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五首·其三(注释)

秦观秦观 〔宋代〕

夹衣新著倦琴书,散策¹池塘返照初。
¹散策:策杖散步。

翠碧¹黄鹂相续去,荇丝²深处见游鱼。
¹翠碧:鸟名,其羽毛是翠碧色。²荇丝:即荇菜,一种多年生水草。

池塘: 蓄水的坑池,较小而浅。

深处: 很深的地方。

游鱼: 游动的鱼。

琴书: 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

相续: 相继;前后连接。

创作背景

  《春日五首》这组组诗是秦观于元祐年间(1086~1094年)在京师供职秘书省校对黄本书籍时所作。这组诗也并非同作于一朝或一夕,而是随时有感而发,信口吟出,随手拈来,同为春时所写,故曰“春日五首”。本首诗组诗中的第三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穿着新做成的夹衣,在春日有些困倦,懒得再弹琴看书,因春困而策杖散步在池塘周围,这时太阳才刚刚照到池面上,反射着光芒。
自己在池水周围散步,翠碧鸟和黄鹂受惊而起,相继飞去,自己只得低头观赏在荐丝深处穿来穿去的游鱼。

注释
散策:策杖散步。
翠碧:鸟名,其羽毛是翠碧色。
荇丝:即荇菜,一种多年生水草。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 686篇诗文 ► 353条名句

猜您喜欢

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苏轼苏轼 〔宋代〕

几共查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木奴何处避雌黄。
北客有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含滋嚼句齿牙香。

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苏轼苏轼 〔宋代〕

五月二十四日,会无咎之随斋。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渍白芙蓉,坐客翛然,无复有病暑意。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
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湖湘以竹车激水粳稻如云书此能

张孝祥张孝祥 〔宋代〕

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
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
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
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
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
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
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
余波及井臼,春玉饮酡乳。
江吴夸七蹋,足茧腰背偻。
此乐殊未知,吾归当教汝。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