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诗词取名

李好古 〔宋代〕

平沙1浅草23天长4。路5茫茫6,几兴7亡。昨夜波89,洗岸10骨如霜11。千古12英雄1314底事15,徒感慨16,谩悲凉17

1.平沙:平沙用作人名喻指善于理财、心平气和之意。2.浅草:浅草用作人名喻指独具匠心、创家立业、推陈出新之意。3.:接字含义为接力、接近、接受、继续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乐于助人、勇往直前之意;

4.天长:天长用作人名喻指豁达大度、举足轻重、思维辽阔之意。

5.:路字含义为途径、思绪、聪明、志向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面面俱到、深谋远虑之意;

6.:茫字含义为遥远、茫茫、浩大、遥远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心胸宽广、气势磅礴之意;

7.:兴字含义为兴隆、兴旺、高兴、兴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蒸蒸日上、家业兴旺之意;

8.夜波:夜波用作人名喻指孜孜不倦、众志成城之意。

9.:声字含义为美誉、声光、声芳、名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声名远播、名扬四海之意;

10.:岸字含义为高大、魁梧、伟岸、雄伟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顶天立地、高大威猛之意;

11.如霜:如霜用作人名喻指幸福美满、马到成功、高风亮节之意。

12.千古:千古用作人名喻指淡泊明志、返朴归真、积财万千之意。

13.英雄:英雄用作人名喻指壮志凌云、光明磊落、雄心勃勃之意。

14.:成字含义为达到、成就、成功、完成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马到成功、出类拔萃之意;

15.:事字含义为事业、故事、职业、从事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委以重任、深谋远虑之意;

16.:慨字含义为慨爽、慷慨、豪爽、正气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义薄云天、刚正不阿之意;

17.:凉字含义为凉爽、清凉、凉亭、谅解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抱诚守真、言而有信之意;

少年1有意2伏中34。馘名王5,扫沙6场。击楫中流7,曾记8泪沾9裳。欲10上治11安双12阙远13,空14怅望15,过维1617

1.少年:少年用作人名喻指意气奋发、福寿康宁之意。

2.有意:有意用作人名喻指财源广进、彬彬有礼、积极景区之意。

3.伏中:伏中用作人名喻指伏地圣人、忠肝义胆、伏鸾隐鹄之意。

4.:行字含义为能干、刚强、行星、队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游刃有余、锲而不舍之意;

5.名王:名王用作人名喻指德高望重、声名远播、万古长青之意。

6.:沙字含义为沙块、沙涩、沙哑、沙子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成熟稳重、善于理财之意;

7.中流:中流用作人名喻指励精图治、赤诚相待之意。

8.曾记:曾记用作人名喻指深铭肺腑、一心一意、心无旁骛之意。

9.:沾字含义为沾露、沾沐、沾渥、浸润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胸有成竹、安心定志之意;

10.:欲字含义为希望、需要、渴望、婉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敏而好学、志存高远之意;

11.上治:上治用作人名喻指朝气蓬勃、勇往直前之意。

12.安双:安双用作人名喻指安居乐业、福禄双收之意。

13.:远字含义为远方、远大、长久、深奥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深谋远虑、远见卓识之意;

14.:空字含义为放松、时空、包容、空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心旷神怡、回归自然之意;

15.:望字含义为名气、希望、愿望、威望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声名远播、德高望重之意;

16.过维:过维用作人名喻指深思熟虑、才智过人、出类拔萃之意。

17.:扬字含义为称颂、传播、向上、飘动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口碑载道、赞不绝口之意;

创作背景

  南宋时,金人多次攻入扬州,破坏之惨重,令人目不忍睹。李好古一直少年有大志,但无报国的机会。其《碎锦词》中就有好几首怀古伤今的词。这首词是作者路过扬州时,面对扬州屡遭破坏的历史事实,所写的伤感惆怅之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岸边的沙地、短草与天相接。前路茫茫,几度兴亡?波涛冲刷着岸边白色如霜的遗骨,仿佛述说着往日的沧桑。千古来,英雄的成就在那里,徒感慨、空悲凉。英雄少年要杀敌立功、扫荡沙场。
要学祖逖中流击楫,立誓报国,想陈述胸中治国计策,无奈皇宫遥远,无法到达。船过维扬,只有满怀惆怅,遥遥远望。

注释
平沙:这里指岸边平坦的沙地。梁何逊《慈姥矶》诗:“远岸平沙合。”浅草:短草。
茫茫:遥远貌。几:几度。
骨如霜:色自如霜的遗骨。
底事:何事。谩:徒然。
伏:制服。中行:指汉文帝的宦官中行说(Zhōngháng Yuè),后投降匈奴,力劝单于侵犯长安。此指南宋的投降派。
馘(音国):战时割下敌人的左耳以记功。名王:指金兵的统帅。
沙场:战场。
楫中流:用祖逖北伐的故事。
治安:指汉贾谊的《治安策》,内容是评议时政。双阙:本为宫殿前左右各一的高台。这里借指帝王上朝之处。
维扬:即扬州。

赏析

  李好古过维扬时写的这首《江城子》,此外,词人把自己不能“馘名王,扫沙场”(馘,杀敌后割取左耳以计功)的原因,归结为“欲上治安双阙远”(治安,贾谊曾作《治安策》评议的时政。双阙,指代朝廷),等于说兴亡的关键、维扬屡遭破坏的根子,都因为统治者不纳忠言。这种尖锐态度和批判精神,在同代词人中也是少见的。

  这首词在写法上注意了两个结合。一个是写景与抒情结合。词中写景的地方只有四句:“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即仅仅是沙、草、天、路。这些单调的景物,为读者展现了维扬劫后的荒凉。再说,作者又逐次为它们加上“平”“浅”“长”“茫茫”等修饰语,从而共同组成一幅辽远、凄迷的图画,正好象征着作者惆怅的心情。“昨夜波声”一句表面写波涛,背后却有一个在扬州的某一间屋子里听着波声久久不能入睡,想起无限往事的人儿。把这一句同“洗岸骨如霜”放在一起,夏承焘说:“ 两句写夜间听到波声拍岸,使人激奋而气节凛然。”(《唐宋词选注》)则景中之情就更为显著了。

  还有一个伤今与怀旧的结合。这首词目睹扬州破败景象,痛悼国家不幸,这是“今”;可是词篇中又有“几兴亡”一句,接下去还有“千古英雄成底事”,这是“旧”。有了历史旧事的陪衬,眼前的感慨变得越发深沉幽远;相反,由于当前维扬的变故,千年的兴亡也变得越发真切。同时这一句也奠定了下片的基调,暗示自己也像历史上的无数英雄一样,壮志难酬,只能“徒感慨,漫悲凉”。下半阕开头五句写自己少年时的志向。词人年轻时就有降服中行说(汉文帝时宦者,后投匈奴,成为汉朝的大患)和“馘名王,扫沙场”的雄心壮志,甚至象祖逖的样子,在中流击楫,立下报国誓言。这样,有千古、少年时、目前三个时间层次的结合,词篇抒情的背景就非常开阔,作者因国事而生的忧虑也就特别深广。(李济阻)

  这首词直接写到维扬的是前面五句和最末两句。前五句写见闻,结尾处点维扬,全词自然构成一个整体,中间的感慨部分则正好处在包孕之中,这样能使结构紧凑,抒情集中,应该是作者精心安排之作。

猜您喜欢

大德歌·夏

关汉卿关汉卿 〔元代〕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庆春宫·秋感

吴文英吴文英 〔宋代〕

残叶翻浓,余香栖苦,障风怨动秋声。云影摇寒,波尘销腻,翠房人去深扃。昼成凄黯,雁飞过、垂杨转青。阑干横暮,酥印痕香,玉腕谁凭?
菱花乍失娉婷。别岸围红,千艳倾城。重洗清杯,同追深夜,豆花寒落愁灯。近欢成梦,断云隔、巫山几层?偷相怜处,熏烬金篝,销瘦云英。

小重山·七夕病中

吕渭老 〔宋代〕

半夜灯残鼠上檠。上窗风动竹,月微明。梦魂偏记水西亭。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