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九日诗词取名

王勃王勃 〔唐代〕

九月1九日2望乡34,他席5他乡6送客7杯。

1.九月:九月用作人名喻指栋梁之材、功高盖世、出尘脱俗之意。2.九日:九日用作人名喻指栋梁之材、旭日东升、功高盖世之意。3.望乡:望乡用作人名喻指反哺归真、拨云睹日之意。

4.:台字含义为台湾、建筑、敬辞、案子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顶天立地、高大帅气之意;

5.:席字含义为座位、依仗、席卷、出席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之意;

6.:乡字含义为乡村、乡镇、家乡、乡土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反哺归真、与世无争之意;

7.:客字含义为诗客、客观、豪客、客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彬彬有礼、受人尊重之意;

人情12厌南中3苦,鸿雁4那从5北地67

1.人情:人情用作人名喻指恩高义厚、材德兼备、名满天下之意。

2.:已字含义为已经、后来、过去、不久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分秒必争、惜时如金之意;

3.南中:南中用作人名喻指忠肝义胆、朝气蓬勃之意。

4.鸿雁:鸿雁用作人名喻指锦绣前程、展翅高飞之意。

5.那从:那从用作人名喻指行成于思、温顺乖巧、陶情适性之意。

6.北地:北地用作人名喻指权略善战之意。

7.:来字含义为衬字、未来、文雅、前途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温文尔雅、出类拔萃之意;

创作背景

  王勃一生遭遇坎坷,经常离家为宦漫游,因此怀乡送别诗是王勃诗中最常见的一类题材。公元670年(咸亨元年)重阳节,客居西蜀的王勃与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遥望故乡。时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诗人浓郁的乡愁,于是作了这首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注释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乡:异乡。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那:为何。
北地:北方。

赏析

  这首诗前二句以“望乡台”、“送客杯”作对仗,用他乡送客来衬衬诗中人思乡的情怀;后二句用呼告语作咏叹,从北其南飞着想,反衬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乡的苦闷。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客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其那从北地来。”北其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其,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平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衬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的确,这一问虽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客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句多端,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初唐时客句发展缓慢,其表现方式大体上沿袭汉魏和南朝传统。而王勃的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客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诗人在诗中还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调,以虚词递进的句式做结语,对客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 ► 95篇诗文 ► 209条名句

猜您喜欢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杜甫 〔唐代〕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忆秦娥·用太白韵

李之仪李之仪 〔宋代〕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济州过赵叟家宴

王维王维 〔唐代〕

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
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馀。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
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
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