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

  肝主藏血,凡脏腑经络之1血,皆肝家之所灌注也。血以温2升为性,缘肾水左旋,则生肝血,肝血方生3,而已抱阳魂,故其性4温和而升散。实则直升5,虚则遏陷,升则流畅6,陷则凝瘀。

  盖血中温7气,化火之本,而温气之原8,则根于坎中之阳。坎阳虚亏,不能9生发乙木,温气衰损,故木陷而血瘀。久而10失其华鲜,是以红变而紫,紫变11而黑。木主五色,凡肌肤枯槁,目眦青黑12者,皆是肝血之瘀。而肝血不升之13原,则在于脾,脾土滞陷,生气遏抑,故肝无上达14之路。

  肝脾不升,原因15阳衰阴旺,多生下寒。而温气抑郁,火胎沦陷,往往变而为热。然热16在于肝,而脾肾两家,则全17是湿寒,不可专用清润18。至于温气颓败,下热不作者,十之六19七,未可概论也。

  血瘀之证20,其下宜温,而上宜清21,温则木生,清则火长。若木22郁而为热,乃变温而为清23,而脾肾之药,则纯宜24温燥,无有二法。以脾陷之由25,全因土湿,土湿之故,全因水寒26。肾寒脾湿,则中气不运,是以太27阴不升。水土湿寒,中气堙郁,君相28失根,半生上热。若误认阴虚,滋湿生寒29,夭枉人命,百不一救也。

  破瘀汤

  甘草二钱30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桂枝31三钱 丹参三钱 桃仁32三钱,炮,去皮尖 干姜三钱 首乌33三钱,蒸

  煎大半杯,温服3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血瘀取名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