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诗词取名

陆游陆游 〔宋代〕

1到边城2角声3哀,烽火4照高56。悲歌7击筑8,凭9高酹酒,此兴悠10哉。

1.:秋字含义为秋天、秋季、秋收、收获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硕果累累、功成名就之意;2.边城:边城用作人名喻指坚如磐石、坚定不移之意。3.:声字含义为美誉、声光、声芳、名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声名远播、名扬四海之意;

4.烽火:烽火用作人名喻指勇猛刚强、慷慨激昂、光辉灿烂之意。

5.照高:照高用作人名喻指声名远播、位高权重之意。

6.:台字含义为台湾、建筑、敬辞、案子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顶天立地、高大帅气之意;

7.:歌字含义为歌声、奏乐、歌唱、情歌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能歌善舞、活泼大方之意;

8.:筑字含义为建筑、建造、拾取、筑造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进德修业、丰功伟绩之意;

9.:凭字含义为文凭、依凭、凭借、证书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实事求是、精诚团结之意;

10.兴悠:兴悠用作人名喻指家业兴旺、神闲气定、悠然自得之意。

多情1谁似2南山34,特地5暮云67。灞桥烟89,曲江1011馆,应12待人来13

1.多情:多情用作人名喻指多才多艺、财源广进、深情厚谊之意。

2.:似字含义为相似、超过、近似、胜似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技艺超群、拔萃出群之意;

3.南山:南山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一帆风顺、温柔知性之意。

4.:月字含义为月琴、月光、月色、月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出尘脱俗、美轮美奂之意;

5.特地:特地用作人名喻指才华横溢、海纳百川、硕果累累之意。

6.暮云:暮云用作人名喻指知书达理、正直不阿之意。

7.:开字含义为起始、发展、设置、沸腾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慷慨激昂、兴旺发达之意;

8.桥烟:桥烟用作人名喻指高超玄妙、气势旺盛、华丽之意。

9.:柳字含义为柳叶、春天、柳树、轻柔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温柔娴熟、婀娜多姿之意;

10.曲江:曲江用作人名喻指楚楚动人、出谷黄莺、抱负不凡之意。

11.:池字含义为池子、池水、非池中物、天池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眉目清秀、温柔如水之意;

12.:应字含义为通达、洞明、善良、温柔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慨然应允、彬彬有礼之意;

13.人来:人来用作人名喻指温文尔雅、聪明正直之意。

创作背景

  1172年(孝宗乾道八年),陆游四十八岁。他接受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来到南郑,担任四川宣抚使公署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参加了9个月的从军生活。南郑是当时抗金的前线,王炎是抗金的重要人物,主宾意气十分相投。高兴亭,在南郑内城的西北,正对南山。凭高远望,写下这首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
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注释
秋波媚: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高兴亭:亭名,在南郑(今属陕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长安南山。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任上。
角声:行军打仗用的鼓角之声。
烽火:古代边防措施,于高峰处建台,镇守士卒于敌炬,白昼举烟,夜间置火,警视军民作好防御和迎敌准备。后又有每日处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高台:本处指高兴亭。
筑:古代的一中弦乐器。
酹(lèi)酒: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
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唐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为唐代长安名胜。
曲江:池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为唐代以来的游览胜地。
应:应该。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

赏析

  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表达无疑。7月16日夜晚,长安南山头,诗人登高远望,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

  词的上片写秋天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满悲哀,首句一个“哀”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和悲哀。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整首词由“哀”到“兴”,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壮志。

  从角声烽火写起,烽火指平安火,高台指高兴亭。《唐六典》说:“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平安火至”。又《感旧》自注:“平安火并南山来,至山南城下。”又《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云不隔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都可以和这首词句互证。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从而让读者体会到上面所写的角声之哀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哀愁的低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物色的南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这里,也点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南郑以东的长安南山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应,应该。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

  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作者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 ► 10456篇诗文 ► 706条名句

猜您喜欢

山行

杜牧杜牧 〔唐代〕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 一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咏牡丹

王溥王溥 〔宋代〕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 〔近现代〕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