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之方中诗词取名

诗经·国风·鄘风 〔先秦〕

定之1方中2,作于3楚宫4。揆之以56,作7于楚89。树之10榛栗11,椅桐梓12漆,爰伐琴13瑟。

1.定之:定之用作人名喻指安居乐业、善良温婉、养尊处优之意。2.方中:方中用作人名喻指才德兼备、忠肝义胆之意。3.作于:作于用作人名喻指百里挑一、行成于思、积极进取之意。

4.楚宫:楚宫用作人名喻指金玉满堂、耳聪目明、楚楚动人之意。

5.之以:之以用作人名喻指志向高远、抱负不凡之意。

6.:日字含义为温暖、和善、明朗、温和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旭日东升、光辉灿烂之意;

7.:作字含义为造就、作为、事业、兴起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大有作为、积极进取之意;

8.于楚:于楚用作人名喻指百里挑一、出类拔萃、光彩夺目之意。

9.:室字含义为房屋、屋子、房间、工作部门。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幸福甜蜜、其乐融融之意;

10.树之:树之用作人名喻指持之以恒、光明磊落之意。

11.榛栗:榛栗用作人名喻指硕果累累、才华横溢之意。

12.桐梓:桐梓用作人名喻指积极进取、坚毅勇敢、花开富贵之意。

13.:琴字含义为琴键、乐器、琴书、古琴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勤奋好学、品味高雅之意;

1彼虚2矣,以望34矣。望楚5与堂6,景山7与京8。降9观于1011,卜云12其吉13,终焉允14臧。

1.:升字含义为升腾、高升、升平、晋升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步步高升、蒸蒸日上之意;

2.:虚字含义为虚己、虚怀、虚碧、谦虚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虚怀若谷、淡泊明志之意;

3.以望:以望用作人名喻指抱负不凡、德高望重之意。

4.:楚字含义为华丽、清秀、鲜明、清楚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耳聪目明、楚楚动人之意;

5.望楚:望楚用作人名喻指拨云睹日、声名远播之意。

6.与堂:与堂用作人名喻指光明磊落、乐善好施、与人为善之意。

7.景山:景山用作人名喻指顺利、景星庆云、良辰美景之意。

8.与京:与京用作人名喻指与人为善、乐善好施、气势恢宏之意。

9.:降字含义为降祥、降福、降德、快乐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喜笑颜开、和和美美之意;

10.观于:观于用作人名喻指百里挑一、远见卓识之意。

11.:桑字含义为桑树、桑椹、甜美、桑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甜美可人、清丽脱俗之意;

12.卜云:卜云用作人名喻指志向高远、知书达理之意。

13.其吉:其吉用作人名喻指吉星高照、和和美美、其乐融融之意。

14.焉允:焉允用作人名喻指众望所归、抱诚守真之意。

灵雨1既零2,命3彼倌人4。星言56驾,说于桑78。匪直也9人,秉心10塞渊11。騋牝三千12

1.灵雨:灵雨用作人名喻指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聪明伶俐之意。

2.:零字含义为零度、零香、零雨、独一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独一无二、出类拔萃之意;

3.:命字含义为生命、奉命、拼命、好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自强自立、雷厉风行之意;

4.:人字含义为人豪、人和、人杰、人才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名满天下、材德兼备之意;

5.星言:星言用作人名喻指聪明伶俐、拔群出萃、远见卓识之意。

6.:夙字含义为夙夜、晨曦、夙就、肃敬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年轻有为、蒸蒸日上之意;

7.于桑:于桑用作人名喻指出类拔萃、甜美可人之意。

8.:田字含义为田田、田野、田畴、农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富甲一方、脚踏实地之意;

9.直也:直也用作人名喻指刚正不阿、光明磊落之意。

10.秉心:秉心用作人名喻指有气有节、才思敏捷之意。

11.塞渊:塞渊用作人名喻指学识渊博、才高八斗、雄才伟略之意。

12.三千:三千用作人名喻指名垂千古、千伶百俐、永不放弃之意。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卫文公的晚年或死后,是追叙当时情事,具有史诗性质。它与《大雅·公刘》写周人先祖公刘带领周民由邰迁豳时相地形、建京邑、治田地等颇相类。这篇风诗意在歌功颂德,称颂的对象则是卫文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定星十月照空中,楚丘动土筑新宫。度量日影测方向,楚丘造房正开工。栽种榛树和栗树,还有梓漆与椅桐。成材伐作琴瑟用。
登临漕邑废墟上,把那楚丘来眺望。望了楚丘望堂邑,测量山陵与高冈,走下田地看农桑。求神占卜显吉兆,结果必然很安康。
好雨夜间下已停,吩咐驾车小倌人。 天晴早早把车赶,歇在桑田劝农耕。他是正直有为人,内心充实又深沉。良马三千多如云。

注释
定:定星,又叫营室星。十月之交,定星昏中而正,宜定方位,造宫室。
于:古声与为通,作为之意。
楚:楚丘,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东、濮阳西。
揆(音葵):测度。
日:日影。
榛、栗、椅、桐、梓、漆:皆木名。椅,山桐子。
虚(音区):一说故城,一说大丘,同“墟”。
堂:楚丘旁邑。
景山:大山。
京:高丘。
臧:好,善。
灵:善。
零:落雨。
倌:驾车小臣。
星言:晴焉。
夙:早上。
说:通“税”,歇息。
匪:犹“彼”。
直:特也。
秉心:用心、操心。
塞渊:踏实深远。
騋:七尺以上的马。
牝:母马。
三千:约数,表示众多。

赏析

  此诗分三章,每章共七句。首章写在楚丘营建宫室。古代科学技术还比较原始,建造宅邸需要定向,只能依靠日星。定星每年夏历十月十五至十一月初,黄昏时分出现在正南天空,与北极星相对应,就可准确测定南北方位。至于东西,揆度日影也可确知。又十月后期方届农闲,严寒尚未至,古人于此时修宫筑室,自是相当科学。至于栽种树木,古代在宫殿庙宇建筑旁需植名木,如“九棘”“三槐”之类,也有一定规定。楚丘宫庙等处种植了“榛栗”,这两种树的果实可供祭祀;种植了“椅桐梓漆”,这四种树成材后都是制作琴瑟的好材料。古人大兴土木兼顾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这对今天也是一种启发。“爰伐琴瑟”,很有意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国之初就考虑到将来能歌舞升平,琴瑟悠飏,可见深谋远虑与充满自信,非苟且偷安者比,由此让人品尝出诗中隐寓的褒美之意。首章写的是群体劳动,那样的科学规划,那样的紧张有序,那样的自豪自信,在颇为整饬而略带进行曲色彩的诗行中,读者仿佛触摸到了卫人重建家园时那种明朗而又热烈的欢快脉搏。可是,人们不可能自发盲目劳作,也不可能群龙无首,这一大规模工程究竟由谁擘画和领导的,由此造成小小悬念,自然折入二章的倒叙缘由,章法安排上具有跌宕之势。

  二章追叙卫文公卜筑楚丘的全过程。全过程包括二个层次:尽人事,敬天命。前五句为尽人事,先是“望”,后是“观”。望是登高远望,登上漕邑故墟,眺望楚丘。“望楚”的重复,说明端详得极其细致,慎重而又慎重。此外。还考察了附近的堂邑和高高下下的大小山丘。这显示文公有丰富的堪舆风水知识。“观”是降观,下到田地察看蚕桑水土,是否宜耕宜渔。这都是有关国计民生的根本大计,作为贤君自然不会疏忽。这五句从“登”到“降”,从“望”到“观”,全景扫描,场面宏远,在广阔雄伟的背景上刻划了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的文公形象。最后两句写占卜,经“天意”认可,人事才算定局,它有助于今天读者认识古代历史。

  与二章大刀阔斧手笔迥不相侔,三章却于细微处见精神。三章写文公躬劝农桑。“好雨知时节”,有一天夜里春雨绵绵滋润大地,黎明时分天转晴朗,文公侵晨起身,披星戴月,吩咐车夫套车赶往桑田。这幅具体的细节描写图,要传达的信息也不言而喻:文公重视农业生产,亲自前往劝耕督种。由小见大,文公平时夙兴夜寐劳瘁国事的情景,都不难想见。

  三章的最末三句是全篇的结穴,揭出题旨:他可不是平庸的一般的人,他的用心是多么的实在多么的深远啊!全诗叙事,都用赋的手法,从赋中让人品味出赞颂的韵味。“匪直也人,秉心塞渊。”二句虽然也是赋,却有更多的抒情色彩。由于文公“秉心塞渊”,崇尚实际,不繁文缛节做表面文章,才使卫国由弱变强。一、二、三章的所有叙写,无不围绕“秉心塞渊”而展开。

  诗末句“騋牝三千”,好像与全诗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构成一种因果关系。上述卜地、筑宫、兴农种种是因,此句是果。兵强马壮,常体现一国的富强,在文公治理下,卫国确实日臻富强。《诗经原始》也高度评价文公治卫,称其“不数年而戎马寖强,蚕桑尤盛,为河北巨邦。其后孔子适卫犹有庶哉之叹,则再造之功不可泯也”。

猜您喜欢

咏铜雀台

汪遵 〔唐代〕

铜雀台成玉座空,短歌长袖尽悲风。
不知仙驾归何处,徒遣颦眉望汉宫。

菩萨蛮·春风吹绿湖边

高观国高观国 〔宋代〕

春风吹绿湖边草,春光依旧湖边道。玉勒锦障泥,少年游冶时。
烟明花似绣,且醉旗亭酒。斜日照花西,归鸦花外啼。

狼山观海

王安石王安石 〔宋代〕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