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注释)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回首高城音信阻。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青玉案:词牌名。
裛(yì)¹残别袖²燕支雨³,谩(mán)⁴留得、愁千缕。欲倩⁵归鸿⁶分付与。鸿飞不住,倚阑无语,独立长天暮。
谩
¹裛:同“浥”,沾湿。²别袖:分别时挥动的衣袖。³燕支雨:指夹着胭脂的泪水纷落如雨。燕支:即胭脂。⁴谩:欺骗。⁵倩:请托。⁶归鸿:南归的大雁,这里指回归京城之人。
不管: 不顾,不被相反的力量阻塞或阻止;无视不利的结果。
倚阑: 见“倚栏”。
别袖: 谓挥袖道别。
回首: 把头转向后方。
总是: 永远地;无例外地。
创作背景
约在绍兴八年(1138)词人刚登第的时候,与主战派赵鼎过从甚密,因而遭到秦桧的忌恨。等到词人离开泉州幕府时,皇帝召他去都城临安。他在奔赴临安之前就预感到前途不妙,故作下此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邻家的公鸡才不管离别的痛苦,还是不停地啼叫,像是在催人离去。回望高城, 音信却受到阻隔。严霜覆盖的小桥、月光笼罩的驿馆、流水环绕的村庄、烟雾蒙蒙的城市,无一不是思念你的地方。
分别时,溶有胭脂的泪水纷落如雨,沾湿了衣袖,却留下了千万缕哀愁。想请归鸿捎去我的思念,但是(冷漠无情的)鸿雁却不肯停留,展翅渐飞渐远。我倚着栏杆默然无语,独自伫立在暮色笼罩的长空之下。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
裛(yì):同“浥”,沾湿。
别袖:分别时挥动的衣袖。
燕支雨:指夹着胭脂的泪水纷落如雨。燕支:即胭脂。
谩(mán):欺骗。
倩:请托。
归鸿:南归的大雁,这里指回归京城之人。
赏析
上片写因为词人并不愿自己去临安(当时的都城)那政治斗争厌恶的地方,所以清晨听到邻家鸡叫,就像受人催促一般,感到十分厌烦。开篇的“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为、催人去寓,表面上看起来为词人在责怪晨鸡不懂离人的痛苦,实则为在变相地表达词人的不忍。和直接说自己不愿离去的词句相比,这种迂回用笔的写法更具艺术表现力。
当词人启程,欲要回望不愿离开的地方和家人时,却发现“高城音信阻寓,如此一去,今后取得联系可谓难矣。“霜桥月馆,水村烟市寓为移步换景的写法。随着他继续赶路,沿途的风景不断变化,由开始的霜中、桥与月下之馆,逐渐转换成绕水而建、水雾环绕的村郭。“总为思君处寓收尾上片,的示词人一路走来,从没有停止过对家中亲人的思念。其不舍、思念,通过景色的变化的示,以景传情,细腻而婉转,让人感同身受。
下片径承上片意脉,将“总为思君处寓中的“思寓字层层演绎,写异地恋人的两地哀愁。“燕支雨寓为女子溶有脂粉的泪水,“襄残别袖燕支雨,谩留得、愁千缕寓即为词人回想,佳人送别时敛擦泪的情景。她啼哭着为词人送别,楚楚可怜的模样,让离人更加愁肠百转。
正当他愁绪难以释怀的时候,大雁飞过。古人云:“鱼传尺素,飞鸿托书。寓北雁南飞,不受“高城寓阻隔,词人怀想,欲请鸿雁为南方佳人捎去音信,报个平安。怎奈“鸿雁不住寓,自顾自地飞去,一点儿都不懂斯人情意。其实,词人责备“鸿飞不住寓,不过为借责备飞鸿来释放心中怨意。
鸿雁无情,词人只得倚栏无语,“独立长天暮寓,沉浸在思念中默默无言,望着眼前的天色慢慢变的。景语作结,把词人深沉的思量寄寓景中,含而不露,意味深长。
整首词很好地运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词人清晨时对于邻鸡的不满,其实也的喻着对于朝廷上秦桧势力的不满,对于邻鸡的责备也流露出词人对于秦桧势力的怨恨。而其后对于鸿雁的责备,也同样出于此理。曲折笔意写来,婉而多讽,尽显风雅遗风。
猜您喜欢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