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有怀诗词取名

孟浩然孟浩然 〔唐代〕

木落1雁南23,北风4江上56

1.木落:木落用作人名喻指海纳百川、心胸宽广、温柔敦厚之意。2.雁南:雁南用作人名喻指一帆风顺、展翅高飞、以礼相待之意。3.:度字含义为标准、尺度、气度、温度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胸襟开阔、褒善贬恶之意;

4.北风:北风用作人名喻指心胸宽广、一触即发、雷厉风行之意。

5.江上:江上用作人名喻指抱负不凡、勇往直前、海纳百川之意。

6.:寒字含义为冷艳、寒露、寒冷、寒玉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一尘不染、铮铮铁骨之意;

我家襄1水曲2,遥3隔楚云45

1.家襄:家襄用作人名喻指吉祥如意、和和美美之意。

2.水曲:水曲用作人名喻指出谷黄莺、上善若水、温柔如水之意。

3.:遥字含义为遥望、尊敬、飘遥缭绕、心向远方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敬仰尊重、光芒万丈之意;

4.楚云:楚云用作人名喻指志向高远、耳聪目明、光彩夺目之意。

5.:端字含义为端秀、人品、端静、端切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为人正直、品性端正之意;

1泪客中23,孤帆天45看。(孤帆6 一作7:归8帆)

1.:乡字含义为乡村、乡镇、家乡、乡土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反哺归真、与世无争之意;

2.客中:客中用作人名喻指受人尊重、忠肝义胆之意。

3.:尽字含义为完毕、尽责、全部、尽情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全力以赴、兢兢业业之意;

4.帆天:帆天用作人名喻指举世无双、思维辽阔之意。

5.:际字含义为机会、国际、欣赏、交际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乘时乘势、蛟龙得水之意;

6.:帆字含义为布篷、勇敢、壮志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一帆风顺、扬帆远航之意;

7.一作:一作用作人名喻指专心致志、忠贞不渝、善始善终之意。

8.:归字含义为回到、聚拢、依附、并入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幸福如意、婚姻甜蜜之意;

1津欲2有问3,平海4夕漫56

1.:迷字含义为迷人、迷恋、沉醉、迷路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意指美丽、靓丽可人之意;

2.:欲字含义为希望、需要、渴望、婉顺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敏而好学、志存高远之意;

3.有问:有问用作人名喻指彬彬有礼、财源广进、独具慧眼之意。

4.平海:平海用作人名喻指博览群书、平安喜乐、明辨是非之意。

5.夕漫:夕漫用作人名喻指柔情似水、福泰康宁之意。

6.:漫字含义为浩大、流淌、连绵不尽等之义,用作名字寓意为柔情似水、心胸宽阔之意;

创作背景

  公元727年孟浩然曾(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当作于漫游长江下游时期的一个秋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
我家就在弯曲的襄水边,远隔楚地天地云海茫茫。
思乡的眼泪在异乡流尽,遥看天边的归来孤帆。
风烟迷离渡口又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注释
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雁南度:大雁南飞。南:一作“初”。
襄(xiāng)水曲(qū):在汉水的转弯处。襄水,汉水流经襄阳(今属湖北)境内的一段。曲,江水曲折转弯处,即河湾。襄:一作“湘”,又作“江”。曲:一作“上”。
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云:一作“山”。
乡泪客中尽: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无比辛酸。
孤:一作“归”。
天际:天边。一作“天外”。
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
平海:宽广平静的江水。
漫漫:水广大貌。

鉴赏

  这是一首抒情诗。根据诗的内容来看,大约是作者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当时正是秋季、天却相当寒冷。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再加以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第一联是说,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因而江上分外寒冷。第一联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的事物,点名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这是一种“兴”起的手法,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

  这是一种“兴”起的手法,诗很自然地进入第二联。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襄水”,亦即“襄河”。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所以作者以“曲”概括之。“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这个“隔”字,已透露出思乡之情。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是很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造意之苦的。

  如果说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带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点明;那么第三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不仅自己思乡,而且家人也在盼望着自己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家人的想望,自然是假托之词,然而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津:渡口。平海:至水面平阔,古时也称江为海。最后两句是说,风烟迷失了去渡口的道路,茫茫的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和从政的冲突。如今孟浩然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境况颇与孔子相似,瞻念前途渺茫,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这首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 ► 320篇诗文 ► 305条名句

猜您喜欢

寄令狐郎中

李商隐李商隐 〔唐代〕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
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歌楼酒旆,故故招人,权典青衫。

晴江秋望

崔季卿 〔唐代〕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