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诗词取名

张九龄张九龄 〔唐代〕

海上1生明23,天涯45此时6

1.海上:海上用作人名喻指朝气蓬勃、厚德载物之意。2.生明:生明用作人名喻指生生不息、通儒达士、财源广进之意。3.:月字含义为月琴、月光、月色、月明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出尘脱俗、美轮美奂之意;

4.天涯:天涯用作人名喻指举世无双、足智多谋之意。

5.:共字含义为共享、共同、环绕、恭敬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恭而有礼、协力同心之意;

6.:时字含义为时彦、时候、光阴、时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鸿运当头、顺水顺风之意;

情人1怨遥夜2,竟夕3起相45

1.情人:情人用作人名喻指聪明正直、材德兼备、名满天下之意。

2.遥夜:遥夜用作人名喻指敬仰尊重、光芒万丈之意。

3.竟夕:竟夕用作人名喻指尽善尽美、安享天伦之意。

4.起相:起相用作人名喻指建功立业、长相出众之意。

5.:思字含义为思路、构思、想念、考虑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深思熟虑、才思敏捷之意;

灭烛怜光12,披衣觉3露滋4

1.怜光:怜光用作人名喻指善解人意、功勋卓著之意。

2.:满字含义为美好、完善、充实、美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心满意足、称心快意之意;

3.衣觉:衣觉用作人名喻指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之意。

4.露滋:露滋用作人名喻指清莹秀彻、珠圆玉润、日新月异之意。

1堪盈2手赠3,还4寝梦佳56

1.:不字含义为不偏不倚、不言而信、不凡、副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气宇轩昂、卓尔不群之意;

2.:盈字含义为圆满、充满、旺盛、富足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貌美如花、纯洁无暇之意;

3.:赠字含义为赠贻、赠送、给予、送给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乐善好施、心怀宽广之意;

4.:还字含义为依然、还淳返朴、还淳反素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不忘初心、重情重义之意;

5.梦佳:梦佳用作人名喻指貌美如花、梦想成真、好运连连之意。

6.:期字含义为期许、期待、如期、期望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指日可待、惜时如金之意;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在朝中任宰相的张九龄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就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到梦乡觅取佳期。

注释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赏析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内。吹灭蜡烛地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就把彻夜难眠的形象传神地描绘出来。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 ► 225篇诗文 ► 130条名句

猜您喜欢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
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咏牡丹

俞大猷 〔明代〕

闲花眼底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
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更谁知。

端正好·碧云天

王实甫王实甫 〔元代〕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