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诗词取名

陈子昂陈子昂 〔唐代〕

东方公1足下:文章2道弊五百年3矣。汉魏风4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5征者6。仆尝暇时观齐、梁间7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8人,常9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10,以耿耿也11。一12昨于解13三处,见明14公《咏孤桐15篇》,骨气16端翔17,音情18顿挫,光英19朗练20,有金21石声22。遂用洗心23饰视,发挥幽郁。不图24正始之音复25睹于兹26,可27使建安28作者29相视而笑。解君云30:“张茂先31、何敬祖,东方生与其32比肩。”仆亦以33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34诗》一首,当有知35音以36传示之37

龙种生南38岳,孤翠郁39亭亭。

1.:公字含义为公平、道理、高尚、公认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公正无私、顶天立地之意;2.文章:文章用作人名喻指博学多才、才华横溢之意。3.:年字含义为年华、青春、活泼、美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举足轻重、福寿康宁之意;

4.:风字含义为韵致、风度、气度、风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雷厉风行、宽宏大量之意;

5.有可:有可用作人名喻指财源广进、温婉可人之意。

6.征者:征者用作人名喻指意气奋发、才能兼备之意。

7.梁间:梁间用作人名喻指亲密无间、国之栋梁、去其糟粕之意。

8.思古:思古用作人名喻指才思敏捷、返朴归真、深思熟虑之意。

9.:常字含义为长久、恒久、平凡、经常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善始善终、持之以恒之意;

10.不作:不作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积极进取之意。

11.耿也:耿也用作人名喻指锦绣前程、宽宏大度之意。

12.:一字含义为一心、全部、所有、始终如一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忠贞不渝、专心致志之意;

13.于解:于解用作人名喻指百里挑一之意。

14.见明:见明用作人名喻指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之意。

15.:桐字含义为树木、梧桐、气势、坚毅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花开富贵、气宇轩昂之意;

16.:气字含义为气质、气韵、气势、生气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朝气蓬勃、雍容雅步之意;

17.端翔:端翔用作人名喻指落落大方、为人正直之意。

18.音情:音情用作人名喻指有情有意、多才多艺、能言善道之意。

19.光英:光英用作人名喻指光明磊落、功勋卓著、繁荣兴旺之意。

20.朗练:朗练用作人名喻指活泼开朗、身体力行之意。

21.有金:有金用作人名喻指彬彬有礼、富贵骄人、位高权重之意。

22.石声:石声用作人名喻指不饶不折、持之以恒、名扬四海之意。

23.:心字含义为心爱、心智、心静、心动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忠肝义胆、才思敏捷之意;

24.不图:不图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深思熟虑之意。

25.:复字含义为答复、复苏、回复、反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雷厉风行、言出必行之意;

26.于兹:于兹用作人名喻指兴旺发达、行成于思、朝气蓬勃之意。

27.:可字含义为合意、能够、适合、善意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温婉可人、心地善良之意;

28.建安:建安用作人名喻指凤鸣朝阳、功成名就、竹报平安之意。

29.作者:作者用作人名喻指大有作为、功成名就之意。

30.:云字含义为云中、云霄、云彩、云朵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志向高远、知书达理之意;

31.:先字含义为先前、先后、祖先、领先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敢为人先、精进不休之意;

32.与其:与其用作人名喻指乐善好施、雷厉风行、交口称赞之意。

33.亦以:亦以用作人名喻指谦谦君子、文静内秀、含蓄婉转之意。

34.修竹:修竹用作人名喻指勤奋好学、高风亮节、建立功业之意。

35.有知:有知用作人名喻指鼎鼎有名、财源广进、聪明伶俐之意。

36.音以:音以用作人名喻指抱负不凡、能歌善舞之意。

37.:之字含义为持之以恒、赤子之心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持之以恒、善良温婉之意;

38.生南:生南用作人名喻指财源广进、生龙活虎、温柔知性之意。

39.翠郁:翠郁用作人名喻指冰清玉洁、文采斐然之意。

峰岭上崇1崒,烟雨下微冥。

1.上崇:上崇用作人名喻指蒸蒸日上、勇往直前之意。

夜闻鼯鼠叫,昼聒泉1壑声2

1.:泉字含义为泉水、水源、源泉、源头活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生生不息、朝气蓬勃之意;

2.:声字含义为美誉、声光、声芳、名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声名远播、名扬四海之意;

春风正淡1荡,白露已清泠2

1.正淡:正淡用作人名喻指清正廉明、正气凛然之意。

2.:泠字含义为清凉、清澈、泠泠、轻妙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邻牙利齿、善解人意之意;

哀响激金1奏,密色滋玉2英。

1.:金字含义为黄金、金属、珍贵、富贵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富贵骄人、广聚财源之意;

2.滋玉:滋玉用作人名喻指积极向上、风姿卓越、日新月异之意。

岁寒霜雪1苦,含彩独青青。

1.霜雪:霜雪用作人名喻指心地善良、不屈不挠之意。

岂不厌凝1冽,羞比春木荣。

1.:凝字含义为凝厚、稳重、正直、沉稳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指始有终、全力以赴之意;

春木有荣1歇,此节无凋零。

1.有荣:有荣用作人名喻指荣华富贵、名扬四海之意。

1愿与金石2,终古保坚贞。

1.:始字含义为开始、始终、最初、起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紫气东来、生生不息之意;

2.金石:金石用作人名喻指广聚财源、富贵骄人、位高权重之意。

不意伶伦子1,吹之学凤鸣。

1.:子字含义为君子、子谅、骄子、儿女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花开富贵、出类拔萃之意;

遂偶云和瑟1,张乐2奏天庭。

1.:瑟字含义为古琴、鹍瑟、鼓瑟、乐器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黄莺出谷、多才多艺之意;

2.张乐:张乐用作人名喻指乐于助人、有松有紧之意。

妙曲方千变1,箫韶2亦九成。

1.:变字含义为伶俐、聪明、随机应变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见机行事、灵活机敏之意;

2.箫韶:箫韶用作人名喻指青春年少、谦谦君子、眉清目秀之意。

信蒙雕斫美1,常愿事2仙灵。

1.:美字含义为赞美、善良、美好、高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指口皆碑、天生丽质之意;

2.:事字含义为事业、故事、职业、从事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委以重任、深谋远虑之意;

驱驰翠虬驾1,伊郁紫鸾笙。

1.:驾字含义为驾云、超越、驾御、凌驾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出类拔萃、超凡脱俗之意;

1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1.:结字含义为结实、坚固、灵活、强健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身强力壮、精诚团结之意;

携手登白日1,远游戏赤城。

1.:日字含义为温暖、和善、明朗、温和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旭日东升、光辉灿烂之意;

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去,三山游玉1京。

1.游玉:游玉用作人名喻指气定神闲、玉洁冰清、从容自如之意。

创作背景

  此诗是陈子昂看到东方虬的《咏孤桐篇》(原诗已佚)后有感而发,是陈子昂诗歌理论的集中体现,当作于陈子昂中进士之后,具体作年不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方公足下:为文之道败坏已经五百年了。建安风骨,到晋、宋时期已无人继承,然而从文献资料上是可以考察的。我曾在空闲时阅读齐、梁时期的诗歌,那时都争相追求华丽繁富的辞藻,用比兴手法以寄托情志的情况全没有了,常常因此长叹。想到古人有兴寄之作便时常担心诗歌会不断衰落,象风诗、雅诗那样的诗歌不再出现,因而对此常感不安。前些日子在解三那里见到你所写的《咏孤桐篇》,内容健康充实、气势飞动,音调、感情有抑扬起伏,富有文采而又明白简练,掷于地会发出钟磬般的声音。因而读后使人心明眼亮,郁结的感情得以发抒。想不到正始诗歌的韵味,在这里又重新看到,真可使建安作者彼引看着感到高兴。解三说:“象张茂生、何敬祖这些著名作者,东方生是可以同他们并驾齐驱的。”我认为这是有见识的言论。因感叹您这篇高雅的创作,所以我也写了一首《修竹诗》,倘有理解我的人便可传给他看。

龙种生长在南岳衡山,孤傲的翠竹茂盛高耸。
上面是峰岭高峻挺拔,下面有烟雨幽暗朦胧。
夜里听到飞鼠的叫唤,白天乱耳有山泉淙淙。
春日和风正舒缓荡漾,洁白露水已清凉晶莹。
哀厉声响如击钟鸣奏,深密色泽被霜雪滋润。
岁寒天冷草木苦霜雪,修竹的光彩犹自青青。
难道不饱尝凝冻凛冽?羞与春天的树木争荣。
春天的树木有盛有衰,它的节梗却从不凋零。
初衷本愿与金石同类,永远保持本性的坚贞。
没曾想会有伶伦先生,吹奏它学那凤凰之声。
于是与云和之瑟配合,设乐合奏在九天之庭。
美妙乐曲正千变万化,箫韶一曲也九奏而终。
确实靠的是雕刻的精美,愿意经常地侍奉仙灵。
驱驰着青龙车驾驰骋,紫鸾笙抒发幽怨愤懑。
跟嬴台仙女结识交往,升天行一曲共奏齐吟。
手拉手儿直登上太阳,远游嬉戏又同到赤城。
乐声中玄鹤翩翩起舞,五彩云断续弥布天空。
永远地追随众仙而去,游历三山到仙都玉京。

注释
1.东方左史虬:东方虬,武则天时为左史,当是陈子昂的朋友辈,生平不详。
2.东方公:对东方虬的敬称。足下:敬称,称对方。古人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称“足下”,后专用于同辈之间的敬称。
3.文章道弊五百年:道弊,这里指做文章的道理败坏了。五百年,从西晋初年至陈子昂生活的武则天时代计四百多年,五百年是大约言之。
4.汉魏风骨:作者认为汉魏诗文具有悲凉慷慨,刚健清新的风格骨力。
5.文献有可征:意谓从存留下来的诗文可以得到证明。
6.彩丽:谓诗文讲究文采华丽。
7.兴寄:比兴寄托。
8.耿耿:心中不安、放心不下的样子。
9.一:在这里有语气转折的意思。解三:生平履历不详,当与陈子昂、东方虬为诗友。
10.明公《咏孤桐篇》:明公,对东方虬的敬称。《咏孤桐篇》,东方虬所作诗篇。
11.端翔:内容端直,气韵飞动。骨气端翔:指《咏孤桐篇》具有风骨之美。
12.音情顿挫:音韵与感情都有抑扬顿挫之美。
13.光英朗练:光彩鲜明,精练朗畅。
14.有金石声:音韵铿锵,发声如击金石。
15.“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二句:这二句的主语多解释为陈子昂,以为是陈子昂读诗后的感受是“洗心饰视,发挥幽郁”,意谓读了《咏孤桐篇》,使人有心目为之一新之感,并能使人抒发郁结于心的情感。也有人认为主语应是东方虬,陈子昂认为东方虬之所以写出《咏孤桐篇》,乃是因为他“洗心饰视,发挥幽郁”,即是因为东方虬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使他郁结于心的感情得以抒发。
16.不图正始之音:不图,未料到。正始之音:指曹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等人的诗文创作,“正始之音”是继承了“建安风骨”的。复睹于兹:指再次在此看到了“正始之音”。兹,此,指东方虬《咏孤桐篇》。
17.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因为陈子昂认为东方虬的《咏孤桐篇》有“建安风骨”,所以假使建安作者看到《咏孤桐篇》,一定会相视以为同志,而发出会心之笑。
18.解君:指解三。
19.张茂先:张华(232-300),西晋大臣,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西晋初,任中书令,加散骑常侍。惠帝时官至侍中、中书监、司空。有政绩。后为赵王司马伦和孙秀所杀。
20.何敬祖:何劭(236-302),西晋诗人。字敬祖。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令、太子太师、尚书左仆射、司徒等官。能诗,《诗品》列入中品。
21.东方生:指东方虬。
22.感叹雅制:意谓受到东方虬《咏孤桐篇》诗的感动而作《修竹篇》诗。雅制,对别人作品的敬称,以别人的作品为文雅之作。
23.龙种:指良种竹。南岳:指衡山。五岳之一。
24.崇崒(zú):高耸貌。南朝梁沈约《效居赋》:“其为状也,则巍峨崇崒,乔枝拂日。”
25.微冥:犹昏暗。唐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诗:“攲侧风帆满,微冥水驿孤。”
26.鼯(wú)鼠:鼠名。别名夷由。俗称大飞鼠。外形像松鼠,生活在高山树林中。尾长,背部褐色或灰黑色,前后肢之间有宽大的薄膜,能借此在树间滑翔,吃植物的皮、果实和昆虫等。古人误以为鸟类。
27.淡荡:水迂回缓流貌。引申为和舒。
28.金奏:泛指音乐或乐声。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阮咸》:“达音何用深,识微在金奏。”
29.岁寒:一年的严寒时节。《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0.荣歇:犹荣衰。
31.金石:金和美石之属。用以比喻事物的坚固、刚强,心志的坚定、忠贞。
32.伶伦:本为上古乐工,此指识得良竹的乐工。
33.学凤鸣:《汉书·历律志上》载:伶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筩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从而,发明了黄钟十二律。
34.云和瑟:琴瑟琵琶等弦乐器的统称。
35.箫韶:泛指美妙的仙乐。九成:犹九阕。乐曲终止叫成。
36.雕斫:刻削,雕刻。南朝梁鲍照《山行见孤桐》诗:“幸愿见雕斲,为君堂上琴。”
37.翠虬:青龙的别称。汉扬雄《解难》:“独不见翠虬绛螭之将登虖天,必耸身于苍梧之渊。”
38.嬴台女:指传说中秦穆公女儿弄玉。
39.升天行:古代游仙诗。
40.赤城:传说中的仙境。北周庾信《奉答赐酒》诗:“仙童下赤城,仙酒饷王平。”
41.玄鹤:黑鹤。《韩非子·十过》:“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
42.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玉京:泛指仙都。宋陆游《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诗:“斥仙岂复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

赏析

  这首诗的序文是对东方虬《咏孤桐篇》的评论,也是陈子昂对自己创作体会的总结,是他诗歌创作的理论纲领。陈子昂以汉魏诗歌为高标,痛责晋宋以来的浮靡文风,感叹“风骨”和“兴寄”的失落。令他惊喜的是,东方虬《咏孤桐篇》竟使汉魏诗歌的“风骨”与“兴寄”重新得到复归。他盛赞这篇作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可谓风骨朗健的佳作。陈子昂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遂挥毫写下《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寄赠给东方虬。可惜,东方虬的《咏孤桐篇》今已失传,但从陈子昂的行文来看,那自然是他诗作的同调,而且,陈子昂用以赠答的《修竹篇》的确也是一篇“风骨”与“兴寄”兼备的作品。

  风骨和兴寄是唐诗两个重要的质素,也是后人评论唐诗的两个重要范畴。陈子昂所倡导的“风骨”虽然借自六朝人的成说,但又有他自己新的内涵,是指旺盛的气势与端直的文词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那种昂扬奋发、刚健有力的美学风格。陈子昂所高标的“建安风骨”,恰是六朝浮靡诗风的缺失,因此,这对于扭转六朝以来柔弱、颓靡的文风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尤其对于树立唐诗那种昂扬奋发的气度和风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子昂所标举的“兴寄”也是来源于前人主要是汉人“美刺比兴”的观念,其含义就是指诗歌的比兴寄托。这也的确切中了六朝诗歌工于体物、专有形似的弊端。更值得指出的是,陈子昂“风骨”与“兴寄”并举,对唐诗未来的发展,比如实现由风骨向兴寄的“战略转移”,也埋下了伏笔。

  陈子昂同时的人如卢藏用对陈子昂的意义已经有所认识,他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中,给予陈子昂以极高的评价,认为是“道丧五百年而得陈君”,对其代表作《感遇》诗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卢藏用的出发点不是诗歌的美学特质,而是儒家的政教观念,因此与陈子昂在诗歌史上的真正价值,与陈子昂的理论主张对唐诗学的真正意义之间尚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就总体而言,他的评价是客观的、中肯的,得到了后人的赞同。杜甫盛赞陈子昂“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新唐书·陈子昂传》肯定他“始变风雅”。当然,也有人对卢藏用的评价提出过质疑,如颜真卿、皎然等。明末胡震亨《唐音癸签》综合各种意见,仍然认为陈子昂“与有唐一代诗,功为大耳”。

  此诗的序文阐述作者倡导“风骨”、“兴寄”的创作主张,因此,此诗向来被视为陈子昂文学思想的实践范例。

  全诗正文共三十六句,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生长于南方的修竹品质纯美,实为自身道德、风节之写照。后一部分写修竹得伶伦赏识而得以加工成乐器,也是诗人屡次上书陈述治国方略之表徵。接着,修竹进而欲“升天行”,则是诗人亟欲施展抱负的愿望之表露。

  第一部分即前十八句,主要介绍修竹的生长环境和优良质地。首二句,形象地概括了这一立意。“南岳”,即著名的五岳之一衡山。品质优良的修竹“龙种”产于此地。名山与物华聚集,一开篇就令人神往不已。“孤翠郁亭亭”,既从形色两方面描绘了修竹优美动人的姿态,也颂扬了它的卓然不群。衡山是万木葱笼的,但是,在诗人看来,它们与修竹相较,却有所逊色,所以特意以“孤翠”二字,以显其精。接下去,诗人分别写了修竹生长的自然条件和品性。“峰岭上崇崒”以下八句,紧承首句,描绘了修竹“生南岳”的情景。上有崇山峻岭,下有涧溪烟雨,突出了处境的幽僻;夜闻鼯叫,昼听泉鸣,渲染了四周的清静;春风舒缓,白露清凉,更衬出了氛围的洁净。正因为生长在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所以修竹的“哀响”如同鸣金奏乐,“密色”仿佛受到了美玉的滋润。“岁寒霜雪苦”以下八句,上承第二句,表现修竹的品性。“含彩独青青”,照应了上文的“孤翠”,突出了修竹虽受严冬霜雪折磨却青绿如故的独特品质。接着,诗人由表及里,以“岂不厌凝冽”的反诘,转为深入析理。并继而以“羞比春木荣”作了解答。春天风和日丽,一切草木皆应时而发,竞相争荣。“羞比”表明了修竹傲岸不群,不趋时争荣,接着诗人通过“有荣歇”与“无凋零”的对比,揭示了修竹不屑与春木争荣的实质,又探本溯源,表现了它的志向:“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说明修竹的本性决定了它有如金石,坚贞不二,永不凋零。这段议论,诗人采用反诘、对比、比拟等手法,寓理于象,笔挟风力,使行文“结言端直”、“意气骏爽”(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显得尤为刚健有力。

  第二部分即后十八句,写修竹被制成洞箫之后的功用及愿望。相传黄帝派乐官伶伦从昆仑山北的峡谷选取了优的竹子,砍做十二竹筒,按照雌雄凤凰的鸣叫声,为人类创制了十二音律。“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就是诗人大胆想象,对这一传说的化用。“不意”,相对前面的“始愿”这两字使全诗顿起波折,全篇的歌赞对象由修竹转向了洞箫。由于得到黄帝乐官的雕琢,修竹的制成品——管乐洞箫,得到了配合弦乐“云和瑟”在朝廷演奏的机遇。诗人用“遂偶”、“张乐”修饰这一机遇,意态恣肆,语调轻松,暗示洞箫得到赏识器重甚为欣快。“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生动地再现了它在朝廷的表演。能演奏“妙曲”和虞舜制作的《韶》乐,说明其音色优美动听。“方千变”、“亦九成”,形容演奏的乐曲甚多。“方”(刚才)和“亦”(又)两个副词的使用透露出了演奏的频繁忙碌。但是,洞箫并没有满足于此。“信蒙雕琢美,常愿事仙灵”,抒发了它报答知遇之恩,追求美好理想的心愿。从这两句开始到全诗结束,一变前面的第三人称,改用洞箫的口吻,绘声绘色地阐述了它“事仙灵”的心愿:伴随仙人驾翠虬,与仙女弄玉吟赏着美妙的乐曲《升天行》,携手登白日,戏赤城,入三山,游玉京,玄鹤在身边忽高忽低展翅起舞,彩云也在四周时断时续飘来飞去。在这里,诗人融合想象、拟人、夸张等多种手法,描绘了一个自由欢乐、光明美好的理想境界。这个境界虽然是虚幻的,却生动地表现了洞箫对美好理想的热切追求和昂扬向上的精神。

  诗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修竹、洞箫人的思想感情,既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又避免了频繁比兴,失于晦涩的弊病,较为显豁地透露了其中的寓意:名为咏物,实为抒怀。诗中修竹的品性、洞箫的理想和追求,实为诗人刚直不阿、不趋炎附势、坚贞不二的品格、美好的人生理想和昂扬奋发的精神的写照。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 ► 163篇诗文 ► 211条名句

猜您喜欢

马说

韩愈韩愈 〔唐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 同:衹)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霁雪

戎昱戎昱 〔唐代〕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黄河行

贡泰父 〔元代〕

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
或云昆仑之山出西纪,元气融结自兹始。
地维崩兮天柱折,于是横奔逆激日夜流不已。
九功歌成四载止,黄熊化作苍龙尾。
双谼凿断海门开,两鄂崭崭尚中峙。
盘涡荡激,回湍冲射,悬崖飞沙,断岸决石,瞬息而争靡。
洪涛巨浪相豗,怒声不住从天来。
初如两军战方合,飞炮忽下坚壁摧。
又如丰隆起行雨,鞭笞铁骑驱奔雷。
半空澎湃落银屋,势连渤澥吞淮渎。
天吴九首兮,魌魋独足。
潜潭雨过老蛟吟,明月夜照鲛人哭。
扁舟侧挂帆一幅,满耳萧萧鸟飞速。
徐邳千里半日程,转盼青山小如粟。
吁嗟雄哉!其水一石,其泥数斗。
滔滔汩汩兮,同宇宙之悠久。
泛中流以击楫兮,招群仙而挥手。
好风兮东来,酬河伯兮杯酒。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