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诗词取名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塞上1秋风2鼓角,城头3落日4旌旗5。少年6鞍马适7相宜8。从军910,莫问1112从谁。

1.塞上:塞上用作人名喻指勇往直前、蒸蒸日上之意。2.秋风:秋风用作人名喻指五谷丰登、硕果累累之意。3.城头:城头用作人名喻指思维灵活、才华出众之意。

4.落日:落日用作人名喻指心胸宽广、心怀大志、旭日东升之意。

5.旌旗:旌旗用作人名喻指载誉而归、誉不绝口之意。

6.少年:少年用作人名喻指意气奋发、福寿康宁之意。

7.马适:马适用作人名喻指精力充沛、身强力壮、称心快意之意。

8.相宜:相宜用作人名喻指长相出众、前程远大、应天顺人之意。

9.从军:从军用作人名喻指坚韧不拔、行成于思之意。

10.:乐字含义为和谐、善良、爽朗、欢喜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乐于助人、辛福美满之意;

11.莫问:莫问用作人名喻指彬彬有礼、有口皆碑、独具慧眼之意。

12.:所字含义为适宜、处所、地方、接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人心所向、尽其所能之意;

1骑才通2蓟北3,先声4已动56西。归7期犹及8柳依910。春闺1112,红袖1314须啼。

1.:候字含义为等待、看望、征兆、时节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如意吉祥、独具慧眼之意;

2.才通:才通用作人名喻指好运好命、财运亨通之意。

3.:北字含义为北边、志向、开阔、包容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心胸宽广、励精图治之意;

4.先声:先声用作人名喻指敢为人先、丰功伟业、出类拔萃之意。

5.已动:已动用作人名喻指分秒必争、指日可待、惜时如金之意。

6.:辽字含义为遥远、辽阔、辽歌、辽河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胸襟宽广、雄心勃勃之意;

7.:归字含义为回到、聚拢、依附、并入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幸福如意、婚姻甜蜜之意;

8.:及字含义为及时、及第、抓住、普及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积极向上、敢于拼搏之意;

9.柳依:柳依用作人名喻指小鸟依人、婀娜多姿、善良温顺之意。

10.:依字含义为依恋、依靠、依赖、顺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小鸟依人、善良温顺之意;

11.春闺:春闺用作人名喻指年轻活泼、积极向上、朝气蓬勃之意。

12.:月字含义为月琴、月光、月色、月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出尘脱俗、美轮美奂之意;

13.红袖:红袖用作人名喻指多才多艺、吉祥如意之意。

14.:不字含义为不偏不倚、不言而信、不凡、副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气宇轩昂、卓尔不群之意;

创作背景

  该词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说法:一据龙德寿《元好问萨都剌集》这首词是作者于贞祐丙子(1216)为避兵南渡之后而作。一据唐圭璋《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词人在战乱避难时从三乡(今河南宜阳三乡镇)移家登封嵩山,此词是初到时所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军队中的鼓声、角声在秋风中作响,城头上的旗帜在夕阳的照耀下缓缓地飘动。 少年应当从军,身跨战马,驰骋边关。只要能够从军驰骋就十分快乐,并不要在乎由谁来带兵。
侦察的骑兵才通过蓟北,而部队的威名已震动辽西。等打完仗,回到故乡时,仍是杨柳依依的春天,时间不会太长。 征人连战连胜,可以很快凯旋,闺中人不必因相思而流泪。

注释
江月晃重山:词牌名。《词律》云:用《西江月》、《小重山》串合,故名《江月晃重山》。此词每阙上三句为《西江月》体,下二句用《小重山》体。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嵩(sōng)山:古称“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县北。金宣宗兴定三年(1218),元好问因避战乱从三乡(河南省宜阳三乡镇)移家登封嵩山。
”从军”二句:化用王粲《从军》诗:”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候骑(jì):侦察的骑兵。
蓟(jì)北:蓟州之北,汉唐塞北之地。
辽西:今辽宁辽河以西地区。
春闺(guī):春日的闺阁。
红袖(xiù):代指佳人。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从军之乐的短歌。起首二句先写边塞的环境,边塞之了,秋风萧瑟,送来鼓角的悲鸣,城头旌旗飘扬,落日沉沉,开篇先展示了一幅苍凉悲壮的边塞图景,交代时间、地点并点明了军旅生活,两句呈现六种意象,组合成一个典型的塞了风光和军营景象,作为人物的背景。“少年队三句,推出主人公,一位潇洒威武的少年,身跨战马,驰骋边关,在词人眼中,这热血少年的飒爽英姿和这粗犷壮美的边塞相辉相映,少年点缀了边塞的雄阔,边塞衬托了少年的英武。他们充满了报国热情,洋溢着青春的浪漫气息,只要能够从军驰骋就十分快乐,并不想知道由谁来带兵。三句表现了少年战士的爱国激情。

  下片极写从军之乐。“侯骑队二句,清快跳脱,意谓侦察的骑兵才通过蓟北,而部队的威名已震动辽西。“才队和“已队二字互相呼应,表现了边塞部队威名远扬,使敌人望风而逃的气势。紧接着他乐观自信地说“归期犹得柳依依队,打败了敌人胜利凯旋,还赶得了杨柳依依的春天,还可欣赏春天的美景。从时间了照应了片“秋风队,秋天出征,春天凯旋,部队的战斗力之强显而易见。最后以“春闺月,红袖不须啼队作结。在春暖花开之时,那守在闺中的红袖佳人盼回了丈夫,也就不必为思夫念远而悲啼了。结尾一反从前闺妇思亲的哀怨之情,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与期盼。

  全词襟怀开阔,意气风发,自始至终洋溢着报国从军,积极乐观的豪迈之情,给人以鼓舞和向了的力量。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 ► 929篇诗文 ► 337条名句

猜您喜欢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李白 〔唐代〕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 一作:一万)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病起书怀

陆游陆游 〔宋代〕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送别诗

佚名佚名 〔隋代〕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