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本纪第三

  末帝,太祖1第三子友贞也。为人美2容貌,沈厚寡言,雅好3儒士。太祖即位,封均王4,为左天兴军使、东京5马步军都指挥使。乾化6二年六月,太祖遇弑,友珪自立7,杀博王友文,以弑帝之罪归之。以王8为东京留守、开封尹,敬翔9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10事,户部尚书李振为崇11政院使。

  明年12,友珪改元曰凤历。二月13,驸马都尉赵岩至东都14,王私与之谋,遣马慎交之魏15州,见杨师厚计事。师厚遣小校16王舜贤至洛阳,告左龙17虎统军袁象先使讨贼。是时怀18州龙骧屯兵叛,方捕索之,王乃伪为友19珪诏书,发左右龙骧在东20都者皆还洛阳,因激怒之曰21:「天子以怀州屯兵叛,追汝等22欲尽坑之。」诸将皆泣,莫知23所为。王曰:「先皇帝24经营王业三十余年,今日尚25为友珪所杀,汝等安所26逃死乎!」因出太祖画27像示诸将而泣曰:「汝能28趋洛阳擒逆贼,则转祸为福29矣。」军士皆呼万岁,请王为主30,王乃遣人趣象先等。庚寅31,象先等以禁兵讨贼,友珪死,杜晓32见杀。象先遣赵岩持传国33宝至东都,请王入洛阳,王报曰:「夷门,太祖所34以兴王业也,北拒并汾,东至35淮海,国家籓镇,多在东方36,命将出师,利于便近。」是月,皇帝即位于东37都,复称乾化三年,复博38王友文官爵。三月丁未39,更名锽。夏五月,杨师厚取40沧州。秋九月甲辰,御史大夫41姚洎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冬十二42月,晋人取幽州。

  四年43夏四月丁丑,贬于兢为莱44州司马。武宁军节度使蒋殷反,天平45军节度使牛存节讨之。

  贞明46元年春正月,存节克徐47州。三月丁卯,赵光逢48罢。平卢军节度使贺德49伦为天雄军节度使,分其相50、澶、卫州为昭德军,宣徽51使张筠为节度使。己丑,天雄军乱,贺德伦叛附于晋52。邠州李保衡叛于岐,来附。夏六53月庚寅朔,晋王李存勖54入于魏州,遂取德州。冬十月55辛亥,康王友孜反,伏诛。十一56月乙丑,改元。耀州温昭图57叛于岐,来附。是岁,更名瑱。

  二年春二58月丙申,杨涉罢。三月,镇南59军节度使刘掞及晋人战60于故元城,败绩,奔于滑州。晋人取卫州、惠州61。捉生都将李霸反,伏诛。夏六月,捉生都将张温叛降于晋。秋七62月,晋人取相州,张筠奔63于京师,安国军节度使阎宝叛附于晋。八月64丁酉,太子太保致仕赵65光逢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月,晋人取沧州,横海军66节度使戴思远奔于京师。晋人克67贝州,守将张源德死之。冬十月丁酉,中书侍郎郑珏68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三年夏四月辛卯69,右千牛卫大将军刘璩使于契丹。冬十二月,宣义70军节度使贺瑰为北面行营71招讨使。己巳,如西都72卜郊。晋人取杨刘。

  四年正73月,不克郊,己卯,至自西74都。夏四月己酉,尚书吏75部侍郎萧顷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己巳,赵光逢罢。冬十二月庚子76朔,贺瑰杀其将谢彦章77、孟审澄、侯温裕。癸亥,瑰及晋人战于胡78柳,败绩。是岁,泰宁79军节度使张守进叛附于晋,亳州团练使刘鄩为兗州安抚80制置使以讨之。五年春正月,晋军81于德胜。秋八月乙未朔,开封尹王82瓚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冬十月,刘鄩克兗州,张守进伏83诛。十二月,晋人取濮阳84。天平军节度使霍彦威85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六年夏四月己亥,降死罪以下86囚。乙巳,尚书左丞李琪87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中88节度使硃友谦袭同州,杀其节89度使程全晖,叛附于晋,泰宁军节度使刘鄩讨之。秋七月,陈州90妖贼母乙自称天子。九月庚寅,供奉官郎公远为91契丹欢好使。冬十月,母乙伏诛。

  龙德92元年春,赵将张文礼杀其君93镕来乞师,不许。三月丁亥朔,禁私度僧尼。陈州刺史惠王94友能反。夏五月丙戌朔,德音95改元,降流罪已下囚。秋,赦友能,降封房陵侯。天平军节度使戴思远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冬十月,思远及晋人战于戚城,败绩。

  二年春正月,思远袭魏州,取成安96。秋八月,滑州兵马留后段凝攻卫州,执其刺史李存儒97。戴思远克淇门、共城、新乡98

  三年春三月,潞州李继99韬叛于晋,来附。夏闰四月,唐人取郓州。五月庚申,宣义军节度使王彦章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取德胜南城。秋八月,段凝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先锋将康延孝叛降于唐。冬十月甲戌,宣义军节度使王彦章及唐人战于中都,败绩,死之。唐人取曹州。盗窃传国宝奔于唐。戊寅,皇帝崩。梁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本纪第三取名

大师微信

微信扫一扫

qmwzxfu123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