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鸮诗词取名

诗经·国风·豳风 〔先秦〕

鸱鸮鸱鸮,既取1我子2,无3毁我室4。恩斯5勤斯6,鬻子之7闵斯8

1.:取字含义为吸取、获得、进取、采取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马到成功、积极进取之意;2.:子字含义为君子、子谅、骄子、儿女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花开富贵、出类拔萃之意;3.:无字含义为无量、无限、没有、无涯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心无旁骛、一尘不染之意;

4.:室字含义为房屋、屋子、房间、工作部门。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幸福甜蜜、其乐融融之意;

5.恩斯:恩斯用作人名喻指谦谦君子、温文尔雅、感恩之心之意。

6.勤斯:勤斯用作人名喻指天道酬勤、全力以赴之意。

7.子之:子之用作人名喻指持之以恒、善良温婉之意。

8.闵斯:闵斯用作人名喻指善解人意、温文尔雅、温柔体贴之意。

迨天之12阴雨3,彻4彼桑土5,绸6缪牖户。今女78民,或敢9侮予10

1.天之:天之用作人名喻指善良温婉、持之以恒之意。

2.:未字含义为未来、不曾、没有、未知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专心致志、相融以沫之意;

3.:雨字含义为雨点、雨烟、雨露、雨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乐于助人、广结善缘之意;

4.:彻字含义为通达、彻朗、亮彻、明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真知炽见、独具慧眼之意;

5.桑土:桑土用作人名喻指同舟共济、精诚团结之意。

6.:绸字含义为绸子、绸舞、绸缎、尊贵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花开富贵、温柔可人之意;

7.今女:今女用作人名喻指婀娜多姿、温柔如水、焕然一新之意。

8.:下字含义为退让、攻破、当下、低处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豁达大度、大智若愚之意;

9.:敢字含义为敢勇、胆量、自然、谦虚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浩然正气、胆识过人之意;

10.:予字含义为赐予、获得、慷慨、名誉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交口称赞、功勋卓著之意;

予手拮据,予所1捋荼。予所蓄租,予口2卒瘏,曰予3未有4室家5

1.:所字含义为适宜、处所、地方、接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人心所向、尽其所能之意;

2.:口字含义为器官、口才、谈吐、嘴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伶牙俐齿、能言善辩之意;

3.曰予:曰予用作人名喻指循循善诱、冰雪聪明之意。

4.未有:未有用作人名喻指相融以沫、财源广进、专心致志之意。

5.:家字含义为家庭、国家、家教、教养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天伦之乐、吉祥如意之意;

予羽1谯谯,予尾2翛翛,予室翘3翘。风雨4所漂5摇,予维6音哓78

1.予羽:予羽用作人名喻指金榜题名、交口称赞、志向远大之意。

2.:尾字含义为末端、结尾、尾巴、圆满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小鸟依人、功德圆满之意;

3.:翘字含义为翘望、翘楚、连翘、出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积极进取、志向高远之意;

4.风雨:风雨用作人名喻指一触即发、广结善缘之意。

5.:漂字含义为漂亮、漂渺、漂洒、飘然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眉清目秀、楚楚动人之意;

6.予维:予维用作人名喻指功勋卓著、金榜题名、交口称赞之意。

7.音哓:音哓用作人名喻指多才多艺、舌战群儒之意。

8.:哓字含义为辩论、争吵、惶恐、辩解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舌战群儒、慧心妙舌之意;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寓言诗,当作于西周时期。《毛诗序》谓:“《鸱鸮》,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焉。”方玉润《诗经原始》、魏源《诗古微》又以为乃“周公悔过以儆成王”、“周公戒成王”之作。

由来

  鸱鸮,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写给周成王的诗(周文王是周武王和周公旦的父亲,周武王是周成王的父亲)。周武王病故后,周公旦按照他的临终嘱托让他的十三岁儿子姬诵继承天子之位,并由周公旦辅佐,即代理执政。

  周公为了更好的辅政,他废除了从夏朝一直遗留下来的王位继承制度,即先由兄及弟,然后再传儿子的办法,这个办法避免了争权夺利的悲剧发生,但也招来了周武王的弟弟管叔的不满,周公新颁布的继承法让管叔继承王位的希望破灭,同时,因为周公几乎将什么权都握在自己手里,管叔将心比心认为周公旦将来一定会取周成王而代之,便在朝中散布周公旦夺取王位的谣言,同时和武庚勾结,怂恿他起兵反叛,想以此逼周公旦下台,但这些使周成王也半信半疑,周公旦为了制止谣言,自己离开了镐京,临走写了鸱鸮这首诗。

  周公吐哺的成语也是由于周公旦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而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猫头鹰你这恶鸟,已经夺走了我的雏子,再不能毁去我的窝巢。我含辛茹苦,早已为养育雏子病了!
我趁着天未阴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将窗扇门户缚紧。现在你们树下的人,还有谁敢将我欺凌!
我用拘挛的手爪,采捋茅草花;又蓄积干草垫底,喙角也累得病啦,只为了还未筑好的家。
我的翅羽稀落,我的尾羽枯槁;我的巢儿垂危,正在风雨中飘摇。我只能惊恐地哀号!

注释
鸱鸮(chī xiāo):猫头鹰。
子:指幼鸟。
室:鸟窝。
恩:爱。《鲁诗》“恩”作“殷”,尽心之意。斯:语助词。
鬻(yù):育。闵:病。
迨(dài):及。
彻:通“撤”,取。桑土:《韩诗》作“桑杜”,桑根。
绸缪(móu):缠缚,密密缠绕。牖(yǒu):窗。户:门。
女:汝。下民:下面的人。或:有。
拮(jié)据(jū):手病,此指鸟脚爪劳累。
捋(luō):成把地摘取。荼:茅草花。
蓄:积蓄。租:通“苴”(居),茅草。
卒瘏(tú):患病。卒通“悴”。室家:指鸟窝。
谯(qiáo)谯:羽毛疏落貌。
翛(xiāo)翛:羽毛枯敝无泽貌。
翘(qiáo)翘:危而不稳貌。
哓(xiāo)哓:惊恐的叫声。

鉴赏

  寓言是一种借说故事以寄寓人生感慨或哲理的特殊表现方式。它的主角可以是现实中人,也可以是神话、传说中的虚幻人物,而更多的则是自然界中的虫鱼鸟兽、花草木石。这种表现方式,在战国的诸子百家之说中曾被广为运用,使古代的说理散文增添了动人的艺术魅力,放射出奇异的哲理光彩。

  但以寓言作诗,在先秦却不多见;只是到了汉代,才在乐府诗中成批涌现,一时蔚为奇观。倘要追溯它的源头,虽然可与战国诸子之作遥相接续,但其“天造草昧”的创制,还得首推这首在“诗三百篇”中也属凤毛麟角的《鸱鸮》。

  这首诗的主角,是一头孤弱无助的母鸟。当它在诗中出场的时候,正是恶鸟“鸱鸮”刚刚洗劫了它的危巢,攫去了雏鸟在高空得意盘旋之际。诗之开笔“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即以突发的呼号,表现了母鸟目睹“飞”来横祸时的极度惊恐和哀伤。人们常说:“画为无声诗,诗为有声画。”此章的展开正是未见其影先闻其“声”,在充斥诗行的怆然呼号中,幻化出母鸟飞归、子去巢破的悲惨画境。当母鸟仰对高天,发出凄厉呼号之际,人们能体会到它此刻该怎样毛羽愤竖、哀怒交集。但鸱鸮之强梁,又不是孤弱的母鸟所可惩治的。怆怒的呼号追着鸱鸮之影远去,留下的便只有“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的伤心呜咽了。这呜咽传自寥廓无情的天底,传自风高巢危的树顶,而凝聚在两行短短的诗中,至今读来令人颤栗。

  正如人们很少关注鸟兽的悲哀一样,人类也很少能了解它们在面对灾祸时的伟大、坚强。诗中的母鸟看似孤弱,却也一样富于生存的勇气和毅力。它刚还沉浸在丧子破巢的哀伤之中,即又于哀伤中抬起了刚毅的头颅:“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它要趁着天晴之际,赶快修复破巢。这第二章仍以母鸟自述的口吻展开,但因为带有叙事和描摹,读者所读见的,便恍如镜头摇转式的特写画面:哀伤的母鸟急急忙忙,忽而飞落在桑树林间,啄剥着桑皮根须;忽而飞返树顶,口衔着韧须细细缠缚窠巢。“彻彼”叙其取物之不易,“绸缪”状其缚结之紧密。再配上“啾啾”啼鸣的几声“画外音”,读者便又听到了母鸟忙碌之后,所发出的既警惕又自豪的宣言:“今女下民,或敢侮予!”那是对饱经骚扰的下民往事的痛愤回顾,更是对缚扎紧密的鸟巢的骄傲自许,当然也包含着对时或欺凌鸟儿的“下民”的严正警告。倘若人类真能解破鸟语,是应该谨记这母鸟的警告,而对它的坚韧、顽强肃然起敬的了。

  三、四两章宜作一节读。这是母鸟辛勤劳作后的痛定思痛,更是对无法把握自身命运的处境的凄凄泣诉,“予手拮据”、“予口卒瘏”、“予羽谯谯”、“予尾翛翛”:遭受奇祸的母鸟终于重建了自己的巢窠,充满勇气地活了下来。但是,这坚强的生存,对于孤弱的母鸟来说,是付出了无比巨大的代价。

  它的鸟爪拘挛了,它的喙角累病了,至于羽毛、羽尾,也全失去了往日的细密和柔润,而变得稀疏、枯槁。这些怆楚的自怜之语,发之于面临奇灾大祸,而挣扎着修复鸟巢的万般艰辛之后,正如潮水之汹涌,表现着一种悲从中来的极大伤痛。然而更令母鸟恐惧的,还是挟带着自然威力的“风雨”:鸱鸮的进犯纵然可以凭非凡的勇气抵御,但对这天地间之烈风疾雨,小小的母鸟却无回天之力了。“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晓哓!”诗之结句,正以一声声“哓哓”的鸣叫,穿透摇撼天地的风雨,喊出了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母鸟之哀伤。

  倘若仅从诗面上看,《鸱鸮》也堪称一首代鸟写悲的杰作:它写鸟像鸟,通篇用了母鸟的“语言”,逼真地传写出了既丧爱雏、复遭巢破的鸟禽之伤痛,塑造了一头虽经灾变仍不折不挠重建“家室”的可敬母鸟的形象。如果鸟禽有知,亦当为诗人对它们生活情状描摹之精妙、心理情感体味之真切,而“啾啾”叹惋。然而这毕竟是一首“寓言诗”,与其说是代鸟写悲,不如说是借鸟写人,那母鸟所受恶鸮的欺凌而丧子破巢的遭遇,以及在艰辛生存中面对不能把握自身命运的深深恐惧,正是下层人民悲惨情状的形象写照。由此反观全诗,则凶恶的“鸱鸮”、无情的“风雨”,便全可在人世中显现其所象征的真实身份。而在母鸟那惨怛的呼号和凄怆的哀诉中,正传达着久远以来受欺凌、受压迫人们的不尽痛愤。

  旧说如《毛诗序》谓此诗乃“周公救乱”之作,方玉润《诗经原始》、魏源《诗古微》又以为乃“周公悔过以儆成王”、“周公戒成王”之作,虽也知诗用借喻手法,但坐实本事,反而扞格不通。

  《鸱鸮》,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焉。

猜您喜欢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欧阳修欧阳修 〔宋代〕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狼山观海

王安石王安石 〔宋代〕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塞下曲

李贺李贺 〔唐代〕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