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若

  《史记•有若1传》云:“孔子没,弟子2以若状似孔子,立以为3师。他日,进问曰:‘昔夫子4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5。弟子问何以知之,夫子曰6:《诗》不云乎?月离于毕7,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8无子,孔子曰瞿年四十后当有五9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何以知此?’有若无10以应。弟子起曰:‘有子11避之,此非子之座也!’”予谓此两事殆近于星12历卜祝之学,何足以为圣13人,而谓孔子言之乎?有若不能14知,何所加损,而弟子遽以是15斥退之乎?《孟子》称:“子夏16、子张、子游,以若似圣人,欲以所17事孔子事之,曾子不可”,但言“江、汉秋18阳不可尚”而已。未尝深诋也。《论语19》记诸善言,以有子之言20为第二章,在曾子之前21;使有避坐之事,弟子肯如是22哉?《檀弓》载有子闻23曾子“丧欲速贫,死欲速朽”两语,以为“非君24子之言”,又以为“夫子有25为言之”。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26。”则其为门弟子所敬久27矣。太史公之书,于是28为失矣。且门人所传者道也29,岂应以状貌之似而师之30邪?世所图《七十二贤31画像》,其画有若遂与孔子略32等,此又可笑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若取名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