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公堤

  杭州1有西湖,颍上亦有西湖,皆为名2胜,而东坡连守二郡。其初3得颍,颍人曰:“内翰只消游湖中,便可以4了公事。”

  秦太虚5因作一绝云:“十里荷花6菡萏初,我公身至有西湖。欲将公7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8无。”后东坡到颍,有谢9执政启云:“入参两禁,每玷北扉之荣10;出典二帮,迭为西湖之长11。”

  故其在杭12,请浚西湖,聚葑泥,筑长堤13,自南之北,横截湖中,遂名苏14公堤。夹植桃柳,中为15六桥。南渡之后,鼓吹楼船,颇极华16丽。后以湖水漱啮,堤渐凌夷17。入明,成化以前,里湖18尽为民业,六桥水流如19线。正德三年,郡守杨20孟瑛辟之,西抵北新堤为界21,增益苏堤,高二丈,阔五丈三尺22,增建里湖六桥,列种万柳23,顿复旧观。久之,柳败而稀,堤亦就24圮。

  嘉靖十二25年,县令王钅弋令犯罪轻者种桃柳为26赎,红紫灿烂,错杂如锦27。后以兵火,砍伐殆尽。万历28二年,盐运使朱炳如复29植杨柳,又复灿然。迨至崇祯30初年,堤上树皆合抱。太守31刘梦谦与士夫陈生甫辈时至32。二月,作胜会于苏堤。城中33括羊角灯、纱灯几万盏,遍挂桃柳树34上,下以红毡铺地,冶童名妓,纵饮高歌35。夜来万蜡齐烧,光明36如昼。湖中遥望堤上万蜡,湖影倍37之。萧管笙歌,沉沉昧旦38。传之38京师,太守镌级。

  因想东坡守杭39之日,春时每遇休暇,必约40客湖上,早食于山水佳41处。饭毕,每客一舟,令队长42一人,各领数妓,任其43所之。晡后鸣锣集之,复会望44湖亭或竹阁,极欢而罢。至一45、二鼓,夜市犹未散,列烛以归46。城中士女夹道云集而观之47。此真旷古风流,熙世48乐事,不可复追也已。

  张京元49《苏堤小记》:

  苏堤度六桥,堤两旁尽种桃柳,萧萧50摇落。想二三月,柳叶51桃花,游人阗塞,不若此时之52为清胜。

  李流53芳《题两峰罢雾图》:

  三桥54龙王堂,望西湖诸山,颇尽其55胜。烟林雾障,映带层叠;淡描浓抹,顷刻百态56。非董、巨妙笔,不足以发57其气韵。余在小筑时,呼小舟58桨至堤上,纵步看山,领略最多。然动59笔便不似甚矣,气韵之60难言也。予友程孟?《湖上题画》诗云61:“风堤露塔欲分明,阁雨萦62阴两未成。我试画君团63扇上,船窗含墨信风行64。”此景此诗,此人此画,俱属可想65。癸丑八月清晖阁题。

  苏轼66《筑堤》诗:

  六桥横截天汉67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忽惊二十68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

  昔日珠69楼拥翠钿,女墙犹在草70芊芊。

  东风第71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72

  又诗:

  惠勤73、惠思皆居孤山。苏子74ヘ郡,以腊日访之,作诗75云:

  天欲雪时76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77无。

  水清石出鱼可数78,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月79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80实自娱。

  道人之81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82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83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84,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85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86望云水合,但见野鹤盘87浮屠。

  兹游淡泊欢88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89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王世贞90《泛湖度六桥堤》诗:

  拂?莺啼出谷频91,长堤夭矫跨苍?。

  六桥天92阔争虹影,五马飙开散曲尘。

  碧水93乍摇如转盼,青山初沐94竞舒颦。

  莫轻杨柳无95情思,谁是风流白舍人?

  李鉴96龙《西湖》诗:

  花柳97曾闻暗六桥,近来游舫甚萧条。

  折残画阁堤边失,倒入山光98波上摇。

  秋水99湖心眸一点,夜潭塔影黛双描。

  兰亭感慨今移此,痴对雷峰话寂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公堤取名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