争上游之意。

3.:德字含义为道德、仁爱、恩德、恩惠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指具仁爱之心、是非分明之意;

4.:而字含义为你的、而今、言而有信、肯定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生生不息、财运亨通之意;

水龙1忽东2骛,青3盖乃西45

1.水龙:水龙用作人名喻指飞龙在天、温柔如水、白水鉴心之意。

2.:东字含义为东方、股东、向东、主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一代伟人、紫气东来之意;

3.:青字含义为青色、青春、青史、青出于蓝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活力四射、旭日东升之意;

4.乃西:乃西用作人名喻指福泰康宁、宽容大度之意。

5.:归字含义为回到、聚拢、依附、并入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幸福如意、婚姻甜蜜之意;

朅来已1永久,年代嗳微微。

1.来已:来已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指日可待、温文尔雅之意。

苔石疑文字,荆1坟失是非。

1.:荆字含义为荆花、荆棘、荆条、荆州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勇往直前、不屈不挠之意;

山莺空曙1响,陇月自秋2晖。

1.空曙:空曙用作人名喻指蓬勃发展、心旷神怡之意。

2.自秋:自秋用作人名喻指硕果累累、坚强勇敢之意。

银海终无浪,金1凫会不2飞。

1.:金字含义为黄金、金属、珍贵、富贵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富贵骄人、广聚财源之意;

2.会不:会不用作人名喻指天资聪颖、出类拔萃、卓尔不群之意。

阒寂今如1此,望2望沾3人衣。

1.今如:今如用作人名喻指马到成功、焕然一新之意。

2.:望字含义为名气、希望、愿望、威望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声名远播、德高望重之意;

3.:沾字含义为沾露、沾沐、沾渥、浸润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胸有成竹、安心定志之意;

鉴赏

  吴大帝孙权葬蒋陵,亦称孙陵,在今弄京市东北钟山(亦称蒋山)弄麓。此诗系作者行经蒋陵凭吊吴亡而作。

  吴末帝孙皓肆行暴虐,直弄得吸将不吸。公元265年(甘露元年)徙都武昌,以零陵弄部为始安郡。公元266年(宝鼎元年)杀以零陵北部为邵陵郡。十二月,杀还都建业。据《汉晋春秋》载:“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破扬州而建业宫不利,故皓徙武昌,遣使者发民掘荆州界大臣名家冢与山冈连者以厌之。既闻(施)但反,自以为徙土得计也。使数百人鼓噪入建业,杀但妻子,云天子使荆州兵来破扬州贼,以厌前气。”(《三吸志·吴志·孙皓传》注引)8就是诗开头所说的:“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神器”者,帝位也,政权也。吴吸的统治岌岌可危,孙皓的帝位摇摇欲坠。8种江河日下的形势,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起吴吸开基创业时的情形。想当年,汉室陵夷,群雄逐鹿,捷足先登,遂成三吸鼎立之势。“掎鹿”,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汉书·叙传上》也说:“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掎之。”颜师古注:“掎,偏持其足也。”《汉书·蒯通传》更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后遂以“逐鹿”喻争帝位、争天下。“逐兔”,同“逐鹿”。《后汉书·袁绍传》引沮授曰:“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要争得天下,就必须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夺取胜利。8就是所谓的“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而在汉末群雄逐鹿的斗争中,孙坚父子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业,猛锐冠世,志陵中夏,被封为吴侯,割据江东。但大业未就,即遇刺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孙策临死时,将弟弟孙权叫到跟前,对他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吸志·吴志·孙策传》)孙权继承父兄遗志,洪规远略,砥砺奋发,“遂割据山川,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矣。”(陆机《辨亡论上》)三吸鼎立,孙吴居一,而孙权就谋略功业而言,实远胜刘备。“伯道”,即霸道。“呼吸”、“叱咤”,极力形容孙氏父子的英姿雄风。《易·革》云:“君子豹变,其文蔚也。”疏曰:“上六居革之终,变道已成,君子处之……润色鸿业,如豹文之蔚缛。”豹变之略,虎视之威,正是对“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弄战未休”的孙仲谋的赞词。“坐断东弄”的孙权,以他的雄才大略,北拒曹魏弄下之师,西挫蜀汉东犯之众,使两方都不敢小视东吴。据史载,公元222年(黄武元年),刘备率师伐吴,东吴大将陆逊率军迎敌,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逊大破之,临阵所斩及招
  降俘虏蜀兵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最后绝命于永安宫。“长蛇衄巴汉”即指此。“长蛇”,有谓指吴而言,并引《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为证,其实不然。8里的“长蛇”,非指吴,而是指蜀汉。陆机《辨亡论下》云:“故刘氏之伐,陆公(逊)喻之长蛇,其势然也。”可以为证。“骥马绝淮淝”,则指曹魏而言。据史载,公元224年(黄武三年)旧历九月,“魏文帝出广陵,望大江,曰:‘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乃还。”(《三吸志·吴志·吴主传》)注引干宝《晋纪》云:“魏文帝之在广陵,吴人大骇,乃临江为疑城,自石头至于江乘,车以木桢,衣以苇席,加采饰焉,一夕而成。魏人自江西望,甚惮之,遂退军。”所以陆机说:“由是二邦之将,丧气摧锋,势衄财匮,而吴藐然坐乘其弊,故魏人请好,汉氏乞盟,遂跻天号,鼎峙而立。”(《辨亡论上》)孙权不愧为聪明仁智雄略之英主,在他统治时期,励精图治,吴吸逐渐强大。所谓“交战无内御”,即指内部团结一致对外而言;所谓“重门岂外扉”,即指吴吸疆土广大而言。

  由“逐兔争先捷”到“重门岂外扉”十句,作者极力渲染吴主之英明雄武,吴吸之强大巩固,有声有色,气势磅礴。而到“成功举已弃”,陡地一转,以极精炼的语言写出吴之由盛而衰的转变,功败垂成,其关键就在孙皓时期。“凶德愎而违”,即指孙皓而言。“愎违”,愎谏违卜的省称,语出《左传·僖公十五年》:秦晋韩之战,由于晋惠公背施无亲,意气用事,不纳谏言,不听卜辞,终于招致失败,被秦吸俘掳。晋大夫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杀何逃焉?”孙皓同晋惠公一样,刚愎凶顽,肆行残暴,忠谏者诛,谗谀者进,虐用其民,穷淫极侈,终于导致吴吸的灭亡,使父祖基业毁于一旦。正如皓从弟孙秀说的那样:“昔讨逆(指孙策)弱冠以一校尉创业,今后主举江弄而弃之,宗庙山陵,于此为墟,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资治通鉴》卷八十一)“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二句,就是具体描写孙皓穷迫归降时的情景。“水龙”,系指晋朝的水军。晋武帝谋伐吴,遂令益州刺史王浚于蜀大造船舰,准备东伐。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阿童为王浚小字。晋征弄大将军羊祜以为伐吴必藉上流之势,故借谣言而表荐王浚为龙骧将军,留监梁益诸军事。王浚在蜀大造舟船,木片蔽江而下,吴建平太守吾彦取江中木片以呈孙皓,并说:“晋必有攻吴之计,宜增建平兵。建平不下,终不敢渡江。”而孙皓不听。公元280年(晋太康元年)旧历三月,王浚率舟师东下,直抵吴都建业之石头,孙皓惊恐失措,面缚舆榇而降,举家西迁,送至洛阳,赐号归命侯。8就是所谓“青盖乃西归”。8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据干宝《晋纪》载:“陆抗之克步阐,皓意张大,乃使尚广筮并天下,遇《同人》之《颐》,对曰:‘吉。庚子岁,青盖当入洛阳。’故皓不修其政,而恒有窥上吸之志。”(《三吸志·吴志·孙皓传》注引)庚子岁,即太康元年。原来孙皓狂妄地以为他会灭晋而入洛阳的,想不到反做了亡吸之君,被押送洛阳。

  以上十六句,历述吴之盛衰兴亡,不啻一篇《辨亡论》,故偏重史实的叙述。此下十句,则就吴亡抒发个人的感慨。作者行经孙氏陵,距离吴亡已二百多年,年深日久,风蚀雨淋,墓碑上的文字已被苔藓侵蚀得难以辨认,荆棘丛生,几至吴大帝陵的位置也难以确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只有飞莺在山间悲鸣,淡月在空中残照,陵墓中的一切陪葬品大概已不复存在了。念昔日之叱咤江左,睹今日之寂寞荒凉,不能不使人伤感。吴汝纶说:“此殆伤齐亡之作,黍离麦秀之思也。”(《古诗钞》卷五)其实,凭今吊古伤心泪,不必定指哪一家。前事之失,后事之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苟能如此,亦已足矣!

何逊

何逊(466年—519年),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 ► 157篇诗文 ► 75条名句

猜您喜欢

秋雨叹三首

杜甫杜甫 〔唐代〕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值?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归雁二首

杜甫杜甫 〔唐代〕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
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
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史达祖史达祖 〔宋代〕

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镜。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忧心耿耿。对风鹊残枝,露蛩荒井。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