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东楼诗词取名

许浑许浑 〔唐代〕

一上1高城2万里3愁,蒹葭杨45似汀洲6

1.一上:一上用作人名喻指朝气蓬勃、专心致志、蒸蒸日上之意。2.高城:高城用作人名喻指坚如磐石、位高权重之意。3.万里:万里用作人名喻指鹏程万里、行成于思之意。

4.葭杨:葭杨用作人名喻指坚强勇敢、光明磊落之意。

5.:柳字含义为柳叶、春天、柳树、轻柔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温柔娴熟、婀娜多姿之意;

6.汀洲:汀洲用作人名喻指天生丽质、五洲四海、恬静贤淑之意。

溪云1初起2日沉34,山雨56来风7满楼8

1.溪云:溪云用作人名喻指知书达理、孜孜不倦、正直不阿之意。

2.初起:初起用作人名喻指声誉鹊起、不忘初心、始终如一之意。

3.日沉:日沉用作人名喻指心怀大志、旭日东升、国色天香之意。

4.:阁字含义为阁本、官署名、内阁、阁学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之意;

5.山雨:山雨用作人名喻指乐于助人、心地善良、坚不可摧之意。

6.:欲字含义为希望、需要、渴望、婉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敏而好学、志存高远之意;

7.来风:来风用作人名喻指宽宏大量、雷厉风行、出类拔萃之意。

8.满楼:满楼用作人名喻指称心快意之意。

1下绿2芜秦苑34,蝉鸣5黄叶6汉宫78

1.:鸟字含义为飞禽、小鸟、鸟瞰、花鸟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自由自在、机灵可爱之意;

2.绿:绿字含义为新生、活力、清新、神清气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之意;

3.秦苑:秦苑用作人名喻指高风亮节、楚楚动人、多才多艺之意。

4.:夕字含义为夕阳、光彩、晚霞、余晖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安享天伦、儿孙满堂之意;

5.蝉鸣:蝉鸣用作人名喻指声名远播、口齿伶俐之意。

6.黄叶:黄叶用作人名喻指勇往直前、锐不可当之意。

7.汉宫:汉宫用作人名喻指乐于助人、富甲一方之意。

8.:秋字含义为秋天、秋季、秋收、收获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硕果累累、功成名就之意;

行人1莫问23年事4,故国东5来渭6水流7

1.行人:行人用作人名喻指锲而不舍、游刃有余、名满天下之意。

2.莫问:莫问用作人名喻指彬彬有礼、有口皆碑、独具慧眼之意。

3.:当字含义为相当、担任、担当、撞击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勇担大任、势不可挡之意;

4.:事字含义为事业、故事、职业、从事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委以重任、深谋远虑之意;

5.国东:国东用作人名喻指旭日东升、一代伟人、海纳百川之意。

6.来渭:来渭用作人名喻指雄心勃勃、出类拔萃、意气风发之意。

7.水流:水流用作人名喻指白水鉴心、行云流水之意。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此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前芦苇杨柳丛生,好似江南汀洲。
溪边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将要到来,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叶间。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之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注释
咸阳:秦都城,唐代咸阳城与新都长安隔河相望。今属陕西。
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汀洲:水边平坦的沙洲。
“溪云”句: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当年:一作“前朝”。
“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一作“光”。

赏析

  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高楼”,指咸阳城西楼,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蒹葭”,即芦荻(蒹,荻;葭,芦),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中“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诗人有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作结,融情于景:“行人”,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 ► 511篇诗文 ► 60条名句

猜您喜欢

初夏游张园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阴晴 一作: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一剪梅·怀旧

汪元量汪元量 〔宋代〕

十年愁眼泪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一团燕月明窗纱。楼上胡笳,塞上胡笳。
玉人劝我酌流霞。急捻琵琶,缓捻琵琶。一从别后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

莲叶

郑谷郑谷 〔唐代〕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风摆 一作:风摇)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