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水仙花

朱熹朱熹 〔宋代〕

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弱植晚兰荪,高标摧冰霜。
湘君谢遗褋,汉水羞捐珰。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肠。
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
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
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赋水仙花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是理学家朱熹赋物咏志之作,通过咏赞水仙花称颂刚贞不俗的节操。

  诗的开头四句是“兴”,诗人感叹严冬季节,百卉凋残,除却梅花严正地自励冰霜之操,以孤芳高格为人们清赏以外,又有水仙花开放在茅屋蓬窗之下,为冬风送来春天的信息。诗人以江梅和水仙对举,以见水仙花品格也很高。次四句写水仙花的形象:先写纷披敷荣的花叶,仿佛仙子用翠羽制成的披风;次写花朵温馨倩好,仿佛玉质天生的佳丽;再写这位仙子戴着黄色的花冠,亭亭玉立,淡雅天然,不管是仪容和装饰,都不愧凌波仙子的称号。“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诗人在另一首咏水仙花的诗中曾这样描写过,但这里所写更为形象。这四句是“比”。再四句写水仙花高洁的操守:“弱植愧兰荪”写其谦逊,水仙的植本柔弱,形态和兰花有相似之处,也各有其独特的芳香,诗人以一个“愧”字,表明水仙内心境界的皎洁谦虚,真是恰到好处。“高操摧冰雪”咏其刚贞。这句“摧冰雪”的意思是不为冰霜所摧,这就可以和梅花傲雪的情操比美。“湘君”、“汉水”两句表其矜持端庄:她不像湘水的女神,把内衣送给爱人来求爱;也不像汉水的游女,轻易地把珠珰赠送给邂逅相遇之人。她凌波微步,顾盼多姿。操守既高,形象也就更加完美。这四句兼用“赋”、“比”的手法。以上是第一大段。

  诗人在咏叹至此之后,以第二大段八句抒发自己的感想。这段前四句感叹世上庸俗的人,只知艳慕佳丽妖冶的美色,不知重视刚贞的节操。他们欲火如焚,热衷于冶容的浮艳,以至不少高洁的佳人、坚贞的烈女,往往为世俗所遗弃。在后四句中,作者举出《诗经·邶风·终风》诗中“静定”自守的女主人公,告诫人们对于这些卓然以高风亮节自誓的刚贞的女性,虽在千载之后,也还留下芳馨的典型,她们就像水仙花一样,不应被人们所忘记。

  纵观全诗,虽然是朱熹的一首以文载道的作品,但无腐气,堪称佳作。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 ► 1396篇诗文 ► 15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雨过山村

王建王建 〔唐代〕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西河

汪遵 〔唐代〕

花貌年年溺水滨,俗传河伯娶生人。
自从明宰投巫后,直至如今鬼不神。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