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食诗词取名
饥来1驱我去,不知2竟何3之4。
4.之:之字含义为持之以恒、赤子之心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持之以恒、善良温婉之意;
行1行至2斯里3,叩门4拙言辞5。
1.行:行字含义为能干、刚强、行星、队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游刃有余、锲而不舍之意;
2.行至:行至用作人名喻指雷厉风行、功勋卓著、游刃有余之意。
3.斯里:斯里用作人名喻指仪表堂堂、谦谦君子之意。
4.门:门字含义为进出口、双扇门、期望、门庭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鲤跃龙门、望子成龙之意;
5.言辞:言辞用作人名喻指远见卓识、文思敏捷、言而有信之意。
主人1解余2意3,遗赠4岂虚5来。
1.主人:主人用作人名喻指聪明正直、名满天下、举足轻重之意。
2.解余:解余用作人名喻指言之有理、福泽绵绵之意。
3.意:意字含义为志向、胸怀、心志、心意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深谋远虑、积极景区之意;
4.赠:赠字含义为赠贻、赠送、给予、送给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乐善好施、心怀宽广之意;
5.虚:虚字含义为虚己、虚怀、虚碧、谦虚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虚怀若谷、淡泊明志之意;
谈1谐终日夕2,觞至3辄倾杯4。
1.谈:谈字含义为畅谈、雅谈、美谈、融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交口称赞、口齿伶俐之意;
2.日夕:日夕用作人名喻指福泰康宁、心怀大志、旭日东升之意。
3.至:至字含义为至至、至贤、至才、至高无上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功成名就、功勋卓著之意;
4.杯:杯字含义为杯茗、器皿、奖杯、夺杯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金榜题名、超群拔萃之意;
情欣1新知2欢3,言咏4遂5赋诗6。
1.情欣:情欣用作人名喻指繁荣兴旺、恩高义厚之意。
2.新知:新知用作人名喻指博古通今、清新俊逸、聪明伶俐之意。
3.欢:欢字含义为欢乐、欢喜、高兴、喜爱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喜笑颜开、乐观开朗之意;
4.言咏:言咏用作人名喻指颂德咏功、言而有信之意。
5.遂:遂字含义为圆满、完成、成功、已成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如意称心、马到成功之意;
6.赋诗:赋诗用作人名喻指妙笔生花、文才不凡之意。
感子漂1母惠2,愧我非韩3才4。
1.子漂:子漂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花开富贵之意。
2.惠:惠字含义为仁爱、宽厚、柔顺、贤惠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贤良淑德、宅心仁厚之意;
3.非韩:非韩用作人名喻指栋梁之材、治国安邦之意。
4.才:才字含义为才力、人才、才华、能力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八斗之才、财源广进之意;
衔1戢知何2谢3,冥报以4相贻5。
1.衔:衔字含义为怀有、头衔、衔耀、接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出类拔萃、功勋卓著之意;
2.知何:知何用作人名喻指品貌非凡、积极进取、深明大义之意。
3.谢:谢字含义为感激、答谢、告知、诚信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彬彬有礼、饮水思源之意;
4.报以:报以用作人名喻指饮水思源、抱负不凡、以德报德之意。
5.相贻:相贻用作人名喻指才智高深、财源滚滚、长相出众之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说此诗作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陶渊明六十二岁,诗人根据乞食的真实经历,写下此诗。一说此诗作于陶渊明青年时期,大约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陶渊明二十一岁,与朋友聚会,饮酒赋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饥饿驱我出门去,不知究竟去哪里。
前行来到此村落,敲门却难致词语。
主人理解我心意,慷慨相赠来不虚。
畅谈终日话投机,斟酒即饮不客气。
新交好友心欢畅,即席赋诗表情意。
感你恩深似漂母,无韩信才我心愧。
牢记胸中如何谢,死后报答君恩惠。
注释
驱我去:逼迫我走出家门。
竟:究竟。何之:往何处去。之:往。
斯:这。里:居民聚居的地方,指村里。
拙言辞:拙于言辞,不知该怎么说才好。这里表现一种羞于启齿、欲言又止的复杂心理活动。
解余意:理解我的来意。
遗(wèi):赠送。岂虚来:哪能让你(指诗人)白跑一趟。
谈谐:彼此谈话投机。
觞(shāng)至辄(zhé)倾杯:每次进酒总是一饮而尽。觞:进酒劝饮。辄:就,总是。
新知:新交的朋友。
言咏:吟咏。
感:感激。子:对人的尊称。漂母惠:像漂母那样的恩惠。漂母,在水边洗衣服的妇女。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当年韩信在城下钓鱼,有位漂母怜他饥饿,给他饭吃,韩信发誓日后报答此恩。后来韩信帮助刘邦灭了项羽,被封为楚王,果然派人找到那位漂母,赠以千金。
非韩才:没有韩信的才能。
衔戢(jí):谓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衔:马勒于口,勒不会掉落,意为永远不忘。戢:收藏。
冥报:谓死后在幽冥中报答,这是古人表示日后重报的说法,非关迷信与否。冥:幽暗,死者神魂所居。贻:赠送。
赏析
《乞食》一诗,是陶渊明躬耕生涯之一侧面写照,至为真实,亦至为感人。这首诗不仅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陶渊明晚年贫困生活的一个侧面,而且也真实地反映出陶渊明朴拙真率的个性。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渊明归耕之后,备尝农民之艰辛,尤其是饥饿。《有会而作》云:“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饮酒》第十六首云:“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皆可印证。起二句直写出为饥饿所逼迫,不得不去乞食的痛苦情形和惶遽心态,诗人自己也不知该往何处去才是。“竟”之一字,透露出反覆的思忖,既见得当时农村之凋敝,有粮之家太少,告贷几乎无门;亦见得诗人对于所求之人,终究有所选择。渊明乃固穷之士。萧统《陶渊明传》载江州刺史檀道济“馈以粱肉,(渊明)麾之而去”,就是一好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走啊走啊,不期然地走到了那一处墟里。由此可见,虽然“不知竟何之”,但下意识中,终究还是有其人的。此人当然应是一可求之人。尽管如此,敲开门后,自己还是口讷辞拙,不知所云。乞食,对于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毕竟是难于启齿的呵。“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主人见渊明此时的饥色和窘样,他全明白了,立刻拿出粮食相赠,诗人果然不虚此行。多么好的人呵!诗情至此,由痛苦惶遽转变、提升为欣慰感激。“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主人不仅急人之难,而且善体人情。他殷勤挽留诗人坐下相谈,两人谈得投机,不觉到了黄昏,饭已经做好了,便摆出了酒菜。诗人已经无拘无束了,端起酒杯便开怀畅饮。渊明爱酒。“倾”之一字,下得痛快,这才是渊明“质性自然”之本色呵。“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诗人为有这位新交而真心欢喜,谈得高兴,于是赋诗相赠。从“新知”二字,可见主人与诗人尚是新交,但诗人心知其人亦是一雅士,所以才“行行至斯里。”下面四句,正面表达感激之情,是全诗的主要意旨。“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絮),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后来韩信在刘邦部下立大功,封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诗人借用此一典故,对主人说,感激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惭愧的是我无韩信之才能,难以报答于您。“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您的恩惠我永远珍藏在心里,今生不知如何能够答谢,只有死后我在冥冥之中,再来报答于您。中国古代有“冥报”的说法,如“结草衔环”的故事便是。“冥报”之语,表达的是至深至高的感激之忱。“冥报”之是否可能,虽可不论,但此种感激之忱,则至为珍贵。
此诗的启示意义,超越了乞食一事。全幅诗篇语言平淡无华,却蕴发着人性美丽的光辉。主人急人之难,诗人感恩图报,皆至性真情,自然呈露,光彩照人。这是两种高尚人格的对面与相照。急人之难,施恩不图报;受恩必报,饮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中国民族精神中的传统美德。诗中映现的两种人格,深受传统美德的煦育,亦是传统美德的体现。
猜您喜欢
载见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