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五首·其三

苏轼苏轼 〔宋代〕

他时雨夜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南堂五首·其三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南堂新葺之时。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先寓居定惠院,后迁居距离大江八十步的临皋亭(驿)。元丰六年五月,在友人的大力支持下,在临皋亭的南畔筑三间屋,苏轼名之曰南堂,完成后即景抒怀,作此组诗。本首诗就是组诗中的第三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旧时每当夜雨绵绵,我总是烦恼着频频移床,因为厌憎添人愁闷的雨声滴在我满是客愁的心上。
如今一听雨打在南堂的新瓦上,似乎已闻到东坞中池塘里的阵阵荷花香。

注释
他时:指旧时、昔日。时,一作“年”。
雨夜:一作“夜雨”,一作“雨后”。
困:指困扰。
坐:介词,因,由于。
坞(wù):四面高中间低的谷地,此处指坞中池塘。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 ► 3381篇诗文 ► 3457条名句

猜您喜欢

长相思·其一

李白李白 〔唐代〕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长天 一作:高天)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咏竹五首

憨山德清憨山德清 〔明代〕

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
纵是尘心重,相看亦顿忘。

矫矫凌云姿,风生龙夜吼。
霜雪不知年,真吾岁寒友。

霜干寒如玉,风枝响似琴。
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

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
一林寒吹发,清夜伴松涛。

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
虚窗人静听,飒飒响琅玕。

元宵

唐寅唐寅 〔明代〕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