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菊诗词取名

胡铨胡铨 〔宋代〕

卧病高秋1留海23,明日4重阳5更风67

1.高秋:高秋用作人名喻指五谷丰登、功成名就之意。2.留海:留海用作人名喻指厚德载物、博览群书之意。3.:浦字含义为浦海、姓浦、善辩、说话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财源广进、意气激昂之意;

4.明日:明日用作人名喻指深思远虑、光辉灿烂、聪颖睿智之意。

5.重阳:重阳用作人名喻指心怀感恩、谨慎小心、浩然之气之意。

6.更风:更风用作人名喻指扭转乾坤、节节高升、刮目相看之意。

7.:雨字含义为雨点、雨烟、雨露、雨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乐于助人、广结善缘之意;

1门不2出长苍3苔,令4我天涯56独苦。

1.:杜字含义为甘棠、阻塞、杜撰、杜绝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坚韧不拔、乐观积极之意;

2.:不字含义为不偏不倚、不言而信、不凡、副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气宇轩昂、卓尔不群之意;

3.长苍:长苍用作人名喻指雄才大略、英姿飒爽、举足轻重之意。

4.:令字含义为才能、才学、圣贤、将领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德高望重、威震三军之意;

5.天涯:天涯用作人名喻指举世无双、足智多谋之意。

6.:心字含义为心爱、心智、心静、心动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忠肝义胆、才思敏捷之意;

篱角黄花12手栽,近节3如何4独未开5

1.黄花:黄花用作人名喻指勇往直前、婀娜多姿、楚楚动人之意。

2.:亲字含义为亲密、亲人、亲昵、亲自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和和美美、心心相印之意;

3.近节:近节用作人名喻指心心相惜、彬彬有礼、高风亮节之意。

4.如何:如何用作人名喻指不同凡响、天从人愿、品貌非凡之意。

5.未开:未开用作人名喻指慷慨激昂、兴旺发达之意。

含芳1閟采亮2有以3,使君4昨暮徵5诗来6

1.含芳:含芳用作人名喻指名扬四海、花容月貌之意。

2.采亮:采亮用作人名喻指谦谦有礼、光明磊落、魅力四射之意。

3.有以:有以用作人名喻指抱负不凡、彬彬有礼、志向高远之意。

4.:君字含义为君子、君王、统治、君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身贤体贵、温文尔雅之意;

5.暮徵:暮徵用作人名喻指一丝不苟、勤学好问、深思熟虑之意。

6.诗来:诗来用作人名喻指妙笔生花、出类拔萃之意。

凌晨1试遣霜根23,畚玉4虽微5甚珍重6

1.凌晨:凌晨用作人名喻指凌云之志、意气风发之意。

2.霜根:霜根用作人名喻指中流砥柱、运筹帷幄、成熟稳重之意。

3.:送字含义为馈赠、送还、传交、相送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之意;

4.:玉字含义为美玉、美丽、美好、尊贵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风姿卓越、玉洁冰清之意;

5.:微字含义为精妙、微风、精深、微小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一丝不苟、精致美丽之意;

6.珍重:珍重用作人名喻指心怀感恩之意。

极知1无意2竞秋34,往5作横6窗岁寒7供。

1.极知:极知用作人名喻指成就非凡、聪明伶俐之意。

2.无意:无意用作人名喻指赤子之心、一尘不染、积极景区之意。

3.竞秋:竞秋用作人名喻指谨小慎微、功成名就之意。

4.:光字含义为明亮、照耀、光彩、荣耀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功勋卓著、朝气蓬勃之意;

5.:往字含义为神往、往昔、向往、怀念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志向高远、勇往直前之意;

6.作横:作横用作人名喻指大有作为、积极进取、安富尊荣之意。

7.岁寒:岁寒用作人名喻指健康长寿、傲霜独立之意。

1我初客2天子34,西垣5植此常千株6

1.:忆字含义为回忆、留恋、难忘、铭记于心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重情重义、镌骨铭心之意;

2.初客:初客用作人名喻指始终如一、朝气蓬勃之意。

3.天子:天子用作人名喻指德才兼备、举世无双、思维辽阔之意。

4.:都字含义为都有、古都、首领、都市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和和美美、如意吉祥之意;

5.西垣:西垣用作人名喻指福泰康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之意。

6.:株字含义为株柢、植株、株林、牵连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精诚团结、契而不舍之意;

结花年1年应吹帽,始2信南邦3事尽殊。

1.:年字含义为年华、青春、活泼、美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举足轻重、福寿康宁之意;

2.:始字含义为开始、始终、最初、起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紫气东来、生生不息之意;

3.:邦字含义为国家、兴邦、安邦、治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建功立业、扬名立万之意;

愿得封培1自今23,何4间朱崖万家室5

1.封培:封培用作人名喻指成熟稳重、温文尔雅之意。

2.自今:自今用作人名喻指自信独立、马到成功之意。

3.:日字含义为温暖、和善、明朗、温和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旭日东升、光辉灿烂之意;

4.:何字含义为担负、代词、感叹、何乐不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品貌非凡、积极进取之意;

5.:室字含义为房屋、屋子、房间、工作部门。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幸福甜蜜、其乐融融之意;

秋香端不负乾坤1,但愿箫2管乱畴匹。

1.乾坤:乾坤用作人名喻指胸怀博大、丰功硕德、震天撼地之意。

2.愿箫:愿箫用作人名喻指彬彬有礼、谦谦君子之意。

1去来兮虽得归,念2归政自莫轻违。

1.:归字含义为回到、聚拢、依附、并入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幸福如意、婚姻甜蜜之意;

2.:念字含义为怀念、眷念、信念、慈念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感恩之心、重情重义之意;

他日采1英林2下酌,谁向清3霜望4翠微5

1.日采:日采用作人名喻指神采飞扬、光辉灿烂之意。

2.英林:英林用作人名喻指朝气蓬勃、百里挑一、年富力强之意。

3.向清:向清用作人名喻指鸿业远图、大雅君子、抱负不凡之意。

4.霜望:霜望用作人名喻指不屈不挠、德高望重之意。

5.翠微:翠微用作人名喻指如花似玉、明艳动人之意。

注释

  此诗承《咏贫士·万族各有托》中的诗句“岂不寒与饥”,先叙贫困饥寒之状。朔风凄厉,已近岁末。无以取暖的老诗人,只能拥着粗布衣服,在前轩下晒太阳。抬眼望去,昔时四院中盛开的花卉已荡然无存,青葱的树木,也成了光秃秃的枯条。诗的前四句在严冬萧索景色的衬托中,描出了一位贫士索漠的形象。严寒袭人,饥更来煎。诗人一生相依为命的酒,现在即使将空壶倾得再斜,也再已倒不出一滴来;民以食为天,但饭时已到,看着灶下,却烟火全消。逸兴已消,诗书虽堆案盈几,却疗不得饥寒,任它胡乱塞在座外,直至白日西倾,也无兴再去研读它。五至八句由寒及饥,由景及情,伸足“岂不寒与饥”之意。至于日昃以后,将是又一个黄昏冬夜,如何驱遣,诗人未言,但读者不难想像。晚岁的陶潜确实困苦之甚,世乱加上荒年,使他早时只是作为一种理想精神的“甘贫”,成了严酷的现实,其《有会而作》序云:“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才通。旬日以来,始念饥乏。岁云夕矣,慨然永怀。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所述境况正可与此诗相互发明。“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乞食》诗,更描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已不得不为生存而告乞求贷了。贫,毕竟并不那么容易“甘”之,不能再一味恬淡。当初孔子困于陈,资粮断绝,“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可以这样穷而安,而己非圣人之比,就不能不像子路那样愠恼之心见于言色。不过虽然饥寒,虽有不平,诗人仍不愿弃“故辙”而改素志;那么什么是诗人的精神慰安呢?末句答道:正依靠古来那许多高风亮节,守穷不阿的“穷士”啊。

  对比一下陶潜初隐时的诗句,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诗人的心态。《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的逸趣已为“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的窘俭所替代;而“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的雅兴,亦已成了“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的阑姗。于是望中景物也都改观。风寒,在诗人并非初历,但当初“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的卓拔景象已换成“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的索漠萧条。他再也无复当年“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的感受;“拥褐曝前轩”这一诗歌形象,足见其当时不但是肉体上,也是精神上的疲老。贫困把天真的诗人从云际雾里的逍遥游中,拉回到地面上来,这也许是不幸,然而却也使诗人的高洁品格获得了更充实的内含;使他成了中国诗史上少数几位真正无愧于固穷守节之称的隐逸诗人。虽然饥寒使他沦落到行乞的地步,但他所低首下心的不是那些督邮之流的官场屑小,而是他日夕相处的“素心人”;心境虽然疲老了,但骨子里的傲气却并不减少壮。诗的结末四句用孔子厄于陈蔡之典,含义尤深长。“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言见”,字面意思是,自己未达到孔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才有愠色;然而联系其“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以累己”(《感士不遇赋》)这种一贯思想来看,这两句诗实以自责为自傲。孔子一生为推行其仁义之道而奔波风尘,这从渊明最为服膺的道家来看是以外物累己的行为。从好的方面来看,世乱不可为,正不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所以《庄子》说“世浊不可与庄语”,甚至以为当国者形同兕柙之中的神龟。而从不好的角度来看,《庄子》中更借盗跖之口斥孔子为名利荣禄之人。从渊明对儒学的一贯态度看,二句虽不必有盗跖所责备于孔子那种含义,但以“闲居”与“陈厄”相对言,并虽有不平,仍将坚持素操来看,不难味出有以孔子之举为不智之意。所以,结末他不是顺不如孔子之意,说要以孔子穷而安作榜样,而要以此下所说的各种高士为典范,以表示虽穷也必不重入世网,乱己“真意”。穷困固然使陶潜从天上降到地上,却又使其精神进一步净化。“严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渊明之高,其实不尽在他衣食无虑,吟唱着这两句诗的时候,而正是在这贫困的低吟中,才更见出其卓然高标。也正因此,此诗虽极写饥寒穷困,给人的印象却决无后来孟郊、贾岛那样的寒俭相,而显出一种清癯孤洁的姿态,一种情怀深长的韵味。苏轼说陶诗“癯而实腴”,读此诗可有所解会。

  此诗的这种姿态韵味,也甚得力于结构语言的自然浑成。试设想。如果开首二句写寒后,紧接着就写饥,就必会造成促迫穷俭之感。比如孟郊诗就常常列举饥寒之态,穷形极相,反使人酸胃。现在于写寒之后,垫二句写景,接写饥后,再续以二句诗书之事,这就使此诗虽写饥寒而有舒徐之态、书卷之气,加以“倾壶”“窥灶”之轻描淡写,“日昃”之后的言外之言,非孔以自见的婉而不露,读来就感到仍有陶诗一贯的风行水上之致。而更可贵的是上述结构虽巧,却非刻意经营所得。坐于前轩下,自然会有望景之举,酒食无着后也自然会想到唯有书本为伴,但欲读之际,又忽兴意阑珊,更深一层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从不经意处见出天机深杳,这是陶诗与其内容上的玄趣互为表里的艺术上的妙理,二妙并具,是后人所难以企及处。

赏析

  胡铨被贬谪崖州,时值重阳,州长官向他征诗,然海南气候不同,菊花至节未开,深知身居异乡对度节观光亦不不感兴趣,只是敷衍应酬而已。记得当年在京城每年重阳菊花盛开,赏花赋诗好不热闹,于是思归京都为国效劳之心情顿时涌现。这首诗表现胡铨时逢佳节倍思家国之感情。

胡铨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淳熙 ► 135篇诗文 ► 70条名句

猜您喜欢

竹里馆

王维王维 〔唐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夏日绝句二首·其二

姚鼐姚鼐 〔清代〕

墙头高树绿云天,谢尽馀花未噪蝉。
掩卷看阴移午后,数声啼鸟在风前。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文征明 〔明代〕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沈醉 一作:沉醉)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