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狱咏蝉·并序诗词取名

骆宾王骆宾王 〔唐代〕

1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2槐数株3焉。虽生意可知4,同殷仲文之古5树;而听6讼斯在7,即周召8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9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10于曩时,将虫响11悲于前听12?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13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14;蜕其皮也,有仙都羽15化之灵姿16。候时而来,顺17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18,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19,不以20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21,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22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23畏人知。仆失路24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25,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26,怯危机之未安27。感而缀诗,贻28诸知己。庶情沿29物应,哀弱羽之30飘零; 道寄人31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32唱,南冠客思深33。(客34思深 一作:客思侵)

1.:余字含义为遗留、余晖、余音绕梁、富余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福泽绵绵、财源广进之意;2.有古:有古用作人名喻指抱朴含真、返朴归真之意。3.:株字含义为株柢、植株、株林、牵连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精诚团结、契而不舍之意;

4.可知:可知用作人名喻指深明大义、温婉可人、博古通今之意。

5.之古:之古用作人名喻指善良温婉、淡泊明志之意。

6.而听:而听用作人名喻指料事如神、生生不息、百事大吉之意。

7.斯在:斯在用作人名喻指温文尔雅、抱诚守真、应运而生之意。

8.周召:周召用作人名喻指一呼百应、高瞻远瞩之意。

9.秋蝉:秋蝉用作人名喻指声名远播、硕果累累之意。

10.心异:心异用作人名喻指不同凡响、众心捧月、出类拔萃之意。

11.:响字含义为声音、声响、响彻云霄、洪亮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声名远播、雷霆万钧之意;

12.:听字含义为听从、接受、治理、任凭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励精图治、料事如神之意;

13.洁其:洁其用作人名喻指舍我其谁、光明磊落、雷厉风行之意。

14.:行字含义为能干、刚强、行星、队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游刃有余、锲而不舍之意;

15.都羽:都羽用作人名喻指如意吉祥、美意延年、志向远大之意。

16.灵姿:灵姿用作人名喻指聪明伶俐、百样玲珑之意。

17.:顺字含义为服从、适合、整理、合理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风调雨顺、温和娴熟之意;

18.为变:为变用作人名喻指委以重任、见机行事、丰功伟绩之意。

19.斯开:斯开用作人名喻指兴旺发达、仪表堂堂之意。

20.不以:不以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志向高远、气宇轩昂之意。

21.自薄:自薄用作人名喻指坚强勇敢、自强不息之意。

22.树之:树之用作人名喻指持之以恒、光明磊落之意。

23.:清字含义为明白、公正、廉洁、清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知书达理、洁身自好之意;

24.:路字含义为途径、思绪、聪明、志向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面面俱到、深谋远虑之意;

25.:声字含义为美誉、声光、声芳、名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声名远播、名扬四海之意;

26.:影字含义为月影、清影、身影、射影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楚楚动人、婀娜多姿之意;

27.未安:未安用作人名喻指相融以沫、安居乐业、专心致志之意。

28.:贻字含义为赠给、贻赠、遗留、馈赠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丰衣足食、吉祥如意之意;

29.情沿:情沿用作人名喻指深情厚谊、有情有意之意。

30.羽之:羽之用作人名喻指功成名就、一飞冲天、志向远大之意。

31.:人字含义为人豪、人和、人杰、人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名满天下、材德兼备之意;

32.蝉声:蝉声用作人名喻指名扬四海、口齿伶俐之意。

33.:深字含义为深广、深蓝、深造、深仁厚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深情厚意、远见卓识之意;

34.:客字含义为诗客、客观、豪客、客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彬彬有礼、受人尊重之意;

1堪玄鬓影,来对2白头吟。(那堪3 一作:不堪)

1.:那字含义为美好、刹那、那样、那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志向高远、悠然自得之意;

2.:对字含义为正确、正常、回答、互相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一帆风顺、明辨是非之意;

3.:堪字含义为可以、能够、堪能、忍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能谋善断、运筹帷幄之意;

露重飞难进1,风多2响易沉。

1.:进字含义为移动、发展、收入、钱财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勇往直前、精进不休之意;

2.风多:风多用作人名喻指雷厉风行、财源广进之意。

无人信高洁1,谁为表予心?

1.:洁字含义为干净、廉明、高尚、品德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冰清玉洁、清正廉明之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678年(唐高宗仪凤三年)。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囚禁我的牢房的西墙外,是受案听讼的公堂,那里有数株古槐树。虽然能看出它们的勃勃生机,与东晋殷仲文所见到的槐树一样;但听讼公堂在此,像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树下断案一般。每到傍晚太阳光倾斜,秋蝉鸣唱,发出轻幽的声息,凄切悲凉超过先前所闻。难道是心情不同往昔,抑或是虫响比以前听到的更悲?唉呀,蝉声足以感动人,蝉的德行足以象征贤能。所以,它的清廉俭信,可说是禀承君子达人的崇高品德;它蜕皮之后,有羽化登上仙境的美妙身姿。等待时令而来,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季节变化,洞察隐居和活动的时机。有眼就瞪得大大的,不因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视;有翼能高飞却自甘澹泊,不因世俗浑浊而改变自己本质。在高树上临风吟唱,那姿态声韵真是天赐之美,饮用深秋天宇下的露水,洁身自好深怕为人所知。我的处境困忧,遭难被囚,即使不哀伤,也时时自怨,像树叶未曾凋零已经衰败。听到蝉鸣的声音,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已经上报;但看到螳螂欲捕鸣蝉的影子,我又担心自身危险尚未解除。触景生情,感受很深,写成一诗,赠送给各位知己。希望我的情景能应鸣蝉征兆,同情我像微小秋蝉般的飘零境遇,说出来让大家知道,怜悯我最后悲鸣的寂寞心情。这不算为正式文章,只不过聊以解忧而已。

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注释
曩时:前时。
将:抑或。
徽纆(mò):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蟪(huì)蛄(gū):一种比较小型的蝉。
缀诗:成诗。
西陆:指秋天。
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深:一作“侵”。
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那堪:一作“不堪”。
白头:这里指诗人自己。
露重:秋露浓重。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
响:指蝉声。沉:沉没,掩盖。
高洁:清高洁白。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是高洁之物。作者因以自喻。
予心:我的心。

赏析

  《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代表诗作。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意思是,秋天蝉声不断,引起了身陷囹圄的诗人的无限愁思。诗人触景生情,情因景生。情感从何而来,是因闻见了蝉声。该诗用起兴对起开篇,将蝉声与愁思对举,两相映照,下笔自然,工稳端庄。即是咏物,物必在先。首句咏蝉,次句写己。咏物非本意,借物抒情才是目的。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载:“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南冠:楚国的帽子,指代囚犯。在此指诗人自己。《左传·成公九年》载:“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挚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因楚国在南方,南冠一词,便由此而生。后人借来用以指囚犯。首联两句诗衔接自然,浑然天成。写蝉时,抓住两点:时间是秋,动作是唱;写人时,抓住三点:身份是囚犯,心理活动是愁思,愁思的程度是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承接首联,是隔句相承。第三句承接第一句继续写蝉,第四句承接第二句继续写己。不堪:承受不了。玄鬓:指蝉。古代妇女将鬓发梳为蝉翼之状,称之蝉鬓。这里以玄鬓称蝉。白头吟:乐府曲名。据《西京杂记》说,西汉时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对才女卓文君的爱情发生危机,卓文君作《白头吟》诗:“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终使司马相如回心转意,两情重归于好。“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的字面意思是,蝉凄切的悲声仿佛是在一遍遍吟唱卓文君的《白头吟》“凄凄重凄凄”,这声音真难以让人忍受。深层意思是,蝉啊,你不该对着我这鬓发苍白的牢狱之人唱你凄凉的歌。你的吟唱正好刺痛了我的内伤,正好引起了我的愁思。骆宾王巧借“白头吟”用来一语双关,加深了原意。首联写听觉,由蝉及人,闻蝉声而动客思;这一联写视觉,由己及蝉,观玄鬓而自悲伤。蝉是玄鬓,我却白头;我身陷囹圄,它来往自由;它倚树高唱,我独自哀愁。它如今的玄鬓,我过去也曾拥有,别看我现在白发满头!它如今的吟唱,我过去也曾练就,别看现在用铁锁锁紧了我的歌喉!蝉啊,你就是我的从前,你就是我的化身,我何时能脱去囚服像你一样蜕皮羽化,获取自由?这两句诗沉郁深婉,感人至深,令人叹惋。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诗人字字咏蝉,字字借蝉自况。“露重”、“风多”言环境险恶;“飞难进”言难以进取;“响易沉”言声音难以发出。蝉如此,我和它还会有什么两样?这两句诗至少有两层意思。表层意思是在咏蝉,深层意思是在借物抒怀。在这里,蝉即我,我即蝉。“露重”、“风多”又特指政治环境险恶;“飞难进”又特指诗人在人生仕途方面难以进取;“响易沉”更特指自己的言论难以发出。诗人结合自己的身世和处境,在选取意象方面十分精当,用露和风两种自然现象既适用于蝉,又适用于人。这里的露和风,一旦入诗,就不是普通的自然现象,而是注入了诗人的情感,由物象转化成了意象。所以,“露重”、“风多”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是咏蝉,处在不同环境的人所选的角度和立意皆不相同。初唐虞世南也有一首诗咏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身居高位,诗的字里行间迸发出的都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难见半缕愁绪。因冤狱而被投入大牢的骆宾王岂可跟虞世南同日而语。同是写露,在虞诗中用来供蝉饮,在骆诗中则因“露重”而“飞难进”;同是写风,在虞诗中不用借,因蝉已身居高位;在骆诗中则嫌“风多”,自己的声音难以发出。所以二人同咏一物,题材相同,时节相同,则立意迥异。

  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虽在将近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没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这句诗人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然而正如战国时楚屈原《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来替诗人雪冤。“卿须怜我我怜卿”,意谓: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好诗,不但要有诗眼,以放“灵光”,而且有时须作“龙吟”,以发“仙声”。对照杨炯的《从军行》与杜甫《蜀相》,两诗若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样的“龙吟”句殿后,直抒胸臆,剖献“诗心”,则全篇就木然无光了。此诗亦然,尾联诗人愤情冲天,勃发“龙吟”,喷出蕴蓄许久的真情:“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遂脱去了前三联罩裹诗句的“蝉身”,使人看到了作者洁纯无瑕的报国诚心,这颗诚心恰如其《序》所说,乃“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不以世俗更易秉性,宁饮坠露也要保持“韵姿”。正是这裂帛一问,才使《在狱咏蝉》成为唐诗的卓荦名篇,超然于初唐诸宫体艳诗之上。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 ► 133篇诗文 ► 12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行经华阴

崔颢崔颢 〔唐代〕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何 一作:无)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

晏几道晏几道 〔宋代〕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除夜雪

陆游陆游 〔宋代〕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