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蔡确 〔宋代〕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夏日登车盖亭

创作背景

  蔡确积极支持王安石变法,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丞相)。神宗死,哲宗继位。元祐元年(1086年),罢知陈州。元祐二年(1087年)因为“军器监之狱”受其弟蔡硕牵连,被贬知安州(湖北安陆),夏日登车盖亭,作了十首诗,此其第二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纸围屏风石作枕头,卧在竹床多么清凉,久举书卷手已疲累,抛书一旁渐入悠长梦乡。
醒来后不觉独自微笑,把世事细细思量,忽听几声清亮的渔笛回旋在沧浪水上。

注释
车盖亭:在湖北安陆西北。
书:蔡确诗有“卧展柴桑处士诗”之句,或以为“书”即指陶渊明诗集。解为一般书史亦可。
莞然,微笑貌。
沧浪(láng):即汉水,为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

赏析

  这首诗,着意刻画了作者贬官后的闲散之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纸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濯这两句说:游亭之后,便躺在纸屏遮挡的石枕、竹方床上,看了一会儿陶渊明的诗(纸卧展柴桑处士诗濯),感到有些倦怠,便随手抛书,梦梦地睡了一觉。诗人是纸夏日登车盖亭濯的,因而,读了纸纸屏、石枕、方竹床濯,写得气清意爽;读了纸手倦抛书、午梦长濯,表现了诗人闲散之态;并且从纸午梦长濯中,还透出一点半隐半露的消息,这要联系下文来理解。

  纸睡觉莞然成独笑濯,梦醒之后,诗人纸莞然独笑濯,是在纸午梦长濯中有所妙悟,从而领略到人生如梦,富贵如云烟。。诗人所读的书,是纸柴桑处士诗濯;诗人所作的梦,也是耕樵处士之梦;梦中是处士,醒来是谪官,他想想昔为布衣平民(纸持正年二十许岁时,家苦得,衣服稍敝。濯事见《懒真子》),鸿运一来,金榜题名,仕途廿载,官至丞相,后来天翻地覆,谪居此地,如同大梦一场。由此,他想到了归隐;想到归隐,马上便有隐者的呼唤——纸数声渔笛在沧浪濯。而听到了纸数声渔笛濯,他的归隐之情就表现得更加强烈了。

  唐代诗人王维写过一首《酬张少府》:纸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濯这首诗一方面明示作者纸万事不关心濯,一方面又描摹了他聆听纸渔歌入浦深濯的情状,所以归隐的题旨比较明显。而蔡确这首诗,却仅以纸莞然独笑濯、纸数声渔笛濯揭示主旨,这就比王维之诗更形委婉;更具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楚辞·渔父》:纸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濯王逸《楚辞章句》注:纸水清,喻世昭明,沐浴,升朝廷也;水浊,喻世昏暗,宜隐遁也。濯描写闲散生活,委婉抒发归隐之志,便是这首诗的主旨。

蔡确

蔡确(1037—1093),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宋臣。举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调州司理参军。韩绛宣抚陕西时,见其有文才,荐于其弟开封府尹韩维属下为管干右厢公事。  ► 23篇诗文 ► 2条名句

猜您喜欢

古意

李颀李颀 〔唐代〕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

王月山 〔宋代〕

夜来疏雨鸣金井,一叶舞空红浅。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秋光苒苒。任老却芦花,西风不管。清兴难磨,几回有句到诗卷。
长安故人别後,料征鸿声里,画阑凭偏。横竹吹商,疏砧点月,好梦又随云远。间愁似线。甚击损柔肠,不堪裁翦。听著鸣蛩,一声声是怨。

过百家渡四绝句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也知渔父趁鱼急,翻著春衫不裹头。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道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著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蜘蛛作网竿。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迭重。
远草坪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形式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