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根原

  腹痛者,土湿而木贼之也1。乙木升于己土,甲木2降于戊土,肝脾左旋,胆胃右转,土气3回运而木气条达,故不痛也。水寒4土湿,脾气陷而胃气逆,肝胆郁遏,是以痛作。

  盖乙木上5升,是为枝叶,甲木下6降,是为根本。脾陷则乙木之7枝叶不能上发,横塞地下8而克己土,故痛在少腹;胃逆则甲木之根9本不能下培,盘郁地上而克戊土,故痛在心10胸。肝胆之经,旁循胁肋,左右11并行,而三阳之病,则外归于经12,三阴之病,则内归于藏。以阴盛于13内而阳盛于外,故痛在脏腑者,厥阴之邪,痛在胁肋者,少阳14之邪也。至于中气颓败,木邪内侵,则不上15不下,非左非右,而痛在当16脐,更为剧也。

  此其中17间,有木郁而生风热者。肝以风18木主令,胆从相火化气,下痛者,风多19而热少,上痛者,热多而风少20。而究其根原,总属湿寒。

  若有21水谷停瘀,当以温药下之,仲景22大黄附子汤,最善之制也。若宿物留滞,而生郁23热,则厚朴七物汤,是良法24也。如其瘀血堙塞,气道梗阻,而生痛者,则以25破结行瘀之品利之,桂枝26茯苓丸、下瘀血汤,酌其寒27热而选用焉。若无宿物,法宜28培土疏木、温寒去湿之剂,大建29中、附子粳米、乌头石脂三方30,实诸痛证之准绳也。

  姜苓31桂枝汤

  桂枝三32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33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34

  治脾肝下陷,痛在少腹者。

  柴胡桂35枝鳖甲汤

  柴胡三钱 鳖甲三36钱,醋炙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半夏37三钱 芍药三钱 茯苓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胃胆上逆,痛在心胸者。

  胃寒,加干38姜、川椒、附子。

  凡心39腹疼痛,率因水寒土湿,木气郁冲40所致。心腹痛剧欲死,四肢冰冷41,唇口指甲青白者,宜姜42、椒、附、桂,驱寒邪而达木43郁,必重用苓、甘,泻湿培土,而缓其44迫急,其痛自止。

  肝以风木主令,胆从相火化气,其间45木郁风45动,火郁热发,亦往往而有,而推其脾肾,无不湿寒之46理。即有风热兼作,用芍药、柴、芩,以泻肝胆,而脾肾之药,必宜47温燥,此定法也。

  肝主藏血,风动血耗,乙木枯槁,生意48不遂,郁怒而贼脾土,则生疼痛。若血枯木燥,宜芍49药、阿胶、归、地、首乌50之类,以滋风木。木荣51风退,即当减去,不可肆用,以败土气。

  血郁痛作,或内在脏腑,或外在经52络。其证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多怒而善忘。以肝窍于木53,主藏血而华色,血瘀不能外华,故皮肤粗涩而黑黯也。宜用54丹皮、桃仁,破其瘀血。若癥结难开,加(庶/虫)虫、虻虫之类行之55。寻常血瘀,五灵脂、山羊56血,功力亦良。

  饮食停滞,土困木郁,以致57作痛,用仲景温下之法58,大黄、姜、附,泻其食水。剧者,少加59巴霜一二厘,扩清陈宿,功效60最捷。一切宿物壅阻,并宜此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腹痛根原取名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