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秋思四首·其二诗词取名

黄景仁黄景仁 〔清代〕

四年1书剑2滞燕京3,更4值秋来56感并7

1.四年:四年用作人名喻指心怀大志、高瞻远瞩之意。2.书剑:书剑用作人名喻指博古通今、顶天立地之意。3.燕京:燕京用作人名喻指平安喜乐、机灵可爱、委以重任之意。

4.:更字含义为更加、愈加、更改、更换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扭转乾坤、刮目相看之意;

5.秋来:秋来用作人名喻指温文尔雅、出类拔萃、五谷丰登之意。

6.:百字含义为很多、数名、优秀、百炼成钢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百折不挠、出类拔萃之意;

7.:并字含义为并臻、并力、并举、全部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和和美美、精诚团结之意;

1上何2人延34隗?市5中无67访荆89

1.:台字含义为台湾、建筑、敬辞、案子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顶天立地、高大帅气之意;

2.上何:上何用作人名喻指蒸蒸日上、品貌非凡之意。

3.人延:人延用作人名喻指材德兼备、雄心壮志、聪明正直之意。

4.:郭字含义为城墙、坚定、进取、自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高掌远跖、与时俱进之意;

5.:市字含义为买进、买卖、交易、市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广结良缘、春风得意之意;

6.中无:中无用作人名喻指心无旁骛、赤子之心之意。

7.:处字含义为长处、益处、好处、果敢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当机立断、深思熟虑之意;

8.访荆:访荆用作人名喻指明察秋毫、古道热肠之意。

9.:卿字含义为卿相、爵位、官名、称谓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相融以沫、慈眉善目之意;

1浮万里2伤心色3,风4送千秋5变徵67

1.:云字含义为云中、云霄、云彩、云朵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志向高远、知书达理之意;

2.万里:万里用作人名喻指鹏程万里、行成于思之意。

3.心色:心色用作人名喻指才思敏捷、慈目善眉之意。

4.:风字含义为韵致、风度、气度、风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雷厉风行、宽宏大量之意;

5.千秋:千秋用作人名喻指硕果累累、功成名就、五谷丰登之意。

6.变徵:变徵用作人名喻指深思熟虑、灵活机敏之意。

7.:声字含义为美誉、声光、声芳、名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声名远播、名扬四海之意;

我自1欲歌歌2不得3,好寻4驺卒话5平生6

1.:自字含义为自强、自信、独立、勇敢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自信独立、坚强勇敢之意;

2.歌歌:歌歌用作人名喻指交口称赞、能歌善舞、活泼大方之意。

3.不得:不得用作人名喻指气宇轩昂、出类拔萃之意。

4.好寻:好寻用作人名喻指吉祥如意、敏而好学、精诚团结之意。

5.:话字含义为对话、话语、话剧、说话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侃侃而谈、仗义执言之意;

6.平生:平生用作人名喻指心平气和、生龙活虎之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四年间我携带书剑浪游四方,滞留在京城,再加上正值秋天,许有感慨一齐产生。
在幽州台上还有什么人延请郭隗?燕京市中已没有地方可以寻访荆卿。
万里浮云灰暗好象是伤心的颜色,秋风送来千年如一的悲壮之声。
我想自己歌而却而不出来,只好寻找贫贱之人共话平生。

注释
书剑:书籍与宝剑。二者皆古时文士随身之物。
滞:滞留。
燕京:北京。
并:一齐(产生)。
郭隗:《战国策·燕策》:“燕昭王收破燕,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荆卿:荆轲。《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者,卫人也。……燕人谓之荆卿。……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变徵声:《史记·刺客列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据此段文字,变徵之声当为悲壮使人泣下的乐声。
驺(zōu)卒:古时官衙中的隶役。

赏析

  首联“四年书剑滞燕京,更值新来百感并。”诗人说自己滞留燕京四年,虚耗了精力,空度了年华,尝遍了酸甜苦辣,时逢寒秋,更是百感交集,一桩桩往事涌上心头。“书剑”指代文士生涯。以书耀文,以剑显武,是古代儒生本色,是诗人的骄傲。“滞”是不通不畅之意,说明命运多艰,仕途蹇涩。此联上句突出诗人形象,下句“更”字使诗意推进一层,将感情强化,引出“百感”。秋来更增百感,源于“宋玉悲秋”。宋玉《九辩》开头就高唱“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此后,它就引发了许多诗人的生活感受和艺术联想,也成为诗歌创作的触媒。

  颔联“台上何人延郭隗,市中无处访荆卿。”承接上文“百感并”,写其所感。诗人在秋色触目,忧愁苦闷,百感交集之时,头脑中浮现出两个古人,一个是郭隗,一个是荆轲,他们都有过不同寻常的际遇《战国策》、《史记》均有燕昭王礼聘郭隗的记载。《史记·燕世家》:“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燕昭王为隗改筑宫而事之。”《文选》李善注还载有燕昭王于易水边建黄金台以招天下贤士的故事。两千年来,燕昭王成为礼贤下士的代表人物,郭隗成为文人学子羡慕向往的榜样。

  荆轲亦曾受燕太子丹特殊礼遇,同时他还有几位肝胆相照的朋友。《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者,卫人也。而之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卿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今云“市中无处访荆卿”,即伤心知己无从寻觅,又隐指像荆轲那样的际遇今己难逢。怀念郭隗,寻访荆卿,表明诗人企盼受到当权者的尊重和厚待,渴望找到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的知己。但是英主难逢,古贤远逝,徒令寒士唏嘘感喟而已。两句用典,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使其悲秋之情显得更为深沉厚重。

  颈联“浮云万里伤心色,风送千秋变徵声。”放眼远望,万里浮云呈现一片灰黯颜色。顷耳细听,飒飒秋风里传来千年回响的变徵悲音。上联主要是怀古,此联转入了伤今。诗句展现出北国秋色的壮阔景象,但在诗人眼中,它却是一片“伤心”颜色,他听到的却是一种“变徵”哀声。变徵声:变徵为古音阶之一。古人把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五声,又有变宫、变徵二声。变徵音色凄凉,宜于悲歌。“变徵声”与上联“访荆卿”照应。诗人在秋风中仿佛听到了变徵之声,一方面寄托对荆轲的向往和怀念之情,一方面从听觉上渲染心境的悲凉。旅京无托,志士失意,不免感到万物同悲,此融情入景也。

  尾联“我自欲歌歌不得,好寻驺卒话生平。”此尾联收束全篇。京都四年,怀才不遇,知己难寻,在萧飒秋风中,百感交集,憋闷郁结,欲以长歌排遣,却又意兴索然,心情颓丧,只好寻找身份低贱的仆夫隶役共话生平,一诉衷肠了。驺卒:官府服贱役的仆隶。南朝梁人谢几卿曾于闹市与驺卒对饮,为放纵不羁之士所激赏。作者此语既有失意于上层社会,欲到平民中寻觅知己的想法,又有放纵情怀,不计穷通得失的意味,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宽慰。前面两联“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此联徒然收回,强自压抑,另辟通途,便产生了沉郁顿挫、纵放自如、悠然意远的艺术效果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 ► 194篇诗文 ► 4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踏莎行·春暮

寇准寇准 〔宋代〕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

佚名佚名 〔宋代〕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碧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箫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近现代〕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