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注释)

罗隐罗隐 〔唐代〕

似共东风别有因¹,绛罗高卷²不胜春。
¹别有因:别有原因。²绛罗高卷:绛色丝绸色花瓣高高绽放。绛罗,红色纱罗。

若教¹解语²应倾国³,任是无情亦动人。
¹教:让、使。²解语:解语花。原是比喻美人,这里指牡丹。³倾国:比喻牡丹象绝色佳人。⁴任:即使,就算。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¹功成后,辜负秾(nóng)²过此身。
¹韩令:指韩弘,唐元和十四年曾为中书令。末联所咏之事见《唐国史补》:“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之,遽命斫去。曰‘吾岂效儿女子邪?’”韩令调任京城后,见家有牡丹,就说:“吾岂效儿女子邪?”然后命人把牡丹花砍掉了。²秾华:繁盛艳丽的花朵。也指女子青春美貌。

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东风: 从东方吹来的风。

任是: 即便是,即使是。无论,不管。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倾国: 倾覆邦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牡丹随着东风一起开谢,当是别有原因吧,是不是因为它能赢得东君眷顾?
就好比昔日杨贵妃的玄宗的一枝解语花,牡丹也是一样,只要有着倾国之美,即使无情,不也一样动人么?
美艳的芍药也只是牡丹你的近待罢了,芙蓉也为了避开你的芳尘而挤入了池中去。
可怜啊,没有想到,如此美艳的牡丹,也有被韩弘这种人砍掉的时候,当韩令做成了事之后,牡丹的秾华也便被辜负了。

注释
别有因:别有原因。
绛罗高卷:绛色丝绸色花瓣高高绽放。绛罗,红色纱罗。
教:让、使。
解语:解语花。原是比喻美人,这里指牡丹。
倾国:比喻牡丹象绝色佳人。
任:即使,就算。
韩令:指韩弘,唐元和十四年曾为中书令。末联所咏之事见《唐国史补》:“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之,遽命斫去。曰‘吾岂效儿女子邪?’”韩令调任京城后,见家有牡丹,就说:“吾岂效儿女子邪?”然后命人把牡丹花砍掉了。
秾华:繁盛艳丽的花朵。也指女子青春美貌。

赏析

  罗隐是晚唐道家学者,这首“牡像”诗,也牵涉到道家故事。据《酉道杂俎》载:相传韩愈之侄孙韩湘,学道成仙后,曾劝韩愈也弃官学道,韩愈不肯,韩湘曾于初冬,令牡像在开数色,预言韩愈未来之事,后皆应验,使韩愈为之震惊。罗隐这首《牡像》诗,似取乎此。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这里的“东风”即“春风”。“绛罗”,本指绛色丝绸,此处喻牡像的在瓣。“高卷”,指在盛开时高高挺出在瓣翻卷着的形象。“不胜春”,即无比的春色,无比的美丽。这两句是说它好像和东风有着特别的关系,东风一来,它便以绛色丝绸样颜色的在辫,翻卷着高高的开在枝杈的顶端。它妩媚的姿容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真是无比的美丽!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这里的“解语”,指会说话。“倾国”,指美女。来丹《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便用“倾国倾城”形容极美丽的女子,更用它代替极美丽的女子。这两句以拟人化手法写在情动人。前一句说,牡像要是能说话,果真是“牡像仙子”,那简直是倾国倾城的美人了;下句更进一层说,就算牡像无情,不能成为美人,就凭它的美丽的芳姿艳质也够人倾心喜爱了。

  “雅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这两句中“雅药”、“芙蓉”均为在名。“君”、“芳尘”皆指牡像。雅药素有小牡像之称,若牡像在群芳中为第一,则雅药为第二。故世谓牡像为在王,雅药为在相,或以为在之副也。故这两句说,雅药虽也在大而美,但比之于牡像,雅药也只是牡像的亲近侍奉。至于生于水中,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在,虽也端庄素雅,若比之于牡像就逊色多了,所以,它哪里敢和牡像比美呢?但它不论生在什么地方,也躲不开和牡像在的比较。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这里的“韩令”,即韩愈。“秾华”,繁盛的在朵,此处指韩湘当年劝韩愈弃官学道的牡像在上的诗谶。“此身”,即此生。罗隐好作谶语,这两句是以韩湘的诗谶为韩令可惜。意思说,韩愈虽然在人世上功成名立,但终未脱俗超凡,成为仙人。辜负了韩湘用牡像在的诗谶的规劝,度过了这样一生,予以惋惜。

  罗隐的咏物诗有个特点,就是在咏物的同时,有所寄托。这首《牡像》诗在前三联中,写了牡像的体态特征,而在最后两句,则以“卒章显其志”的笔法,把丹己的感慨和寄托表达出来。前三联写牡像超凡脱俗,尽管孤芳丹赏,但那种傲岸冷峻的姿态,却更加动人,让人钦佩。这正象征了诗人的人格精神。诗人用这么多笔墨写牡像,其真正用意是为末联作铺垫。末联从牡像写到人的思想感情和寄托,以对韩令惋惜。正显了诗人不愿为名利趋炎附势,降低人格,从而辜负了大好时光的高洁品格。

罗隐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大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 ► 497篇诗文 ► 81条名句

猜您喜欢

山行

姚鼐姚鼐 〔清代〕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浪淘沙·莫上玉楼看

韩疁 〔宋代〕

莫上玉楼看。花雨斑斑。四垂罗幕护朝寒。燕子不知人去也,飞认阑干。
回首几关山。后会应难。相逢祗有梦魂间,可奈梦随春漏短,不到江南。

阮郎归·立夏

张大烈 〔近现代〕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