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赋诗词取名

苏辙苏辙 〔宋代〕

  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

  客见而1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2,赋刑于地。涵濡雨露,振3荡风气。春而4萌芽,夏而解驰。散柯布叶5,逮冬而遂。性刚洁而疏直6,姿婵娟以闲媚。涉寒暑之7徂变,傲冰雪之凌厉。均一8气于草木,嗟壤同而性异。信物生之自然9,虽造化其能10使。今子研青11松之煤,运脱兔之毫。睥睨墙堵,振洒缯绡。须臾而成12,郁乎萧骚。曲直横斜,秾纤庳高,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崇朝。子岂诚有道者13邪?”

  与可听然而笑曰:“夫子之所好者,道也14,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15之阳,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16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猗猗其长,森乎满谷。叶如翠羽,筠如17苍玉。淡乎自18持,凄兮欲滴。蝉鸣鸟噪,人响寂历。忽依风而长啸,眇掩冉以终日。笋含箨而将19坠,根得土而20横逸。绝涧谷而蔓延,散子孙乎千亿。至若藂薄之余,斤斧所施。山石荦埆,荆棘生之。蹇将抽而莫达,纷既折而犹持。气虽伤而益壮,身以病而增奇21。凄风号怒乎隙穴,飞雪凝22冱乎陂池。悲众木之无赖,虽百围而莫支。犹复苍然于23既寒之后,凛24乎无可怜之姿25。追松柏以自26偶,窃仁人之所为,此则竹27之所以为竹也28。始也,余见29而悦之;今也30,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31而兴,而修竹森然。虽天造之无朕,亦何32以异于兹焉?”

  客曰33:“盖予闻之:庖丁,解牛34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况夫夫子之托于斯35竹也,而予以36为有道者,则非耶?”

  与可曰:“唯唯!”

1.:而字含义为你的、而今、言而有信、肯定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生生不息、财运亨通之意;2.于天:于天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举世无双、百里挑一之意。3.:振字含义为奋起、兴起、振奋、振作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发奋图强、精神抖擞之意;

4.春而:春而用作人名喻指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之意。

5.:叶字含义为叶芽、叶子、叶和、协助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小巧玲珑、温文儒雅之意;

6.:直字含义为直爽、垂直、直言不讳、爽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光明磊落、刚正不阿之意;

7.:之字含义为持之以恒、赤子之心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持之以恒、善良温婉之意;

8.均一:均一用作人名喻指善始善终、合家欢乐之意。

9.自然:自然用作人名喻指有口皆碑、自信独立、坚强勇敢之意。

10.:能字含义为能贤、本领、才干、本事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能人雅士、委以重任之意;

11.研青:研青用作人名喻指温婉如玉、风华正茂之意。

12.而成:而成用作人名喻指生生不息、百事大吉、马到成功之意。

13.道者:道者用作人名喻指高风亮节、才能兼备、千里之志之意。

14.道也:道也用作人名喻指登峰造极、高风亮节之意。

15.崇山:崇山用作人名喻指高情远致、德厚流光、出类拔萃之意。

16.莫与:莫与用作人名喻指大将风范、乐善好施、与人为善之意。

17.筠如:筠如用作人名喻指蒸蒸日上、马到成功、幸福美满之意。

18.:自字含义为自强、自信、独立、勇敢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自信独立、坚强勇敢之意;

19.而将:而将用作人名喻指财运亨通之意。

20.土而:土而用作人名喻指财运亨通、厚德载物、生生不息之意。

21.:奇字含义为稀奇、奇怪、奇特、罕见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天赋异禀、聪明过人之意;

22.:凝字含义为凝厚、稳重、正直、沉稳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指始有终、全力以赴之意;

23.然于:然于用作人名喻指百里挑一、行成于思、知书达理之意。

24.:凛字含义为凛然、威风、正气、严肃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德高望重、位高权重之意;

25.姿:姿字含义为妩媚、美好、气质、形态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英姿飒爽、婀娜多姿之意;

26.以自:以自用作人名喻指自强不息、坚强勇敢、自信独立之意。

27.则竹:则竹用作人名喻指一代楷模、为人师表之意。

28.:也字含义为同样、忍让、并行、宽容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宽宏大度、虚怀若谷之意;

29.余见:余见用作人名喻指远见卓识、善解人意、通情达理之意。

30.今也:今也用作人名喻指万象更新、宽宏大度之意。

31.勃然:勃然用作人名喻指朝气蓬勃、有口皆碑之意。

32.亦何:亦何用作人名喻指含蓄婉转、不同凡响之意。

33.客曰:客曰用作人名喻指冰雪聪明、循循善诱、受人尊重之意。

34.解牛:解牛用作人名喻指入木三分、独具慧眼之意。

35.于斯:于斯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仪表堂堂、百里挑一之意。

36.:以字含义为时间、方位、目的、数量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志向高远、抱负不凡之意;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中国古代题画赋肇始于晋、唐,但多模山范水、毕肖人物的“形似”局限。至北宋苏轼、文同、米芾等人提出“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苏轼《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诗、书、画异迹而同体的观念,主张论画明理,体物写意,追求高标远韵的“神似”境界,于是使题画赋成为与题画诗相媲美的抒发自我心胸的文人赋。苏轼在《文与可画贫笃谷偃竹记》中提出“成竹在胸”和“身与竹化”的观点,其《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亦云:“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此赋或是作者为对此理论观点作一形象化诠释而创作,同时巧妙地赞美了文同高洁的人格和纯朴率真的节操,从而表自己的思想情趣和审美理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文同擅长画墨竹,画出的竹子看起来和真的一样,有竹之神韵。

  客人见到他画的竹子之后非常惊讶,说:“大自然赋予了竹子生命和形貌。竹子受到雨露滋润,存在于天地间。春天竹子开始萌芽生长,夏天竹笋就脱离竹壳,舒展为竹。等到叶子慢慢增多,到了冬天竹子就长成了。竹子性情刚直,长得姿态却娴雅妩媚。历经寒暑变化,笑傲面对冰雪严寒。草木所吸收的天地间浑然之气是一样的,嗟叹它们生长的土壤一样,但是性情却不一样。确实万物生长有其天然的本性,除了造物主谁能够驾驭的了?如今你却用松烟制成的墨,用兔毛制成的笔,漫不经心地看着作画的墙壁,然后在绢帛上尽情挥洒,不一会儿就画好了。竹子枝叶纷繁茂盛,极为传神,仿佛能听到风吹竹叶发出的声音。画出的竹子弯直横斜,粗细高低,形态各异。窃取了造物主的神妙构思,赋予画竹以蓬勃生机。你难道就是那得道的人吗?”

  文同听过了之后微笑着说:“我所追求的就是道,把这种追求寄予在竹子中了。我开始在高山的南面隐居,在竹林附近修建房屋,视听淡漠,对外界无牵挂。早晨和傍晚都和竹子在一起。在竹林间吃饭,在竹阴下睡觉休息。看到竹子形态体貌的变化很多。每当风住、雨停的时候,山林间空旷幽静,太阳出来,竹林就显得特别秀丽茂盛,布满了整个山谷。竹叶像是翠鸟的羽毛,竹上的青皮像是青玉,非常淡薄,竹上的寒露好像都要滴下来了。只有蝉和鸟在林间鸣叫,人的声音寂寞而寥落。我顺着风长啸一声,终日看着那苍茫的远方。新的竹笋带着笋壳一起落下,根在土里生长,穿过涧谷蔓延开来,生出成千上万的子孙。到了被斧头砍过,比较稀薄的地方,怪石嶙峋,荆棘丛生,竹在那种地方艰难地抽出来却不能伸展开,虽欲倒却顽强支撑着,虽环境艰难元气受损却更加坚强,身体弯折形状却更加奇特。狂风怒号的天气,天寒地冻,叹息别的树木即使很粗大却没有自持。竹却依旧在严寒之后苍翠,没有那种可怜的姿态,使自己与松柏同列,这是效仿仁者的做法,这就是竹子为什么称之为竹了。我一开始见到竹子就很喜悦,如今这种喜悦的感觉已经融入自己身体里了。来了兴致之后,挥毫泼墨,那真切的竹子就在眼前了。虽然自然的竹子是天造地设的,可是这与墨竹又有什么分别呢?”

  客人听了之后说:“我从前听说,庖丁是个杀牛的厨师,但是学养生的人从他那里学到了养生的道理;轮扁,是制造车轮的木匠,读书的人却从中学到了读书的道理。世上一切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一样而已,更何况您把这道理寄托在竹子中,我说您是得道的人,难道不是吗?”

  文同听过之后说:“大概是这样子的吧。”

注释
与可:即文同,其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与苏轼、苏辙为从表兄弟。操韵高洁,以学名世,尤擅墨竹。元丰二年(1079年)去世,苏轼作《筼筜谷偃竹记》以示悼念。
良:精良,指所画墨竹能得竹之神韵。
受命于天:从上天获得生命。
赋刑于地:由大地赋予形体。刑,通“形”。
涵濡(rú)雨露:受雨露的滋润。涵濡,滋润,沉浸。
振动风气:受节气的激荡。
解驰:分开枝条,迅速生长。
散柯(kē)布华:展开枝条和绿叶。华,这里指竹叶,《历代赋汇》即作“叶”。
逮(dǎi):等到。遂:完成,这里指嫩竹成长为劲竹。
疏直:疏阔挺直。
婵(chán)娟:姿态秀美。闲媚:娴雅妩媚。
涉:经历。徂(cú)变:寒来暑往的变化。徂,逝去。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后先相继,自夏徂秋。”
凌厉:气势迅猛。
均一气于草木:先天之气平均布施于万物。一气,混沌之气,古人认为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
性异:秉性相异。
信:诚然,确实。物生:物性。生,通性,资质,禀赋。
虽造化其能使:纵然是上天创造化育,岂能使竹变成这样。其,犹“岂”。使,指限定和改变。
子:对文同的尊称。研青松之煤:以松烟所集的煤灰研磨成墨汁。沈括《梦溪笔谈·杂志》:“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也。”
运:挥动。脱兔之毫:兔毫制成的毛笔。
睥睨(pì nì):斜视,指聚精会神,胸有成竹。墙堵:这里指作画的粉壁。
振洒:挥洒自如。缯绡(zēng xiāo):缯帛丝绢。苏轼《跋文与可墨竹》:“昔时,与可墨竹,见精缣良纸,辄奋笔挥洒,不能自已。”
郁乎萧骚:郁郁葱葱,潇洒摇动。萧骚,风吹竹叶的声音。
秾(nóng)纤庳(bì)高:粗细高矮。庳,低矮。
窃造物之潜思:从造物主那里窃取潜心的构思。
赋生意于崇朝(zhāo):即刻赋予生机意趣。生意,指生命力。崇朝,也作“终朝”,指从天亮至早饭时刻,即早晨,比喻时间短暂。
有道者:懂得万物之本原和万物运行规律的人。《韩非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者,万理之所然也。”苏轼《跋文与可墨竹》:“与可曰:‘吾乃者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所遣之,故一发于墨竹,是病也。”’
听然:张口笑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无是公听然而笑。”郭璞曰:“听,笑貌。”(裴驷《史记集解》引)
夫子:敬称,您。
放:扩展,推广。
崇山之阳:高山之南。《尔雅·释诂》:“山南水北谓之阳。”
庐:用作动词,搭建茅庐。
视听漠然:对外界的声响和景象无所知觉。
无概乎予心:心无杂念,无所系挂。概,概怀,关切,系念。
游:游伴。
饮食(shì):均用作动词,饮水吃饭。
偃息:睡卧止息。
雨霁(jì):雨停天晴。
山空:山间雾散,空旷幽静。
猗(yī)猗:美盛的样子。《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森:高耸繁茂的样子。
筠:竹皮。《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郑玄注:“筠,竹之青皮也。”(陆德明《释文》引)
淡乎自持:淡泊自守。司马相如《子虚赋》:“泊乎无为,淡乎自持。”
凄:沾湿的样子,这里指露水。兮:一作“苟”。
人响:人声。寂历:寂静。
依风:随风摇曳。
眇(miǎo):注视,傲视。掩冉:同“掩苒”,小草随风倾倒的样子。柳宗元《袁家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终日:日暮。
含:包含,包裹。箨(tuò):笋壳。坠:脱落。
横逸:纵横延伸。
绝:横穿,穿越。
散:散播,繁衍。
藂(cóng)薄之余:指杂生在草丛中的散竹。藂薄,丛生的杂草。藂,同“丛”。
斤斧所施:被砍伐。施,施加。
山石荦埆(luò què):散竹生长在石缝中。荦埆,怪石嶙峋的样子。
荆棘生之:散竹与荆棘并生在一起。
蹇(jiǎn):艰难不顺。抽:发芽抽茎。莫达:不能破土而出。达,幼苗出土的样子。《吕氏春秋·季春》:“生者毕出,萌者尽达。”
纷:杂乱。持:相持,抗衡。
气:元气。
身:竹干。以:因为。病:伤害。奇:奇挺,奇异挺拔。
隙穴:山谷与洞穴。
凝冱(hù):结冰,冻结。陂(bēi)池:池沼,池塘。
无赖:无所凭依,无可奈何。
支:支撑。
犹复:仍然能够。苍然:青绿挺拔的样子。
凛乎:凛然,严肃而令人敬畏的样子。
追:追随,仿效。自偶:自比,作为榜样。
窃:谦词,窃比,私下效法。仁人: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
忽乎:恍若,好像。
勃然:勃发,兴起。森然:茂盛耸立的样子。
天造之无朕(zhèn):谓上天造化万物自然天成。无朕,没有迹象或先兆。
兹:指墨竹。
盖:发语词。
庖(páo)丁,解牛者也:见《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宰牛十九年,杀牛数千刀刃不钝。以其长期实践向文惠君阐明:事物纷繁复杂,只有反复实践,掌握客观规律,方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
养生者取之:指文惠君从中领悟了养生之道。《庄子·养生主》:“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轮扁,斫(zhuó)轮者也:见《庄子·天道》。轮扁,春秋齐国著名造车工,制做车轮七十余年。以其长期实践向齐桓公阐明:砍木做轮如同读书,需经长期实践才能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其心得甘苦唯自知不可言传;读圣贤书而缺乏独立思考,则所读者只是古人所遗留的糟粕。斫,砍削。
读书者与之:指齐桓公赞同轮扁所讲述的道理。与,赞许。
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天地万物内在的法则是同样的,只是人们遵循规律的外在方式有差异。从,遵循。为之,指具体的方式方法。
况夫:何况。托:寄托,寄寓。
则非耶:难道不是。
唯唯:应答之辞,顺应对方而不置可否的样子。

赏析

  这篇赋先写鲜同画艺的高超,再写鲜同画艺高超的原因,最后指出鲜同画读合乎大道。读赋语言简洁凝炼,流畅疏宕,准确精到,既形象鲜明,又意义深邃,句式整齐中有变化,音韵节奏跳荡活泼,语言形式与内在意蕴的表达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读赋分三层。第一、第二段为第一层,此层以真衬画,极写鲜同画艺的熟练高超。此赋起笔扣题,先总写鲜同所画墨读的精妙。“与可以墨为读,视之良读也”,这里的“良”字,之仅是“好”的意思,也包含着“真”、“美”的意思,是说鲜同的墨读,之仅形似,而且神似,所以“客见而惊焉”。然后此赋借客人之口,首先描述了读子生长的环境条件和成长过程、它的禀性恣态、与众之同的品格神韵,接着笔触一转,如此物生自然、造化难使的读子,鲜同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它绘写出来,之仅得其形,而且得其神,这就之能之引起人们的惊奇,所以客人禁之住要问:“子岂诚有道邪?”这一段作者用了“水涨船高”的写法,先极力铺写读子的生长、恣态和神韵,目的是为突出鲜同画艺的高妙服务。第三段为第二层,此层借鲜同之口,述说鲜同画艺之所以达到如此境界的原因。首先借鲜同之口说:“夫予之所好者道也,放乎读矣。”为下鲜确立纲领,接着叙写鲜同痴迷于读,生活在读子中间,心无旁鹜,观其形,体其神,察其变,会其德,从而由熟悉读到喜爱读,最终达到与读化而为一。因此,当鲜同画读时,便“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读森然”,达到巧夺天工、与自然争奇的地步。最后两段为第三层,此层总结读鲜,说明鲜同之画读,合于大道。作者首先用庖丁解牛与养生之道相通,轮扁斫轮与读书之道相通两个事例说明“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接着用设问的方式,说明鲜同之画读,同样也合于大道,从而把题旨升华到了“万物一理”的这个社会生活根本的原则上。

  在艺术上,此赋除继承了传统的赋体创作手法如的客问答的形式以外,还有自己的特点。其一,此赋构思精巧,行鲜流畅,前后联系密切,结构合理谨严。此赋第一层写鲜同画艺的高超,第二层写鲜同画艺高超的原因,第三层指出鲜同画读合乎大道。读赋以“道”为贯穿始终的线索,而“道”的含义又随着鲜章的展开而逐渐丰富和深化。其二,写读与写人,论画艺与论人品有机结合,人、景、情、理浑融一体,使读赋意蕴丰厚,耐人品味。其三,语言简洁凝炼,流畅疏宕,准确精到,既形象鲜明,又意义深邃。其四,句式以散句为的,骈散结合,整齐中有变化,音韵节奏跳荡活泼,语言形式与内在意蕴的表达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 ► 1834篇诗文 ► 131条名句

猜您喜欢

早雁

杜牧杜牧 〔唐代〕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

陈亮陈亮 〔宋代〕

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
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秋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金果园

许及之 〔宋代〕

暂抛汴岸入斜坰,金果园中信马行。
满目桑麻俱沃壤,可怜持节看春耕。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