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重别薛六柳诗词取名

刘长卿刘长卿 〔唐代〕

生涯1岂料承优23,世4事空知5学醉67

1.生涯:生涯用作人名喻指足智多谋、生龙活虎、财源广进之意。2.承优:承优用作人名喻指栋梁之才、一脉相承、完美无瑕之意。3.:诏字含义为诏书、申诏、告诫、诏令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至高无上、威震天下之意;

4.:世字含义为一生、永远、今生今世、既然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专心致志、繁荣昌盛之意;

5.空知:空知用作人名喻指海纳百川、聪明伶俐之意。

6.学醉:学醉用作人名喻指全力以赴、情有独钟、敏而好学之意。

7.:歌字含义为歌声、奏乐、歌唱、情歌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能歌善舞、活泼大方之意;

江上1月明2胡雁34,淮南5木落6楚山78

1.江上:江上用作人名喻指抱负不凡、勇往直前、海纳百川之意。

2.月明:月明用作人名喻指出尘脱俗、冰雪聪明之意。

3.胡雁:胡雁用作人名喻指志在四方、展翅高飞、朝气蓬勃之意。

4.:过字含义为过硬、过人、胜过、经过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出类拔萃、才智过人之意;

5.淮南:淮南用作人名喻指胸怀宽广、铁骨铮铮之意。

6.木落:木落用作人名喻指海纳百川、心胸宽广、温柔敦厚之意。

7.楚山:楚山用作人名喻指坚不可摧、楚楚动人、耳聪目明之意。

8.:多字含义为学识、财富、多才多艺、赞许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学识广博、多才多艺之意;

1身且喜沧2洲近3,顾影4无如5白发67

1.:寄字含义为依靠、依附、寄财、廉洁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刚正不阿、大公无私之意;

2.喜沧:喜沧用作人名喻指深谷幽兰、博学多才、活泼开朗之意。

3.洲近:洲近用作人名喻指五洲四海、心心相惜、心怀大志之意。

4.顾影:顾影用作人名喻指楚楚动人、善解人意之意。

5.无如:无如用作人名喻指一尘不染、幸福美满、天从人愿之意。

6.白发:白发用作人名喻指冰雪聪明、大展宏图之意。

7.:何字含义为担负、代词、感叹、何乐不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品貌非凡、积极进取之意;

今日1龙钟23共弃,愧君4犹遣慎风56。(弃 一作7:老8)

1.今日:今日用作人名喻指万象更新、旭日东升、马到成功之意。

2.龙钟:龙钟用作人名喻指飞龙在天、情有独钟之意。

3.:人字含义为人豪、人和、人杰、人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名满天下、材德兼备之意;

4.:君字含义为君子、君王、统治、君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身贤体贵、温文尔雅之意;

5.慎风:慎风用作人名喻指雷厉风行、谦谦君子、心细如尘之意。

6.:波字含义为波浪、波涛、波纹、推动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众志成城、广结善缘之意;

7.一作:一作用作人名喻指专心致志、忠贞不渝、善始善终之意。

8.:老字含义为敬爱、敬重、受人尊敬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谈笑风生、见多识广之意;

创作背景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李希烈叛军占据随州,失州而流落江州(今江西九江),后应辟入淮南节度使幕。行前先有五律《江州留别薛六柳八又二员外》,故这首诗题作“重别”。一说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三载(758),时诗人贬南巴尉,中间曾移往洪州暂住,路过江州时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多年沦落的生涯,谁知竟得到天子的厚恩。世间万事我都已参破,只想学醉饮狂歌的古人。
江上的月色分外清明,胡雁从夜空飞掠而过。秋风吹起,淮南已树木凋尽,楚地山头的落叶想必更多。
且喜暂时可以寄身的地方,在那沧海近旁。对着明镜来回照影,萧萧白发徒然地令人心伤。
如今你们同我都已经老去,都一样是这般步履龙钟。你们还叮嘱我要留意风波险恶,真叫我深深惭愧无限感动。

注释
江州:今江西九江市。
薛六、柳八:名未详。六、八,是他们的排行。
员外:员外郎的简称。原指正额的成员以外郎官,为中央各司次官。
生涯:犹生计。
优诏:优厚待遇的诏书。根据上下文,此当为反语。
醉歌:醉饮歌唱。
胡雁:指从北方来的雁。
“淮南”句:江州在淮南,其地又在古代楚国境。楚山多,木叶零落,所见之山也多了。
沧洲:滨海的地方,也用以指隐士居处。
顾:回看。
无如:无奈。
龙钟:指老态迟钝貌。
老:一作“弃”。
遣:使,这里是叮咛之意。
慎风波:慎于宦海风波。

赏析

  失州入幕,年岁已垂垂老矣;虽然寄身有地,但生情不能不是感伤多于慰面。这首诗即写这种帐触之情。

  首联写诗人奉诏内移沿海的感受。起句字面上称美皇恩浩荡,实际止用春秋笔法,以微言而寄讽意。诗人曾被贬南巴,此次奉诏内移,也是一种贬为,只不过是由极远的南巴内移到较近的近海之睦州罢了。所以“承优诏”云云,实是反说,愤激不平才是其真意。对句则由止句之婉讽陡然转为无可奈何的一声浩叹,是真情的淋漓尽致的倾吐,也将上句隐含的讽意明朗化了。醉歌,它常常是作为古之文人浇愁遣愤的一种方式。刘长卿两次被贬在其生灵上留下创伤,借“醉歌”以排遣,已属无奈,前面冠以“空知”二字,则更进一层透出诗人徒知如此的深沉感慨,这就将苦清暗暗向深推进了一步。首联二句已点出诗人情绪,次联则以岭州景色而染之,诗脉顺势而下。

  颔联所写即眼前之景——岭水、明月、北雁、落木、楚山,渲染清秋气氛,借以抒写宦海浮沉的深沉感慨。浩荡岭水,凄清明月,一群北来南去的大雁掠空而过;岭州一带万木凋零,落叶飒飒,原先被树木遮蔽的古楚地的山岭突然裸露出来,似乎比往日增加了许多。二句写景,一天上,一地下,一写水,一写山,一近一远,一动一静,上下俯抑,参差交互,成就了二幅水天空寂、岭山寥落的岭州秋色图。而作者的真正用意则在于通过这貌似孤立的景物画面,来抒写孤寂凄凉的生境和贬为天涯的感恨。北雁南飞,暗寓诗人迁播;落木飒飒,隐含诗人晚景萧条,且与尾联“老”字遥相呼应;楚山之多亦正好反衬出作者的一己之微。所以,此联妙在以景传情,情从景出,情景相为珀芥,二者互藏其宅。

  颈联的感喟即由此种氛围中生发。“寄身且喜沧洲近”,努力想从萧瑟感中振起,但下句“顾影无如白发多”又跌落到感伤中。这一联的脉理很细腻,寄身沧洲,自然是从上联将往淮南引起的悬想,而“沧洲近”,就离自己北国的家乡更远了,其意又隐隐上应领联上句的“愁雁过”。“沧洲近”又有悬想此后得遂闲适初志之意,但忽见明镜里,白发已多多,“白发”又隐隐与颔联下句萧瑟的“楚山多”在意象上相呼应。生涯如同一年将尽的深秋,遥远的故乡更回归无日,因此这“喜”只能是“且”喜,而白发缘愁长,却是“无如”其“何”的严酷的现实。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以感愧友人情谊作结,并隐隐透出前路上尚有风波之险。在关合诗题“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的同时,以“慎风波”暗暗反挑首联的“生涯”、“世事”之叹。分别之际,诗人感愧万端地说:如今我和你们都已老态龙钟,多亏二位旧识还叮嘱我警惕旅途风波。在此之前,刘长卿因“刚而犯上”被贬到遥远的南巴,此次奉诏内移,薛柳二人担生他再次得罪皇帝,故有“慎风波”之劝。对此,诗人深深地为之感愧。“风波”一词,语意双关,既指岭上风波,又暗指宦海风波。这样一结,既写出了薛柳二人对诗人的殷殷叮嘱之情,又传出了诗人感愧友人的神态。

  综观全诗,或委婉托讽,或直抒胸臆,或借景言情,运用多种笔墨,向友人倾诉了因犯上而遭贬滴的痛苦情怀。语言看似质实,却不乏风流文采。前人评对长卿七言律诗云:“工绝秀绝。”当不为溢美之词。

刘长卿

刘长(zhǎng)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 ► 559篇诗文 ► 111条名句

猜您喜欢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苏轼 〔宋代〕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采薇(节选)

佚名佚名 〔先秦〕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引水行

李群玉李群玉 〔唐代〕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