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幺令·天中节诗词取名

苏轼苏轼 〔宋代〕

1符缠臂,佳节2又端34

1.:虎字含义为威武、勇猛、凶猛、老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高瞻远瞩、威风凌凌之意;2.佳节:佳节用作人名喻指善良谦虚、彬彬有礼之意。3.又端:又端用作人名喻指乐观向上、勤奋刻苦之意。

4.:午字含义为五月、相交、际遇、敏捷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指日可待、天缘奇遇之意;

1前艾2蒲青34,天淡5纸鸢舞6

1.:门字含义为进出口、双扇门、期望、门庭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鲤跃龙门、望子成龙之意;

2.前艾:前艾用作人名喻指面容姣好、力争上游之意。

3.蒲青:蒲青用作人名喻指风华正茂、旭日东升、积极向上之意。

4.:翠字含义为美丽、翠筠、青绿、鲜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如花似玉、冰清玉洁之意;

5.天淡:天淡用作人名喻指豁达大度、清微淡远之意。

6.鸢舞:鸢舞用作人名喻指多才多艺、婀娜多姿之意。

粽叶香1飘十23,对4酒携樽俎。

1.叶香:叶香用作人名喻指古道热肠、小巧玲珑、温文儒雅之意。

2.飘十:飘十用作人名喻指万事如意、美玉无瑕、落落大方之意。

3.:里字含义为里程牌、千里马、里数、道理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安邦治国、行成于思之意;

4.:对字含义为正确、正常、回答、互相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一帆风顺、明辨是非之意;

龙舟12渡,助3威呐喊,凭4吊祭江5诵君赋6

1.龙舟:龙舟用作人名喻指吉祥如意、自立自强之意。

2.:争字含义为进取、争取、自强、目标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志向高远、力争上游之意;

3.:助字含义为帮助、辅助、协助、助理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乐于助人、循循善诱之意;

4.:凭字含义为文凭、依凭、凭借、证书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实事求是、精诚团结之意;

5.:江字含义为江河、大河、长江、江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海纳百川、坚定不移之意;

6.君赋:君赋用作人名喻指光明磊落、天资聪慧之意。

感叹怀王1昏聩,悲戚秦2吞楚3

1.怀王:怀王用作人名喻指德高望重、胸怀宽广之意。

2.:秦字含义为秦始皇、嬴秦、专名、秦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之意;

3.:楚字含义为华丽、清秀、鲜明、清楚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耳聪目明、楚楚动人之意;

异客12涕淫淫,鬓白知3几许4

1.异客:异客用作人名喻指彬彬有礼、出类拔萃之意。

2.:垂字含义为留传、敬辞、接近、快要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流芳百世、名垂青史之意;

3.白知:白知用作人名喻指聪明伶俐、冰雪聪明、明白事理之意。

4.:许字含义为许愿、允许、认可、许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一言九鼎、正人君子之意;

朝夕1新亭2对泣,泪竭陵阳34

1.朝夕:朝夕用作人名喻指安享天伦、前程似锦之意。

2.新亭:新亭用作人名喻指清新俊逸、欣欣向荣之意。

3.陵阳:陵阳用作人名喻指光明磊落、浩然之气、平步青云之意。

4.:处字含义为长处、益处、好处、果敢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当机立断、深思熟虑之意;

汨罗1江渚,湘2累已3逝,惟有4万千5断肠句。

1.汨罗:汨罗用作人名喻指大富大贵、吉祥如意、雍容华贵之意。

2.:湘字含义为湘云、湘莲、湘竹、湘江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乐于助人、豁达大度之意;

3.:已字含义为已经、后来、过去、不久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分秒必争、惜时如金之意;

4.惟有:惟有用作人名喻指鼎鼎有名、意气风发、深思熟虑之意。

5.万千:万千用作人名喻指积财万千、鹏程万里之意。

赏析

  苏轼作为“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节的大家,“落笔皆超逸绝尘节,在乃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然而,少见评析的《六幺令.天中节》,实乃有关“端午节节之佳作,(“天中节节乃端午节之别称。)此篇与苏轼其他的那些“豪放节或“婉约节之作大有不同,仔细读来,意蕴深远,别具一格,令人赞叹。苏轼一生坎坷,几上几下,最后客死异乡,与屈原不无有一些相似之处。全词上片“述今节之端午节民间活动诸况,下片追叙“湘累节人生故事。

  先看上片“述今节:“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节。民间认为五月为“恶月节、“毒月节,瘟疫流行,毒虫滋生,因此要采取各种方法避邪祛毒。旧时人们用绫罗布帛等制成小虎形,缝缀儿童臂上,认为可以避恶消灾。“门前艾呐青翠,天淡纸鸢舞节。民俗,将青翠的艾叶悬于堂中,用菖呐作剑,插于门楣,以僻邪驱瘴,有驱魔祛鬼之神效。“纸鸢节又称风筝。“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节。“香飘十里节,既有“粽叶节的清香,也有“粽子节里面的各色馅料之美味。樽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节。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恰逢雨天,当人们得知打捞贤臣屈大夫时,湖面上的小舟再次汇集,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句意:江面上龙舟竞发,彼此呐喊助威,还有一些人在江边悲客地大声吟诵屈原的《离骚》!

  再看下片“怀古节:“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节。感叹:有所感触而叹息。楚怀王:芈姓,熊氏,名槐。昏聩:比喻不明事理,头脑糊涂,不明是非。悲戚:悲痛哀伤。秦吞楚:公元前223年战国楚国被秦国灭掉。“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节?异客:作客他乡的人。这里是指屈原已经远离自己的故土,被流放到了外地。垂涕:哭泣。淫淫:流泪不止。鬓白知几许:两鬓如霜,知道有多少吗?“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节。朝夕:犹言从早到晚一整天。新亭对泣:表示痛主国难而无可奈何,从早哭到晚。“泪竭节,犹“泪干节、“泪尽节尔。“陵阳处节,屈原的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陵阳。“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节。江渚:江边。湘累:屈原。屈原是赴湘水支流而溺死的,古人称之为湘累。“断肠句节:当主要指《九歌》。

  全词艺术特色,至少有六点值得推介:

  一是咏今叹古,在上片极力渲染当下“端午节诸种盛况,却重在下片“感怀节,“借古节而“启今节也。

  二是动静结合, “缠臂节、 “纸鸢舞节、“香飘节、“对酒节、“ 争渡节、“ 呐喊节、“ 凭吊节、 “诵君赋节、“ 吞楚节、“ 垂涕节、 “对泣节等是为“动节,“ 虎符节、“粽叶节、“ 艾呐节、“ 青翠节、“新亭节、“ 陵阳节等是为“静节;动与静自然转合,在“动节与“静节的变化之中,历史的车轮已经走过千年。

  三是明暗结合,明写屈原,直接抨击楚王“昏庸节,暗讽时政,锋芒指北宋王朝,将苏轼自己的爱恨情仇寓于其间,却不露痕迹。

  四是虚实相间,叙说眼前庆祝端午诸景,是“实节;感怀屈原悲苦仇怨的往事为“虚节;“虚节写屈原,实及自己,慨古人之忧,发今人之叹。

  五是前呼后应,前有“辟邪节之“虎符缠臂节、“艾呐青翠节,后有“怀王昏聩节、“ 新亭对泣节;似乎旧恶未去,新恶难除。前有“香飘十里节,后有“湘累已逝节;前有“诵君赋节,后应“断肠句节。

  六是词中有景,景色如画,画里“有话节。且看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童之臂、门之艾、菖呐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哪个不是美轮美奂的图画?再看下片,怀王之昏、秦之吞楚、异客垂涕、新亭对泣、汨罗江渚,哪一个不是再现历史的沧桑?这些词中之境,如诗如画,一唱三叹,色香味俱全,岂非神来之笔?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 ► 3381篇诗文 ► 3457条名句

猜您喜欢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苏轼 〔宋代〕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采葛

诗经·国风·王风 〔先秦〕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屈原塔

苏轼苏轼 〔宋代〕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