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中秋诗词取名

向子諲 〔宋代〕

碧天1如水2,一3洗秋容45。何6处飞来7大明89。谁道10斫却桂11,应更12光辉13,无14遗照15,泻出山河16倒影17

1.碧天:碧天用作人名喻指豁达大度、明艳动人之意。2.如水:如水用作人名喻指幸福美满、白水鉴心、上善若水之意。3.:一字含义为一心、全部、所有、始终如一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忠贞不渝、专心致志之意;

4.秋容:秋容用作人名喻指硕果累累、面容姣好、宽容大度之意。

5.:净字含义为单纯、纯粹、清洁、纯净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尽善尽美、白璧无瑕之意;

6.:何字含义为担负、代词、感叹、何乐不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品貌非凡、积极进取之意;

7.飞来:飞来用作人名喻指宏图大志、一飞冲天之意。

8.大明:大明用作人名喻指众望所归、通儒达士、德厚流光之意。

9.:镜字含义为甄别、鉴别、审视、正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察言观色、明察秋毫之意;

10.:道字含义为正义、方向、志向、技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高风亮节、登峰造极之意;

11.:桂字含义为月桂、桂花、兰桂齐芳、桂冠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仕途昌达、尊荣显贵之意;

12.应更:应更用作人名喻指冰雪聪明、慨然应允之意。

13.光辉:光辉用作人名喻指光辉灿烂、飞黄腾达、繁荣兴旺之意。

14.:无字含义为无量、无限、没有、无涯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心无旁骛、一尘不染之意;

15.:照字含义为明亮、光明、细致、照耀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知识渊博、明白事理之意;

16.山河:山河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成熟稳重、中流砥柱之意。

17.:影字含义为月影、清影、身影、射影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楚楚动人、婀娜多姿之意;

1犹苦余2热,肺腑生尘3,移4我超然56三境7。问姮89、缘10底事,乃有盈11亏,烦玉12斧、运风重13整。教夜14夜、人世十分15圆,待16拚却长年,醉了还17醒。

1.:人字含义为人豪、人和、人杰、人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名满天下、材德兼备之意;

2.:余字含义为遗留、余晖、余音绕梁、富余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福泽绵绵、财源广进之意;

3.生尘:生尘用作人名喻指财源广进、生生不息、体贴入微之意。

4.:移字含义为移植、移动、移文、转移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日新月异、与时俱进之意;

5.超然:超然用作人名喻指有口皆碑、言而有信、知书达理之意。

6.:到字含义为成功、周密、周全、达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面面俱到、策无遗算之意;

7.三境:三境用作人名喻指开疆拓境、登高望远、深思熟虑之意。

8.问姮:问姮用作人名喻指独具慧眼、一尘不染、彬彬有礼之意。

9.:娥字含义为美女、娥月、美好、嫦娥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眉目如画、花容月貌之意;

10.:缘字含义为因为、缘分、边缘、姻缘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随缘乐助、缘分天定之意;

11.:盈字含义为圆满、充满、旺盛、富足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貌美如花、纯洁无暇之意;

12.:玉字含义为美玉、美丽、美好、尊贵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风姿卓越、玉洁冰清之意;

13.:重字含义为稳重、郑重、隆重、重要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心怀感恩、谨慎小心之意;

14.教夜:教夜用作人名喻指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之意。

15.十分:十分用作人名喻指明辨是非、万事如意、美玉无瑕之意。

16.:待字含义为优待、厚待、待时、等候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乐于助人、热情好客之意;

17.:还字含义为依然、还淳返朴、还淳反素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不忘初心、重情重义之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澄碧的天空如绿水一般,将秋天的污浊一洗而清。明月如飞镜一般,仿佛突然飞到天边。谁曾说把月中的桂树砍倒,明镜似的月亮会更加光辉流溢,便会无所遗漏地覆盖大地山河,使它们的倒影完整地映照出来。
夏日的酷暑虽退,但馀热还时而袭来,令人烦闷。只想移去仙山蓬莱、方丈、瀛州仙山躲避。问那月宫中的嫦娥:到底因为什么事,竟然出现让月亮时而圆时而缺的现象。麻烦吴刚挥动手中忽忽生风的玉斧,把缺月重新修整,教它夜夜年年光洁饱满,普照大地,无遗露地映照出统一的山河和繁华的人间。甘愿等待这么多年,就算是借酒浇愁以后仍要醒来继续杀敌。

注释
斫:用刀斧砍。
姮娥:嫦娥。
拚却:甘愿,宁愿,愿意。
长年:很长时期。

赏析

  这是一首咏颂中秋明月的词作,借“月有盈亏”的现象,抒发“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的豪情。词语洗炼精熟,意境开阔,富有哲理,较之轻浮、侧艳的儿女情,以及粉饰太平的利禄语高出很多,是词中上品。

  上阕开句是个比喻句,“碧天如水”将烟霏云敛、一望千里的碧天比作清澈的绿水固是常见,但“一洗秋容净”之句的出现,不仅使它顿失俗态,且显示出一种阔大无比的气势,点睛之处便在一个“洗”字。下面是一个问句“何处飞来大明镜?”看似平淡无奇但却点出了要写的主体对象——月亮,且出语自然轻松、比喻贴切。紧接着又使用了一个反诘句“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意思是:谁曾说起过这样的话,把月中的桂树砍倒,明镜似的月亮会更加光辉流溢。

  这是在用典,《世说新语·言语》中记载一段趣话:“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月中之物,当指桂树,因神话中谓月中有桂树。词人在这里是反其意而用,态度明确地发出了“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的呼声,意思是说:诚如所言,砍去月中之桂更如光辉的月亮,便会无所遗漏地覆盖大地山河,使它们的倒影完整地映照出来。“无遗照”,“山河倒影”,表现了作者一心想收复中原、统一国土,但面对南宋王朝所辖的半壁山河,无计可施,只能寄情皓月,发出兴叹。词人反用典故主张砍去月中之“桂”,与期盼能除去朝中的奸佞秦桧可能也是谐音巧合。因为“桧”本与“桂”同音,唐宋之后由于音变,而且是仅在秦桧这个专有人名中“桧”才发“会”音。即使不是偶然巧合,也加深了一层强烈的政治色彩。

  下阕承前,词人也深知月中之桂不可斫,月光映照出的也只能是破碎了的山河,所以“人犹苦馀热,肺腑生尘”之句表面写的是:夏日的酷暑虽退,但馀热还时而袭来,令人烦闷;实际抒发的却是对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恃权猖獗、炙手可热的愤怒,与朝中爱国之士受尽压抑的不平之气。“移我超然到三境”中的“三境”,指神话中的海上三仙山蓬莱、方丈、瀛州;这种想遁入仙山的想法,只是词人在悲愤之极时寻求解脱的思想流露,但这只是刹那间的闪现,很快又对着明月再次点燃起希望:“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又是一个问句。

  “姮娥”即指神话中主管月宫的仙女,本作“恒娥”(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称“常娥”,通作“嫦娥”),这是借向嫦娥发问到底因为什么事,竟然出现让月亮时而圆时而缺的现象,以引出下面要说的正文:“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一个“烦”字又引出了一则神话故事,据《酉阳杂俎·天咫》记“旧言中有桂,……高五百尺,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几句是说:麻烦吴刚挥动手中忽忽生风的玉斧,把缺月重新修整,教它夜夜年年光洁饱满,普照大地,无遗露地映照出统一的山河和繁华的人间。

  这是词人梦寐以盼的希望的火花又次迸发。然而,词人深知自己并非生活在幻想里,他曾亲率部队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抵抗过强大的金兵,惨痛的教训告诉他要把希望变成现实,必定要不屈不挠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便是尾句“待拼却长年,醉了还醒”所显示的内容。“醉”应指受挫折、受贬谪后不得不以酒浇愁而醉;“醒”则是除奸、杀敌、收复国土之志不已。

  以中秋圆月为内容的词篇,当首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作,其拳拳缱绻之情、豪爽浪漫之气充溢流动,后人无有出其右者。然而向子湮此词,追从苏轼之后,就其包容之大涵盖山河而言,基本上可与苏轼的词比肩。全词气势磅礴,感人至深。

猜您喜欢

蚕妇

张俞张俞 〔宋代〕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章楶 〔宋代〕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香毬 一作:香球)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苏辙 〔宋代〕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