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寄远上人诗词取名

孟浩然孟浩然 〔唐代〕

一丘12欲卧,三3径苦无资4

1.一丘:一丘用作人名喻指忠贞不渝、精诚团结之意。2.:常字含义为长久、恒久、平凡、经常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善始善终、持之以恒之意;3.:三字含义为三思、众多、多次、多数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意志坚定、永不放弃之意;

4.无资:无资用作人名喻指一尘不染、心无旁骛、冰雪聪明之意。

北土1非吾23,东林4怀5我师6

1.北土:北土用作人名喻指权略善战、心胸宽广、厚德载物之意。

2.非吾:非吾用作人名喻指品貌不凡、坚若磐石之意。

3.:愿字含义为希望、乐意、想要、恭谨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豪情壮志、平安喜乐之意;

4.东林:东林用作人名喻指年富力强、旭日东升之意。

5.怀:怀字含义为包容、怀德、怀玉、想念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心怀大志、胸怀宽广之意;

6.:师字含义为师表、文明、出众、导师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为人师表、清正廉明之意;

黄金1燃桂23,壮志4逐年5衰。

1.黄金:黄金用作人名喻指勇往直前、魅力不凡之意。

2.燃桂:燃桂用作人名喻指热情洋溢、尊荣显贵之意。

3.:尽字含义为完毕、尽责、全部、尽情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全力以赴、兢兢业业之意;

4.壮志:壮志用作人名喻指身体强壮、年轻力壮、勇往直前之意。

5.:年字含义为年华、青春、活泼、美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举足轻重、福寿康宁之意;

日夕1凉风23,闻蝉4但益5悲。

1.日夕:日夕用作人名喻指福泰康宁、心怀大志、旭日东升之意。

2.凉风:凉风用作人名喻指雷厉风行、诚至金开之意。

3.:至字含义为至至、至贤、至才、至高无上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功成名就、功勋卓著之意;

4.闻蝉:闻蝉用作人名喻指德高望重、声名远播之意。

5.:益字含义为好处、增加、益处、富裕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良师益友、荣华富贵之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孟浩然第一次到长安应举不中、滞留至秋天时,即开元十五年(727)至开元十七年(729)间。科举考试,在春天举行,落榜后不离开长安,一般是准备来年再考。孟浩然未必没有这样的打算。但秋天到来时,他在长安待不下去了,就写了这首诗寄给远方友人远上人,抒发悲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本想长久地归隐山林,又苦于无钱举步维艰。
滞留长安不是我心愿,心向东林把我师怀念。
黄金像烧柴一般耗尽,壮志随岁月逐日衰减。
黄昏里吹来萧瑟凉风,听晚蝉声声愁绪更添。

注释
远上人: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远是法号。事迹未详。
一丘: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语出《晋书·谢鲲传》。
三径:《三辅决录》卷一谓“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便指归隐后所住的田园。
东林:指庐山东林寺,这里借指远上人所在的寺院。
黄金燃桂尽:《战国策·楚策三》谓“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这里喻处境窘困。燃桂:烧贵如桂枝的柴。
闻蝉:听蝉鸣能引起人悲秋之感。卢思道《听鸣蝉篇》有“听鸣蝉,此听悲无极”。

鉴赏

  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当为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坦率的抒情诗。

  第一联从正面写“所欲”。作者的所欲,原本为隐逸;但诗中不用隐逸而用“一丘”、“三径”的典故。“一丘”颇具山野形象,“三径”自有园林风光。用形象以表明隐逸思想,是颇为自然的。然而“苦无资”三字却又和作者所欲发生了矛盾,透露出他穷困潦倒的景况。

  “北土非吾愿”,是从反面写“不欲”。“北土”指“秦中”,亦即京城长安,是士子追求功名之地,这里用以代替做官,此句表明了不愿做官的思想。因而,诗人身在长安,不由怀念起庐山东林寺的高僧来了。“东林怀我师”是虚写,一个“怀”字,表明了对“我师”的尊敬与爱戴,暗示追求隐逸的思想,并紧扣诗题中的“寄远上人”。这二句,用“北土”以对“东林”,用“非吾愿”以对“怀我师”,对偶相当工稳。同时正反相对,相得益彰,更能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人进而抒写自己滞留帝京的景况和遭遇。“黄金燃桂尽”,表现了旅况的穷困;“壮志逐年衰”,表现了心意的灰懒。对偶不求工稳,流畅自然,意似顺流而下,这正是所谓“上下相须,自然成对”(《文心雕龙·丽辞》)。

  七句写“凉风”,八句写“蝉鸣”。这些景物,表现出秋天的景象。凉风瑟瑟,蝉鸣嘶嘶,很容易使人产生哀伤的情绪。再加以作者身居北土,旅况艰难,官场失意,呼吁无门,所以会感到“益悲”。

  这首诗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直抒胸臆。感情的难以抒发,在于抽象。诗人常借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描写以抒发感情;表达感情的词语,往往一字不用。而此诗却一反这种通常的写法。对“一丘”称“欲”,对“无资”称“苦”;对“北土”则表示“非吾愿”,思“东林”于是“怀我师”;求仕进而不能,这使得作者的壮志衰颓;流落秦中,穷愁潦倒;感受到凉风、听到蝉声而“益悲”。这种写法,有如画中白描,不加润色,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而读者读来并不感到抽象,反而显得诗人的率真和诗风的明朗。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 ► 320篇诗文 ► 305条名句

猜您喜欢

酒泉子·日映纱窗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故乡春,烟霭隔,背兰釭。
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草初齐,花又落,燕双飞。

野人饷菊有感

张煌言张煌言 〔明代〕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好了歌

曹雪芹曹雪芹 〔清代〕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