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诗词取名

杜甫杜甫 〔唐代〕

西山1白雪2三城34,南浦5清江6万里78

1.西山:西山用作人名喻指福泰康宁、出类拔萃之意。2.白雪:白雪用作人名喻指心地善良、谦谦君子之意。3.三城:三城用作人名喻指意志坚定、永不放弃、深思熟虑之意。

4.:戍字含义为戍御、戍守、戍歌、驻守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勇往直前、赤子之心之意;

5.南浦:南浦用作人名喻指意气激昂、财源广进、前程似锦之意。

6.清江:清江用作人名喻指知书达理、大雅君子、海纳百川之意。

7.万里:万里用作人名喻指鹏程万里、行成于思之意。

8.:桥字含义为大桥、廉政、光明、桥梁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中流砥柱、刚正不阿之意;

1内风尘2诸弟3隔,天涯4涕泪一5身遥6

1.:海字含义为海洋、博大、宽广、宏大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厚德载物、博览群书之意;

2.风尘:风尘用作人名喻指勤勤恳恳、心细如尘、雷厉风行之意。

3.:弟字含义为昆弟之好、兄弟、弟弟、如第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情投意合、情深似海之意;

4.天涯:天涯用作人名喻指举世无双、足智多谋之意。

5.:一字含义为一心、全部、所有、始终如一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忠贞不渝、专心致志之意;

6.:遥字含义为遥望、尊敬、飘遥缭绕、心向远方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敬仰尊重、光芒万丈之意;

惟将1迟暮2供多3病,未有45埃答圣朝6。(惟78:唯9)

1.惟将:惟将用作人名喻指意气风发、大将之风之意。

2.迟暮:迟暮用作人名喻指百年之业、从一而终、慢条斯理之意。

3.:多字含义为学识、财富、多才多艺、赞许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学识广博、多才多艺之意;

4.未有:未有用作人名喻指相融以沫、财源广进、专心致志之意。

5.:涓字含义为涓涓、涓细、涓涓细流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生生不息、上善若水之意;

6.圣朝:圣朝用作人名喻指深仁厚泽、乐观积极、古圣先贤之意。

7.:惟字含义为想念、愿望、惟独、思想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深思熟虑、行成于思之意;

8.:通字含义为博识、通达、显贵、全部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财运亨通、好运好命之意;

9.:唯字含义为顺应、志向、唯一、唯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独一无二、彬彬有礼之意;

跨马1出郊时极23,不4堪人5事日萧67

1.:马字含义为骏马、马姓、健壮、善跑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之意;

2.时极:时极用作人名喻指拔地参天、鸿运当头、登峰造极之意。

3.:目字含义为眼睛、目光、头目、目标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宏图大志、高瞻远瞩之意;

4.:不字含义为不偏不倚、不言而信、不凡、副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气宇轩昂、卓尔不群之意;

5.:人字含义为人豪、人和、人杰、人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名满天下、材德兼备之意;

6.日萧:日萧用作人名喻指光辉灿烂、顶天立地之意。

7.:条字含义为条畅、条昶、条理、条目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整齐有序、有条不紊之意;

创作背景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作于定居草堂的第二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山白雪皑皑重兵三城戍守,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因海内战争不息几个兄弟音讯阻隔,我流落天涯潸然泪下身心飘摇。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骑马来到郊外时放眼远眺,无法忍受人世间之事日渐萧条。

注释
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城,一作“年”,一作“奇”。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锦江。
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
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付托。
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日:一作“自”。

鉴赏

  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 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 1380篇诗文 ► 2196条名句

猜您喜欢

夜夜曲

沈约沈约 〔南北朝〕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喜迁莺·梅雨霁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桂州腊夜

戎昱戎昱 〔唐代〕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