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梦诗词取名

曹雪芹曹雪芹 〔清代〕

篱畔1秋酣一觉23,和云4伴月5不分67

1.:畔字含义为边隅、河畔、江畔、涯畔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意指谨慎、公私分明之意;2.一觉:一觉用作人名喻指善始善终、明辨是非、专心致志之意。3.:清字含义为明白、公正、廉洁、清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知书达理、洁身自好之意;

4.和云:和云用作人名喻指聪明豁达、正直不阿之意。

5.伴月:伴月用作人名喻指风雨同舟、出尘脱俗之意。

6.不分:不分用作人名喻指明察秋毫、料事如神之意。

7.:明字含义为睿智、清楚、明亮、英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通儒达士、聪颖睿智之意;

登仙1非慕2庄生34,忆5旧还6寻陶7令盟8

1.登仙:登仙用作人名喻指长命富贵、德高望重之意。

2.非慕:非慕用作人名喻指众望所归、品貌不凡、受人敬仰之意。

3.庄生:庄生用作人名喻指财源广进、谦谦君子、生生不息之意。

4.:蝶字含义为美丽、蝶舞、蝶魄、簇蝶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美丽灵巧、超凡脱俗之意;

5.:忆字含义为回忆、留恋、难忘、铭记于心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重情重义、镌骨铭心之意;

6.:还字含义为依然、还淳返朴、还淳反素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不忘初心、重情重义之意;

7.寻陶:寻陶用作人名喻指孜孜不倦、勤于思考之意。

8.令盟:令盟用作人名喻指言而有信、卓越不凡、威震三军之意。

睡去依依1随雁2断,惊3回故故恼蛩鸣4

1.依依:依依用作人名喻指善良温顺、小鸟依人之意。

2.随雁:随雁用作人名喻指志在四方、温文尔雅、以礼相待之意。

3.:惊字含义为惊奇、惊讶、惊喜、惊艳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威震八方、惊世骇俗之意;

4.:鸣字含义为闻名、鸣玉、鸣唱、声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一鸣惊人、厚积薄发之意;

醒时12怨同3谁诉,衰草寒4烟无56情。

1.醒时:醒时用作人名喻指明辨是非、心胸豁达之意。

2.:幽字含义为幽丽、幽静、幽美、幽趣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澄心清神、安之若素之意;

3.:同字含义为认可、统一、赞同、一起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交口称赞、深情厚谊之意;

4.草寒:草寒用作人名喻指推陈出新、铮铮铁骨、傲霜独立之意。

5.烟无:烟无用作人名喻指一尘不染、赤子之心、华丽之意。

6.:限字含义为无限、极限、范围、门槛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坚定不移、积极向上之意;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菊梦》写在了《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回描绘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此次菊花诗会,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 《咏菊》、《问菊》、《菊梦》这三篇诗的情调,是符合林黛玉的性格的。菊花诗是内容低于形式,艺术性超过思想性,这是一切处于崩溃时期的剥削阶级诗歌的共同特点。菊花诗属于封建末代的没落的诗歌艺术,这些诗只能反映封建统治衰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篱的菊花下,酣梦一觉方醒,只觉得天上的云与月混在一起,感看不分明。
如此花下飘飘欲仙的酣眠,不是为了追寻庄子梦蝶的感觉,只是为回忆陶渊明爱菊、赏菊的风雅。
梦中心思随着南归的大雁远去,又缕缕被蟋蟀的鸣叫声惊醒。
醒仙我的幽怨感能找谁去诉说?只有把无限的情思寄托于衰草寒烟。

注释
秋酣一觉清:秋菊酣睡,梦境清幽。
“和云”句:唐代张贲以“和霜伴月”写菊,兹换一字,以写菊花梦魂高飞;以“不分明”说梦境依稀恍惚。
登仙”句:说梦魂翩跹,仿佛成仙,但并非是羡慕庄子变作蝴蝶。庄周梦中化蝶事见《庄子·齐物论》。这里引“庄生蝶”是为了点“梦”。
忆旧:实即“梦旧”,诗题中“梦”字句中不出现是咏物诗技巧上的讲究。
寻盟:表示结交友好,语出《左传》。这一联构思或受元代柯九思“蝶化人间梦,鸥寻海上盟”诗句的启发。
故故:屡屡,时时。

赏析

  这首诗是《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黛玉所作菊花诗。这首诗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菊花的梦境,实际上是写黛玉自己梦幻般的情思,带有明显的谶语的意味。诗的第一句写入梦,以下依次写梦境,末后两句承“蛩鸣”“惊回”好梦而道出梦醒时的“幽怨”之槽。咏者一进入梦境,就说是“和云伴月不分明”。那种恍惚不定,依稀难辩的梦中情景,犹如人的命运之不可主宰。次联说的是梦中的追求。“庄生蝶”,指庄周做梦化为蝴蝶翩翩飞舞的故事。这里引来点出“梦”。“陶令”即曾做过彭泽县令的陶潜,他与菊花有着不解之缘。这里借来指所要追寻的知音。

  诗的前四句,其中之意,可证诸黛玉的乎生遭遇。林黛玉父母俱丧,寄食于贾府,世身可怜。但是,她的叛逆的思想,却是封建贵族大家庭所绝不能容让的。她怀抱的希望,只能从梦中去寻找,而她所迫寻的梦,又是如此的轻飘模糊,追不到,摸不到。她在“亿旧”即“梦旧”当中,最终也是不能寻得“海上鸥盟”那样的知交好友的。于是林熏玉唱出“登仙非慕庄生蝶”,把“梦”都了结于“逝者登仙界”的最后归宿之中。

  诗的后四句写“惊回”“醒时”的情景。“醒时幽怨同谁诉”。黛玉有满肚子的‘幽怨”,她虽然有视为平生知己的宝玉,但是又没有谁可倾诉。黛玉的《咏菊》诗写过“满纸自伶题素怨”,《问菊》更直白地说“孤标傲世偕谁隐”。这样看来,黛玉存有的“幽怨”,那是她孤高的品格不能融合于贾府的鄙俗;而黛玉的这种品格,又是以她的叛逆思想作为基础所形成的。可以这祥说,封建社会的道德思想,对叛逆者的思想行为的压迫和摧残,是造成林黛玉“幽怨”满怀的最根本原因。林黛玉的“幽怨”,即深藏的哀怨之所以找不到诉说之人,想来曹雪芹原著所写,是黛玉还泪未尽“登仙”之时,宝玉已因贾府事败、抄没而遭祸。所以黛玉梦醒时找不到知己倾诉,剩下的却只有“衰草寒烟无限情”的衰败悲凉的肃杀秋情。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 ► 129篇诗文 ► 422条名句

猜您喜欢

纳凉

秦观秦观 〔宋代〕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点绛唇·黄花城早望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望终南山

李世民李世民 〔唐代〕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