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咏柳诗词取名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1眠未2歇,乍到3秋时45。一树6斜阳蝉78咽,曾9绾灞陵10离别11。絮已12为萍1314卷叶15,空16凄切。

1.:三字含义为三思、众多、多次、多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意志坚定、永不放弃之意;2.:未字含义为未来、不曾、没有、未知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专心致志、相融以沫之意;3.:到字含义为成功、周密、周全、达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面面俱到、策无遗算之意;

4.秋时:秋时用作人名喻指顺水顺风、鸿运当头、五谷丰登之意。

5.:节字含义为节操、节省、礼貌、季节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正气浩然、彬彬有礼之意;

6.一树:一树用作人名喻指忠贞不渝、建立功绩之意。

7.阳蝉:阳蝉用作人名喻指浩然之气、声名远播、口齿伶俐之意。

8.:更字含义为更加、愈加、更改、更换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扭转乾坤、刮目相看之意;

9.:曾字含义为曾经、简直、过往、从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顾全大局、一心一意之意;

10.:陵字含义为超越、攀爬、陵云、攀登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平步青云、高高在上之意;

11.:别字含义为特别、分开、类别、分解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标新立异、匠心独具之意;

12.絮已:絮已用作人名喻指分秒必争、指日可待之意。

13.为萍:为萍用作人名喻指怡然自乐、丰功伟绩之意。

14.:风字含义为韵致、风度、气度、风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雷厉风行、宽宏大量之意;

15.:叶字含义为叶芽、叶子、叶和、协助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小巧玲珑、温文儒雅之意;

16.:空字含义为放松、时空、包容、空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心旷神怡、回归自然之意;

1条莫轻2折,苏小3恨,倩4他说。尽5飘零6、游冶78台客9。红10板桥空11,湔裙人12去,依13旧晓风14残月15

1.:长字含义为优点、长才、长技、擅长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出类拔萃、举足轻重之意;

2.莫轻:莫轻用作人名喻指婀娜多姿、温柔娴熟、大将风范之意。

3.苏小:苏小用作人名喻指小巧玲珑、春暖花开之意。

4.:倩字含义为倩巧、倩影、美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楚楚动人、国色天香之意;

5.:尽字含义为完毕、尽责、全部、尽情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全力以赴、兢兢业业之意;

6.飘零:飘零用作人名喻指独一无二、出类拔萃之意。

7.游冶:游冶用作人名喻指钟灵毓秀、出水芙蓉、怡然自得之意。

8.:章字含义为文采、显著、花纹、规程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文采斐然、正直不阿之意;

9.:客字含义为诗客、客观、豪客、客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彬彬有礼、受人尊重之意;

10.:红字含义为成功、激情、红色、吉祥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马到成功、吉祥如意之意;

11.桥空:桥空用作人名喻指心旷神怡、中流砥柱之意。

12.:人字含义为人豪、人和、人杰、人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名满天下、材德兼备之意;

13.:依字含义为依恋、依靠、依赖、顺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小鸟依人、善良温顺之意;

14.晓风:晓风用作人名喻指雷厉风行之意。

15.:月字含义为月琴、月光、月色、月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出尘脱俗、美轮美奂之意;

创作背景

  该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根据最后一句“红板桥空,湔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的词意“游春浣裙的女子也已经离去,徒留晓风伴残月”推测,该词可能是写给作者妻子或者沈宛的,极有可能是为其妻所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三眠柳枝条还在风中飘荡,秋天就突然降临了。斜阳余晖洒在树梢上,树上寒蝉幽咽。经过灞陵离别,飞絮已经飘落水面成为浮萍,落叶被风吹卷,空留下悲凉凄切。
不要轻易折断柳枝作离别,因为离别的怨恨还要由它来诉说,那些在章台游玩的人来来往往,如同飘零的柳枝一般。如今送别的红板桥上空空荡荡,游春浣裙的女子也已经离去,只留下清晓的风伴着残月。

注释
三眠:三眠柳,即柽(chēng)柳(又名人柳)。此柳的柔弱枝条在风中摇曳,时时伏倒。
灞陵:即霸陵,汉文帝之墓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苏小恨:喻与情人离别之怅恨。
倩:请、请求。
游冶:追求声色,寻欢作乐。章台:此处指妓楼舞馆。宋晏几道《鹤鸽天》:“新掷果,旧分钗,冶游音信隔章台。”唐韩翊以《章台柳》诗寻访柳氏,诗以章台借指长安,以章台柳暗喻长安柳氏。但因柳氏本娼女,故后人遂将章台街喻指娼家聚唇之所。
红板桥:红色木板的桥。诗词中常代指情人分别之地。
湔(jiān)裙人:代指情人或某女子。典出《北齐书·窦泰传》。窦泰之母有娠,期而不产,大惧。有巫曰:“渡河浦裙,产子必易。”泰母从之,俄而生泰。后成为古代之风俗,谓女子有孕到河边洗裙,分娩必易。又,唐李商隐《柳枝词序》云:洛中里女子柳枝与商隐之弟李让山相遇相约,谓三日后她将“溅裙水上”来会。后以此典借指情人或情恋之事。

赏析

  该词上片写弱柳初秋,一派凄切悲凉之景。下片借柳托恨,抒发无限楼空人去,孤苦无依之感。作者借景抒情,以秋天的萧瑟,表达自己内心的悲凉之感。

  上片开始,点名时节,“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时令为初秋时分,一个“乍”字刻画出了秋天的突然而至,为写离别之苦展开铺垫。此处虽然没有写道离别,也没有刻画离别,但却从一个“乍”字,就凸显出了离别的伤感。

  “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伤感蔓延开来,离别便顺理成章地牵引出来,夕阳西下,在树梢上的太阳,更显得日落西山的迷茫。而后面一句, 则是直接描写柳条变得枯黄,柳叶凋零,柳絮早已化作浮萍随风而逝,秋天真的到来了。“絮已为萍风卷叶,空凄切。”纳兰兀自悲切,感伤这季节的无情和人世间无情的变更。

  而到了下片,纳兰却表现出一种温情脉脉的情绪来,他轻柔地写道“长条莫轻折。”不要轻易地折断柳条诉说离别,离别虽有遗憾,但只要不告别,内心便依然充满温情。而后一句“苏小恨,倩他说。”则是在写一代名 妓苏小小。苏小小的爱情故事凄婉动人,离别是这个故事的主题,纳兰用苏小小的典故写出自己的惆怅与伤感,他达到了托物抒怀、借景言情的目的。

  而后的两句,自然也是围绕离别而写:“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湔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词写到这里,颇有几分柳永的风范,但纳兰更显得干脆,既然红桥之上,离别已经无法挽回,那么就干脆道别了吧。就让自己与这晓风残月,独自相守,为离去的人祝福。这首词写出了词人悲凉的心境。

  该词咏秋初之柳,作为咏柳之作,纳兰以写景开始,以抒情终结。苍凉的景色中透露内心的悲凉。在万物调零的秋天,词人在一片美景中悲哀地感伤,整首词的情致极为凄婉,是首上乘之作。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 ► 314篇诗文 ► 1119条名句

猜您喜欢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范仲淹 〔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夏日绝句二首·其二

姚鼐姚鼐 〔清代〕

墙头高树绿云天,谢尽馀花未噪蝉。
掩卷看阴移午后,数声啼鸟在风前。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李白李白 〔唐代〕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