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客中过寒食已有七年,不能够祭扫在祖坟前。
儿女们都已经在外乡长大,与故乡相隔万水千山。
明月惊飞了绕树的乌鹊,空山里只有杜鹃在声声鸣叫着。
高堂上明镜里悲叹白发,每日里思念游子泪如涌泉。
注释
寒食:清明前一天,扫墓祭祖的节日。
七度:作家离家已七年,未曾归乡扫墓。
墓田:指坟地。
他乡:外乡。时作者居北京。
故国:指故乡。
“明月”句:借用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之句。
“空山”句:借用李白“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之句。
高堂:这里指家中的父母。李白《将进酒》诗有“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之句。
赏析
这首诗写寒食节的风俗,以及自己对家园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是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首联和颔联先从离乡七年写起,作者写自己离乡期间未曾扫墓可谓不孝。由此过渡到思亲,再从他乡思绪飞越山川回到故园。颈联虚写寒食节的景象,实则写自己未归故乡和故乡归未得的心境。同时也写出孝思之绵远,景象之深邃,长夜难眠,悲不自已,这是以景衬情。曹操诗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处“明月飞乌鹊”也有“何枝可依”的思绪愁肠。杜鹃鸟叫,民间以为“归不得也么哥哥”以至悲泣啼血,也是恨不能归乡之意。末联诗人叙说自己不尽的孝思,既有伤感,又有自责,既是安慰,又是怀念。余怀缕缕,溢于言表,直抒胸臆,点明主题。 [4]
这首诗整体上充满了愧疚自责的心情,这包括对死者祖辈不敬,对生者父亲不孝。作者本身就是以孝敬、孝顺、孝心为最高敬老标准的学者。他被迫寄居京城,却又无法施展才华,心中的悔恨无法言说。这种笔法令人产生邈远无际的联想。 [3]
这首诗主要是白描写法,明白如话,而又蕴藉情深。这在古代诗人看来,也是不易的,是值得现在写今诗和新诗的作者揣摩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